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大学贫困生的"心理贫困"问题日渐突出,已然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了解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已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思考怎样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强"心理资本",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困境,文章把贫困生心理资本作为依据,研究"心理资本"和"应对方式"对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文章针对湖南省六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做问卷调查,并利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分析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受到应对方式和心理资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的对策。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加强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是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发展,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职院校非常之重。社会带来的压力、家庭经济的贫困以及个人非理性认知等都会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上、精神上彻底摆脱贫困,引导他们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4.
孟娜 《中国市场》2014,(47):60-61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实现心理健康则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形成有着独特的原因,因此对他们的帮助需要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5.
李慧 《品牌》2015,(1):211-212
我国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增加,经调查显示贫困大学生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更易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思考培养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探讨帮助贫困生塑造健康向上心理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感恩的心理学定义出发,探讨了贫困大学生的感恩心理内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杜旭阳 《消费导刊》2010,(5):130-130
高校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该关注他们经济困难的同时,也要关注他们"心理贫困"问题。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以下简称贫困生)心理特征及表现,剖析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通过加强心理辅导,扶助自立,开展勤工俭学,完善资助体系,加强关爱与感恩教育等方面来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这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完成这项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教育连续扩招几年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并轨”制度的实施,学费的提高也给部分贫困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和家庭经济能力的欠缺,贫困大学生不论在思想、心理还是生活上,都面临新的考验和抉择。贫困大学生的消费意识和消费倾向大多是理性、务实、低调、节俭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倾向,值得人们关注。一、正确区别贫困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西北师范大学的一名同学说起同宿舍的一名贫困生一直摇头感叹,原因是这位拿着贫困…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本文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对策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王莹 《北方经贸》2009,(12):144-145
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心理状态较其他同学差。相对于非贫困生而言,在心理焦虑、偏执、抑郁、自卑,人际敏感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团体训练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增加自我认知,发现自我潜能;可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归属感;可以增强贫困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可以帮助贫困学生调节情绪。  相似文献   

10.
贫困生是大学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经济状况,贫困大学生在消费上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贫困大学生要面对现实,对自己的消费自卑心理进行合理的调适,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相似文献   

11.
李巍 《消费导刊》2009,(21):256-256
本文全面分析了大一贫困生的心理状态,并对贫困生的工作做了一定思考。作者认为贫困生的贫困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的,要彻底解决贫困生的问题,就必须解决他们的心理贫困。经济解困与心理解困并行,才能使贫困生健康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出现了新情况和新变化,诸如工厂的兼并、职工的下岗,由此而引发的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波动,情绪不稳,尤其是部分贫困生,他们有的因父母下岗,精神萎糜;有的因家庭经济拮据,学业难以为继,作为高校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不仅承受着经济压力,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他们还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黄福元  赵梅赏 《中国电子商务》2010,(10):156-156,158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己经成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而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身负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而且还承受着难以名状的心理负荷。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经济帮助,还要做好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和帮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的同时促进贫困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完美的人格,顺利完成学业,为贫困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随之大量增加。我国目前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已扶助数百万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大学学业,但在资助体系中贫困生认定和贫困生的教育管理方面的问题仍然尤为突出。通过分析目前资助体系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贫困生资助体系与加强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贫困生现象也日益突出。民族地区贫困女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由于受传统习俗、民族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心理环保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分析民族地区贫困女大学生存在的自卑、交往困难、嫉妒、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环保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家庭环境、自身条件、社会资源的限制等原因,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贫困毕业生明显处于弱势地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长期困扰社会和高校工作的一项难题。解决好贫困生就业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本人等多方力量,构建贫困生就业援助体系,以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帮助贫困生顺利实现就业,这对于维护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校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朱江  周笑妮 《致富时代》2011,(5):165-165
随着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上升,这一群体的就业受阻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应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该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研究并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在心理、经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等方面采取的一些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来自于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尤为突出.面对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贫困大学生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难点问题.并已引起了国家、社会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及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解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贫困生顺利就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9.
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贫困而容易产生的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是一类应当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特殊弱势群体。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掌握和准确了解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和特点,研究和探索切实有效的贫困生思想教育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贫困生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积极教育和引导他们实现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群体已经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加以关注的对象。其原因是由于近些年来由于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良心态造成的不良社会事件层出不穷。探究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深化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根本上帮助贫困大学生真正改所谓的“贫困”。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由于贫困原因产生的不良心理,积极处事,共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