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村级集体经济是指生产资料为全体村民所有,它的全部产品和一切经济收入归集体统一支配。辽宁省的12个固定观察点,在十年的改革进程中,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村级集体经济也得到了相应发展。1989年12个村的社会总收入为8807.5万元,比1986年的4183.1万元增加1.1倍。198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5812.1万元,比1986年的2640.9万元增加1.2倍。12个村调查证明,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地区与地区之间,村与村之间差  相似文献   

2.
红光村,位于万县市西郊,全村有8个社,707户,1623人,人均耕地0.27亩,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城郊村庄。谁也没有料到,红光——昔日的宝地穷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199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78.46万元,人均4180元,分別比1978年增长32.1倍和33.3倍,其中村社集体经营收入477.46万元,占总收入的70.4%,人均3016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倍和23.8倍。村级企业收入162.56万元,人均1002元,分别  相似文献   

3.
(一) 我省农村于1983年普遍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重大改革给村级集体经济(指统营层次这一块经济,下同)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村办企业异军突起,1990年实现产值111.7亿元(1980年不变价),利润7.6亿元,分别比1981年增长11.6倍和33.5倍;村集体净收入23.9亿元,比1981年增长3.1倍;村集体固定  相似文献   

4.
宜宾县下食堂村不断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经济腾飞,出现了一年胜过一年的大好局面,塑造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风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宜宾县下食堂村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体经济雄厚,对国家贡献增大。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使下食堂村成为四川农村村一级单位中产值首先突破3000万元大关的富裕村。红楼梦酒厂成为了国家二级企业,是乡镇企业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目前全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000万元,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00万元,比1984年的100万元增长31倍,创税利500万元。目前全村已建成4万多平方米的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是浙江省嘉兴市启动实施新一轮村级集体经济"壮大计划"的伊始之年,秀洲区积极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途径,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对转化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有益的多元探索。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村级经济总收入11130.05万元,比2012年增加838.02万元,增长8.14%,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6.78万元。被市锁定的经常性收入低于30万元的42个薄弱村中,有26个村的经常性收入超过30万元,薄弱村转化率达到61.9%。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立足壮村富民,强基固本,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到2013年底,全县125个村(居)集体资产经营性收入达4520万元,村平36.16万元,比2007年增长1.5倍。其中50万元以上的村22个,100万元以上的村9个,200万元以上的村3个;村级净资产达3.1亿元,村平247.9万元。  相似文献   

7.
1984年初,平昌县华严乡太平村党支部书记何习清从8个省市得到的17条信思中优选出1条信息,筹资27万元,建成投产塑料包装厂。以它特有的规模和旺盛的生命力——产品畅销全国24个县市,1984年创产值1T0万元,占全村总产值235.9万元的72%,振兴了前几年乡镇企业徘徊不前的局面,引起全村产业结构和群众生活面貌大改善,出现五大变化。一是以包装厂为骨干,使乡镇企业产值和利润成倍增长。这个村1983年企业总产值只有75.32万元。人平产值只有325.1元,实现利润只5.59万元。1984年包装厂建成投产后,企业总产值上升到2,058万元,比1983年增长171.9%,人平产值914元,实现利润13万元,比1983年增长132.5%。产值是1983年的2.7倍,利润是1983年的2.3倍。他们在充分发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经济》1999,(12):12-12
苏州市新区虎丘村坚持从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积累,增加农民收入出发,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实际的经济发展新思路,逐步走出了一条集体与能人合资合作、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成功之路。1998年工业产值达到10.75亿元,销售收入9.8亿元,外贸自营出口额1.8亿元,上交国家税收1292.7万元。全村资产总量4.4亿元,其中集体资产达1.6亿元,比1989年增长了155倍;国内生产总值1.585亿元,比1989年增长了288倍;人均创国内生产总值13万元,人均缴税超万元,人均  相似文献   

9.
金山区金山卫镇农建村面积7.5平方公里,人口6521人,村级净资产999.44万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村级经济为重点,村级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6年累计完成村级总收入374.9万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村可支配收入279万元,比上年增长35.5%;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72亿元,  相似文献   

10.
中共郫县县委从1990年开始在县级机关共抽调417名干部,分3批奔赴农村,发展以扶持贫困村为主的助村帮社,发展村级经济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 1990年前,全县259个行政村企业产值9021万元,有60%的村净收入不到2000元,由于村级经济力量薄弱,严重制约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经过3年助村帮社,各村采取多种办法发展集体经济,到1992年底共新办企业269个,总投资3642万元。村级集体企业产值达到29680万元、经营收入17900万元,税利1258万元,分别比1989年底增长229%、162%、464%,村的净收入349万元,比1990年底增长288%,其中,净收入1~10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突飞猛进,货币流通也在迅速发展,市场空前活跃。凤阳县1984年末市场货币流通量为3,089万元,其中,农村为2,480万元,比1978年的356万元增加5.9倍,人均占有量44.22元,比1983年的42.64元增长3.7%。其特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货币流通量的增长速度农村快于城镇。全县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为34,962万元,比1978年增长1.81倍;货币流通量1984年为3,089万元,比1978年增长2.9倍,其中农村货币流通量为2,480万元,增长5.96倍;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为10,008万元,增长2.4倍,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3,459万元,增长1.4倍。  相似文献   

13.
草沟镇多途径发展村级经济窦堂友近几年,安徽省泗县草沟镇党委、政府积极扶持和引导村一级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1994年,全镇村级统一经营纯收入达78.4万元,比1993年增长108.5%,村集体积累总额达987.5万元,比1993年增长16.3...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新坊村共有12个经济合作社,527户,人口1822人,耕地2301亩。199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仅有252万元。其中工业产值60万元,占23.8%;农民人均收入780元,而时隔6年后的新坊村,情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1996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3460万元,增长13.7倍,其中工业产值28O0万元,增长46.7倍,占总产值的80.92%;农民人均纯收入3632元,增长4.66倍。新坊村在短短几年中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他们的做法确给人以启示:启示之一,始终坚持一个方向,即坚持以发展集体经济为主的方向,走集体、个人一齐上的路子。村党支部认为…  相似文献   

15.
昌图县金家镇共有19个村,6177个农户,农业人口25848人,耕地面积97532亩,是全市粮食主产乡镇之一。该镇自1983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双层经营比翼齐飞。全镇1992年村级集体自有资金556万元,比1983年增加288万元,增长101.5%;村级积累资金259万元,比1983年增加128万元,增长49.4%;自有投资基金297万元,比1983年增加160万元,增长53.8%;长期固定资产512万元,比1983年增加376  相似文献   

16.
苏州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亮点纷呈 "十一五"以来,苏州市村级集体经济总体上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2005 ~ 2012年连续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保持两位数快速增长,年均增长13.78%,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了14.57%.尤其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势头在宏观环境并不理想的2012年继续得到了保持和发展.2012年,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量达79.5亿元,比上年增长15.2%,村均收入582万元,增长15.7%,全市222个村(社区)超过了千万元,其中30个超3千万元、10个超6千万元、3个超8千万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南京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迅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小康、社会稳定提供了强大支撑。2012年南京市共有村集体经济组织707个,总收入2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是世纪之初的5.4倍。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增长不断提升了集体资产的规模,2012年全市村集体净资产总额60.65亿元,比上年增加7.3亿元,增幅13.7%,村均857.92万元。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组织实施省定经济薄弱村发展与化债奖补项目,抓好村居"减负增效"工作,规范村级集体"三资"管理,较快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2015年度,全市1497个涉农村居集体经营性总收入8.33亿元,村均经营性收入56万元,同比增长9.6%。近10年来,全市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增长了1倍多。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9.
《上海农村经济》2014,(1):41-43
<正>近期,我们就昆山市村级经济发展情况,分两个组深入到镇村进行调查研究。2012年全市188个村(社)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0.89亿元,比上年增长23%,村均579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1.83%,村均436万元。2013年预计增长12%左右。从而卓有成效地拓展农村公共保障服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0.
<正>江阴是苏南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经过农村工业化、就地城镇化的助推,江阴村级经济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252个行政村资产总额达29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9%;净资产228.77亿元,村均净资产达9078万元;全市行政村村级收入达35.23亿元,村均收入达1398万元。在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撑下,江阴乡村的基本样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剖析乡村繁荣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