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特有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使其成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和金融服务部门最重要、最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与投资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2.
梁权熙  王楠 《当代经济》2008,(7):132-133
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其中风险管理处于更为基础和核心地位.价格发现是风险管理功能有效发挥的必然结果。在成熟的期货市场,套利机制是市场的核心机制,套利交易是决定期货市场价格的主导力量。培育市场套利主体,完善套利机制.不失为发展我国期货市场的一个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樊玉然 《经济论坛》2010,(10):131-134
价格发现功能是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充分发挥,对形成正确的现货价格预期,优化农户的生产数量决策和农业生产的资源配置,减缓农产品现货市场的"蛛网震荡",从而抑制投机、维护农户和消费者利益都具有重要意义。经验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经过规范发展,其价格发现功能已初步显现,但尚未充分发挥。价格发现功能的进一步发挥,需要政府和市场参与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发展的几个问题冯中朝问题之一:正确认识和理解期货市场的涵义和功能。不可随意挂起“期货市场”的招牌,招揽客户,造成混乱。期货市场是进行期货交易的场所,是一个有组织的、规范性的市场整体。其基本功能是提供套期保值、避免价格风险和允许合理投...  相似文献   

5.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吉林省市场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建立商品期货市场、发展商品经济,引入期货交易方式已是大势所趋。一、构建吉林省期货市场首先要正确认识期货市场。期货市场是指标准期货合约的买卖场所。期货合约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固定化、规范化的。交易双方和经纪人只可协商价格,而不可更改合约条款。其功能如下:1、风险的转移和扩散功能。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遇到的最为直接和明显的风险。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变动都会给一部分生产者或经营者带来损失,而期货  相似文献   

6.
2013年9月6日,国债期货在我国正式重新上市交易. 国债期货作为一种利率衍生工具,是否具备价格发现功能,是否能够对国债现货价格未来走势进行准确的预期和提示,是否能够预期和揭示未来市场利率水平,关系着国债期货市场套期保值者的套保效率,也关系着国债期货市场投机者、套利者对国债期、现价格走势的判断及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7.
论市场法律基础状况对期货市场功能的影响张群群一、国外期货法律状况及其对期货市场功能的影响若要维护市场的健康发展,保证期货市场的流动性,使市场能够发现价格并分散风险,就必须吸引足够多的各种类型的经济行为者,增强他们对于期货市场公正性的信心。而这种信心的...  相似文献   

8.
上海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金是国内新兴的投资工具。本文从套利、平稳性、协整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方面考察了上海黄金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关系,讨论了黄金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并通过国内外期现价格比率讨论了内盘期货价格相对外盘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9.
期货市场的价格对现货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影响。选取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交易价格以及中国零售商品物价指数,通过序列平稳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完善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0.
陈雨生  乔娟  赵荣 《技术经济》2008,27(4):79-84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和方差分解检验等方法,并通过基差分析、期货合约流动性分析,对中国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回避风险功能的发挥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长期过程中,中国豆油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基本得到发挥;回避风险功能在期货市场自身运行机制的作用下逐渐得到改善,并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石春燕  刘传哲 《时代经贸》2010,(12):180-181
配置效率是期货市场整体效率研究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状态空闻模型,检验期货市场配置效率的实现性和实现效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期货市场投机因素是存在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我国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已基本具有;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静态引导系数为0.9877,短期动态系数08809;2007年至今,我国期货市场配置效力达到理想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2.
徐欣  王沈南  郑传芳 《技术经济》2010,29(2):107-114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信息共享模型、方差分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对2006—2008年中美两国白糖期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长短期变动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与横向对比。研究发现,我国白糖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已初步显现,但我国白糖期货市场中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与美国的成熟市场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白糖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水平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燃料油期货自2004年8月上市以来来,其市场有效性和价格发现功能发挥的水平如何,一直是监管者和投资者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运用动态计量经济方法,从多角度对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和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燃料油期货市场尚未达到弱式有效;与普氏燃料油现货之前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配置效率是期货市场整体效率研究的重要基石.本文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状态空间模型,检验期货市场配置效率的实现性和实现效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期货市场投机因素是存在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运动方向基本一致;我国铜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已基本具有;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静态引导系数为0.9877,短期动态系数0.8809;2007年至今,我国期货市场配置效力达到理想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是国际资本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初具规模,市场的投、融资功能日益得到发挥。文章从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和股指期赁市场与股指波动性两个方面回顾了股指期赁交易与现货市场的关系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改革期货市场管理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理论和认识上需要再次澄清的问题(一 )对期货市场经济功能的再认识提 起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 ,稍有期货知识的人就会脱口而出 :回避风险 ,发现价格 ,这是说得最多、叫得最响的理论依据也是期货市场赖以维持至今的立命之本 ,但是 ,在期货市场的试点摸索阶段 ,由于经验不足、体制不健全 ,曾经局部出现过连续涨跌、起伏无常的火爆行情 ,经常遭致社会各方面的质疑 :“难道这就是你们发现的价格 ?”“难道这种充满风险的市场还能回避风险 ?”期货市场价格同时集中了众多买方和卖方的综合观点 ,是对未来供求关系形成的预期价格 ,体现了相关现货品种的供需变化和价格走势并最终在套利交易的作用下与现货价格趋合 ,这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 ,期货价格的现实波动性和未来预期不确定性也正是期货市场的魅力之所在。因此 ,一时一市的局部价格波动不能否定期货市场的积极功能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客观地、动态地看待期货市场的经济功能。加入WTO后 ,我国关于期货市场功能作用的认识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特点是 :将期货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行业来认识的 ,形势要求有一个部门或系统 ,专门管理和化解国民经济运行风险 ,并不断创新 ,...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期货市场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文章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价格发现是期货市场基本功能的观点,并将价格发现功能归结到微观上的套期保值、投机、套利和宏观上的节约社会试错成本。文章通过南华期货商品综合指数与PPI的关系检验,证实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起到了节约社会试错成本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这一功能,应大力推进期货市场建设,完善商品期货体系,推出权威合理的商品期货指数。  相似文献   

18.
刘纪鹏 《经济》2014,(6):72-72
正目前,我国期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急需一部《期货法》规范、引导期货市场的发展。建立一个具有套期保值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市场预测功能、能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掌握定价权的期货市场体系对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及深化金融体制  相似文献   

19.
在期货市场上,一部分人利用对期货合约的买卖进行套期保值、分散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还有一部分人甘冒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通过对期货合约的买卖进行套利投机。因此,期货市场得以顺利运行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风险,保证在正常情况下,投机者能履行合约,对市场风险自负其责,保护交易人士的利益不受损害,保证期货市场能正常运行。而健全的结算系统,通过结算程序,能对交易人士的财政状况进行很好的监视和管理,是期货市场风险担保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股市暴跌后改革的香港期货市场的考察,详细介绍结算系统在期货市场中分担风险的功能和结算程序。  相似文献   

20.
邵永同  高旺盛 《技术经济》2008,27(11):81-87
为研究我国小麦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及此功能对现货市场价格的影响,本文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对中美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传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美两国国内小麦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双向引导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我国小麦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对一个标准差信息冲击的反应均稍强于美国;我国小麦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程度要优于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