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李玥 《活力》2009,(10)
做好重大题材、热点的大事件新闻报道,是众多媒体在新闻"同质化"竞争中,体现报道质量的重要部分,也是考验一名优秀新闻工作者真功夫的地方.晚报类报纸在报道中大部分是以市民化定位、百姓视角切入,着力做出"软新闻",可这并不代表晚报类报纸在报道中可以忽略"大题材"或不是本地发生的热点事件.热点新闻本地化、重大题材百姓化是晚报类报纸应该扩展的报道方向.  相似文献   

2.
戴立伦 《活力》2012,(19):120-120
纵观各类报纸版面,无不为种种形形色色、琳琅满目栏目所充斥. 有人说,现今报纸以内容为王,广大读者在对报纸阅读当中,虽很少有人会去细心留意报纸栏目的形式表现,然而,内容离不开形式,好的栏目或版面就像一件精美的商品包装,总在潜移默化中对报纸内容的提升发挥着极大的威力和作用.常言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报纸的专业编辑而言,对好的栏目的敏感并不亚于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而好的新闻作品在读者眼里,又总是脱不开栏目的"装潢"而从中获取信息.那么,作为一张都市类报纸,又应该从哪几方面去认识和把握好自己的栏目呢?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报纸媒体如何既坚持新闻报道的权威性、指导性,又具有贴近性、可读性,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引人爱看,在新闻宣传中真正做到"三贴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一张纸有时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人在报纸上寻找就业信息,找到理想的工作:更有人在阅读新闻时,从字里行间“抠”出商机,成为商业成功人士。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中山圣雅伦有限公司创始人梁伯强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今商业社会中,最稀缺的资源是什么?美国商界大师达文波特说是"注意力",他提出"注意力是企业和个人的真正货币.……在后工业社会中,注意力已成为一种比储存在银行帐户上的钱更有价值的货币."随着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传媒数量以日剧增,我国仅报纸而言就达两千多种,还有密集的广播电视网络,这些媒体平台成为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也成为个人、企业、组织与社会交流互通的链条."理解和管理注意力是现今商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注意力经济》托马斯·达文波特等著中信出版社04年1月)吸引与保持受众的"注意力"成为企业塑造品牌的重要途径.所以,在信息"爆炸"而注意力"匮乏"的时代,如果有人问,商家生产什么?通常回答是生产商品,此外,我们认为,企业还要生产"注意力",要生产吸引受众眼球的"注意力",因此有人提出,那些深具市场意识的企业不仅仅生产产品,而且生产新闻.  相似文献   

6.
如今无论翻阅报纸,还是打开广播电视,以"绿色"冠名的称谓很多,像"绿色食品"、"绿色家具"、"绿色汽车"、"绿色家电"等等.  相似文献   

7.
"管人做事"与"管事用人" 有人将管理简单概括为"管人、理事",所以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听到"我不能把事情做好,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之类的借口,我们把这种"有人就能做成事"的思维方式称之为"管人做事".在实际工作中, "管人做事"思维颇得人心.本来嘛,没有合适的人选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其实,如果只要有合适的人选就能把事情做好,那么管理者岂不是太轻松了么.  相似文献   

8.
从全国的广播电视报业界来看,"广播电视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一张依托于电视节目表起家的市民报,是一张进入家庭的大众报纸.但在当今的报业竞争下,这类报纸呈现出日趋没落的态势,面临着不改就很难生存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杨应森 《潮商》2015,(4):86-88
榕江、韩江、练江,"三江"在汕头入海. 榕江入海口西侧,潮涨一片汪洋、潮落一片滩涂. 有人说,从对岸的山顶望去,这片滩涂好像静卧在水田的一头老牛.也有人说,或许是当地千百年与大海、船网为伴的渔民们,向往牛耕、田陌的农家乐,将这片时隐时现的滩涂称之为"牛田洋".  相似文献   

10.
现实生活中,时常有人为了考试顺利通过,去找人替考。有人评论:"自己考不过,就找别人捉笔,实在可耻!"批评得很对,但是,这里的"捉笔"却用错了,这是不清楚"捉刀"和"捉笔"的意思,把两者弄混了.……  相似文献   

11.
王舒雅 《秘书工作》2008,(11):48-48
常能看到报纸和电视新闻上出现"大手笔"一词.如"吴建荣的下一个大手笔是投资35亿元在大陆地区建设一座'东方迪尼斯'主题公园."(<扬子晚报>);又如"湖南省委、省政府拿出174亿元,来优化湖南生态环境,其手笔之大,气魄之巨,在全国绝无仅有."……  相似文献   

12.
人说他们是英雄,有人说他们是祸首;有人要给他 们发勋章,有人说他们炒高了房价;有人认为他们的确能 呼风唤雨,有人认为他们的神话是地产媒体造就的……这 就是深圳"新楼王"! 这里所指的"楼王",既不是新崛起的"福布斯"地产 新贵,也不是习惯于点石成金的地产名企,更不是受到置 业者异常追捧的"明星楼盘",而是生活在芸芸众生中的 普通人--群活跃在深圳楼市中、极具现代投资意识的地 产投资者。正是他们,谱写了一曲曲创富地产的美妙乐章。  相似文献   

13.
化肥厂也曾风光过,不但奖金福利可观,而且"社会地位"也不低,谁家在农村没有几个亲朋好友呢?化肥紧俏的年头,在化肥厂工作,就少不了有人要找你帮忙.二叔一家五口都在化肥厂里工作,他和老伴,还有儿子、儿媳和女儿.  相似文献   

14.
常常听见有人抱怨办公室里关系难处,同事之间很容易有矛盾,起争执.不过,有人却很少遇到这样的事情.一进入公司就和同事们打成一片,关系很不错原因很简单:就是懂得和别人"分享".除了工作上的成绩和经验,还有一些细节方面也很重要,办公室里的好人缘可就是这样"分享"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笔者到农村调研时了解到,时下各地农村都建有图书室或农家书屋,但不少图书室利用率较低,经常锁着门,而且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桌椅板凳都是"灰头土脸"的,许多图书报纸也落满灰尘,很明显长时间没有人进去过.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6σ(六西格玛)管理法"越来越"吃香",翻开相关的报刊,都可以见到这方面的论文、经验、材料.甚至有人认为,企业只要推行了"6 σ管理法"就可以改变产品质量状况,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这种状况,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我们引进日本的TOC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看看"打1折" 商家打折大拍卖是常有的事,人们决不会大惊小怪.但有人能从中创意出"打1折"的营销策略.实在是高明的枯木抽新芽的创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你靠什么去做好管理工作,靠什么去保证"你说话有人听"呢?这是每一名企业管理者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知道,对人是不可能象对机器那样,用"按电钮"的方式来控制的.事实上,一个人对于别人向自己提出的要求,可以接受,可以拒绝,也可以阳奉阴违.  相似文献   

19.
浙江金华火腿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可称"活文物",且享有"世界火腿之冠"的美誉.然而,据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在浙江金华,专门有人收死猪、母猪、公猪来做火腿,特别是为了驱赶苍蝇,防止火腿生虫生蛆,金华火腿在泡制过程中竟大面积使用敌敌畏.  相似文献   

20.
同样是面对一筐好坏混杂的苹果,有人先吃好的,等好的苹果吃完了,把坏的毫不可惜地扔掉.有人先吃坏的,等坏的苹果吃完,好的苹果又搁坏了,所以吃的一直是坏苹果.这被人们称之为"吃苹果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