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十二五"这一关键时期,区域经济面临转型和发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存在升级和迁转,安徽承接长三角部分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选择。但是产业承接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一些污染问题,再者安徽省的环境规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如何加强环境规制以促进科学承接产业转移是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威 《现代商业》2022,(4):79-81
新冠疫情给国际经济带来了巨大挑战.长三角一体化经济发展受到深层次矛盾的制约,在"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重新认识区域经济一体化,整合数字资源优势,实现长三角区域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结构融合优化、人才资源共享、金融支撑、制度集成创新,创新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上海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国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却面临发展的瓶颈。伴随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在即,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了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长三角现状出发,挖掘其发展中的问题;然后重点探讨世博会将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最后对如何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建设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数字经济是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提高效率和优化升级经济结构的重要驱动力。当前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呈现数字化发展规模大,基础设施数字化进程快,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高等特点。数字经济的发展水平对权衡长三角区域经济实力、技术竞争力至关重要。对长三角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所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数字经济治理水平,深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近几届世博会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它不仅能展示中国在科技、文化、产业方面的重大成果,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还能促进上海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为金融危机过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一次契机。世博会毫无疑问会给上海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从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服务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方面具体分析,得出结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会成为上海经济的助推器,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拉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联动发展,还能带来上海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素质提高、生活环境更佳等无形效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实施的非均衡战略,使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府的行政规制使得区域经济非均衡过程得以加速实现。在经济运行过程中,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经济现象,诸如两极分化、贫富更加悬殊、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无法真正平衡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区差异,以及无法形成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促成作用,"经济发展级"的扩散效应和涓滴效应很难形成和发挥作用。本文从区域经济非均衡理论调适的角度,探索政府非均衡发展等规制因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从而构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变革路径,推进区域发展从"非均衡模式"向"均衡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历史经验表明,举办像奥运会、世博会这样的世界性盛会,将会带动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并加速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1970年日本大阪世博会就是很好的证明。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到来,上海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互动已经明显升温,一体化步伐已经加快。可以预期,世博会将会对长三角地区的跨区域交通建设、共同市场建设、信息服务、旅游观光等领域带来全新的发展机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速度加快,全球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逐步加速,加上世界分工的逐步细化,导致了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资源协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同速发展带来的是长期和稳定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稳健提高,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帮助地方经济取得良好的优势地位,在整体发展中也获得相应的协调与提高,区域物流的加速发展可以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针对物流产业的集群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形成了良好的协调关系做出探索,研究和分析了区域经济关系影响着区域物流系统的协同度。  相似文献   

9.
王晓红 《商业时代》2015,(1):137-138
"苏南模式"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苏南地区也是推动长三角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战略核心区,也是我国首个以现代化建设为主题的规划区域。本文围绕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发展模式的空间需求,结合苏南地区城市化发展态势和空间经济特征,探讨苏南地区城市群建设的空间格局和城镇功能定位,提出空间转型和优化的发展策略与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上海世博会即将带来的巨大机遇,长三角各市积极备战,纷纷把“接轨世博会”作为加快发展、促进转型、调整结构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区域与企业都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只是层级大小不同,都由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要素组成.社会系统与一般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其目标性,其存在的第一个目标是效用最大化,第二个目标是实现全体成员间的公平.人的自身效用最大化思维定式使得社会系统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环境危机提醒人类反思经济发展的模式,谋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中国在国家层面上进行绿色经济转型成为当务之急.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改善GDP构成,建立能够协调生产和环境保护关系的绿色产业体系,谋求经济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系统面对转型压力应着重加大协作力度,破除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隔阂,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产业集群.企业层面的经济转型则需要强化企业创新能力,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9,(11)
新型城镇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正向相关关系,所以新型城镇化是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切实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必须要客观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效应与影响,以找准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方向,推动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江西对接"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给颇具区位优势的江西带来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分析“长三角”经济区域的现状入手,提出江西对接应该采取的品牌策略以及“3 2”的泛“长三角”模式,并对打造环鄱阳湖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正是"十一五"收官、"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谋篇布局的重要一年。京津冀区域发展作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中国经济增长"第三极",人才开发与合作战略更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京津冀人才开发与合作一体化进程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张建海 《商展经济》2023,(1):139-14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步入新常态。新发展格局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南北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剧、区域产业与能源分布不协调、区域经济布局趋向碎片化发展、偏远地区发展速度依旧滞后等问题,应以高质量导向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发展,以高质量建设布局产业能源基础协调发展,以高质量标准提升区域经济政策制度优势,以高质量要求构建特殊区域振兴扶持体系,从而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给山东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促进山东由经济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发展经济的同时,山东会面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型、企业经营模式落后和创新能力不足以及风险因素等诸多方面的挑战。山东应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企业转型、打造旅游业新引擎等策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基于长三角城市群2013—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对区域物流能力及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变截距模型探讨区域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物流能力每提升一个单位,经济发展可提升1.235个单位,城市群内各个城市又显示出一定的固定效应差异.因此,应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完善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软件投入,以便提升区域物流能力,促进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与腹地是相互支撑,互为基础的;中心城市既为腹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又依托腹地经济的滋养而发展壮大。"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倡导及实践,既是南京发展经济以及拓展腹地的内在需求,也是南京克服城市腹地软肋的重要机遇。如何借助"长三角"、"南京都市圈"合作的契机,扩大南京城市腹地范围,实现南京中心城市与腹地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升南京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归宿之所在。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的行政区划与区域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行政区划立法未能与时俱进,使得区域治理很难创新;统一的合作规划缺乏;行政区内发展不均衡,使得长三角区域治理举步维艰;在区域一体化上,行政区划让区域治理难度加大;多层次的行政区划演变成"等级歧视的潜规则",底层行政区很难留住区域治理人才。要解决以上问题,借鉴先进国家经验,加快提升长三角区域治理水平,积极协调好行政边界与经济边界,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还要注重长三角区域内部多主体合作、多治理模式,改革长三角的行政区划,提高治理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世博会不仅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而且对有效推进"长三角"各城市会展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世博会给"长三角"城市会展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形成新的分工格局等方面,提出制约世博会成功举办的各种因素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