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面收益理论的形成,一方面代表着会计收益理论与经济收益理论的融合,使人们在处理新问题时有了新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促进了人们对收益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深入,我们经常谈到的账面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实际经济收益(真实收益),对外公告的会计收益与实际经济收益差异有多大,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人们主观意愿和利益驱动的影响等,可以预期:有关收益质量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面收益理论的成熟以及应用。因而,我们认为提出全面收益观的形成与理论的逐步成熟,不仅是收益理论深化的标志,它对我国经济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苑琳 《时代经贸》2011,(20):49-49
随着全面收益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许多国外会计机构已在利润表中加强对全面收益信息披露。目前,我国传统的利润表已无法客观反映全部的未实现损益,改革利润表势在必行。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收益确认和计量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收益作为衡量企业盈利水平和创利能力的主要指标,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其意义和使用价值就有被夸大的嫌疑。本文分析了经济学和会计学对收益理念的认识差别,对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模式进行了全面反思,认为会计收益太多地关注技术和程序问题,对收益本质和收益质量关注不够,而且会计收益很容易人为操纵。尝试从经济学的角度重构会计收益的确认和计量理论,主张编制以经济收益为基础的综合收益表,取代现有的利润表,以更好地反映企业收益创造的本质和收益信息的全貌。  相似文献   

4.
一、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比较 经济收益是指在期初、期末企业资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企业本期可以用以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经济收益要求计算企业一定时期内全部财富的增加。这种财富既包括现行会计所能给予确认的财富,也包括自创商誉、智力资产等现行会计尚无法确认的财富。  相似文献   

5.
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会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使得传统利润表提供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信息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纷纷提出改进财务业绩报告的建议,全面收益报告已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全面收益。通过比较全面收益与传统收益的差异及国内外全面收益理念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在中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符合决策有用观、经济收益观和全面收益观。公允价值计量能够提供与企业业绩及发展状况更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符合决策有用观;在处理日益复杂的经济活动及通货膨胀等问题时,传统的会计学收益受到了质疑,而被倡导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学收益理念逐渐替代;全面收益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而未实现利得和损失是由于采用包括公允价值在内的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全面收益观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观为基础,强调实收益,即经济财富的增加,倾向于坚持收益随着未来服务的现时价值的啬而同时产生的观点。收益的确认、计量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与资产计价密不可分,收益就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时价值变动的结果。经济收益概念包含的内容比会计学收益概念史真实,它是企业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上的收益。但其最大的困难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收益概念是指本期已嵋入与其相关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其特点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依据实际发乍的经济业务,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按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列计费用进行配比。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亮相与实施,对于全面收益观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讨论也越演越烈.本文就是在全面收益观的角度下,对我国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我国全面收益观下的会计计量属性的发展趋势和现实应用.  相似文献   

9.
单宁辉 《经济研究导刊》2009,(19):189-189,194
建立全面收益报告对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帮助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难题、促进中国会计与国际接轨都有重大意义。中国应立足国情,构建适应中国的全面收益报告。指出了中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对构建中国全面收益报告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会计收益观的演进过程:由原始财产观向传统收益观的演进,再由传统收益观向全面收益观的演进。其演进的动因大体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现象日益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不断增加;二是经济收益,即净财富的不断增加。即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曼相关的决策信息,财务会计应当用全面收益观来反映企业真实的业绩。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盈利分析中,人们往往利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仅仅注意到收益的数量,而没有注意到收益本身的内在质量。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则对企业的会计收益不仅要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进行评价。为此,本文专就会计收益的质量属性、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及如何评价会计收益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段敏 《时代经贸》2010,(14):13-13
全面收益理论与决策有用观和多种计量属性密切相关,能更加全面的披露公司实际情况,提供给预期使用者有用的信息。新会计准则引入全面收益概念,但其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充分恰当的列报全面收益仍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全面收益问题对于我国会计理论界而言并不是全新的课题,但由于客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全面收益理论自身的不断完善,尤其是2006年2月15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38项具体准则的颁布,为全面收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新会计环境下全面收益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全面收益报告实施的全球化趋势,使得推行全面收益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实施全面收益报告的现实状况,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周仁俊  李慧娟 《当代经济》2006,(12):130-131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我国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全面收益报告实施的全球化趋势,使得推行全面收益是会计理论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实施全面收益报告的现实状况,立足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国推行全面收益报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马利琴 《经济师》2009,(1):144-144
文章论述了全面收益和传统收益的涵义以及两者的差异,通过分析全面收益理论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阐述在我国推行全面收益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会计收益是判断一个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传统的盈利能力分析是一种静态的分析。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从动态上反映企业会计收益的发展变化,则要侧重于对企业的会计收益质量进行评价。国外学者对收益质量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后,提出了多种评价方法,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收益质量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全面收益报告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国健 《现代财经》2003,23(2):52-55
全面收益代表着现代收益理论的发展方向,同样,在全面收益基础上编制的全面收益报告代表着现代财务业绩报告的发展方向。本文在阐述我国传统收益确定模式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报告全面收益的必要性,构建了我国全面收益报告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全面收益理论与决策有用观和多种计量属性密切相关,能更加全面的披露公司实际情况,提供给预期使用者有用的信忠.新会计准则引入全面收益概念,但其应用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充分恰当的列报全面收益仍是一个挑战.  相似文献   

20.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现代会计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无论是在实务操作中,还是在理论研究中,收益的确认和计量问题都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会计收益及其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