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不需要过高的增长,200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实际达到11.7%。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11.9%。如果今年第二季度乃至全年延续第一季度那样的快速增长态势,全年经济增长可能超过9.5%至10%的现阶段潜在经济增长率,就会出现经济偏热。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滤波法和生产函数法估算了我国1979—2014年的潜在增长率,发现自2006年以来,我国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而且近两年实际产出均要低于潜在产出,显示经济总需求相对不足。潜在增速下降主要在于TFP增速的降低以及近年来资本增速的放缓。从供给角度看,用生产函数法所做的预测显示,未来十年的潜在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基准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6.3%,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5.3%;乐观情形下,2015—2020年平均增长率为7.5%,2021—2025年平均增长率为6.6%。从需求角度看,在当前收入水平及增长假设下,为了保持合理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一定比重的投资仍是关键;鼓励和促进消费则是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重要手段。将供给和需求结合起来分析,未来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为使经济增长尽可能达到潜在增长率,应在消费和投资之间找到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经济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经济复苏之路曲折艰难;二是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短期来看,要推动美国经济快速复苏并提高就业水平,一方面应当永久性地降低税率、大幅降低政府债务水平;另一方面,应当推出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规划。长期内,应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积累速度和质量来提升长期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3,(44):31-31
明年上半年行情值得期待 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新一轮改革的蓝图,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深刻影响:从供给管理的角度来看,改革有望改善劳动力供给(如二胎政策)、资本(如融资渠道多元化与金融创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如发挥市场配黄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对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构成支撑。  相似文献   

5.
《银行家》2014,(8)
正稳增长路径的东西差异刺激政策需要契合经济结构政府及业界已经认识到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环境制约,经过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换挡期,经济潜在增长率将逐渐下降,未来将经历与美国、日本类似的平台式下滑。虽然下降的时间窗口难以明晰,但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因素的限制性已经日益凸显。过去十多年,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改变,扩张经济政策作用日益减小,依靠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许多结构和风险上  相似文献   

6.
谢作诗 《理财》2013,(12):87-87
潜在增长率是管理一国经济极其重要的一个指标。经济不能超越潜在经济增长率,否则会出现过热和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7.
2005年前7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7.2%,消费增长率为13.8%.出口增长率为32%,与去年全年相比.三大需求的增长率除了出口低了3.4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的增长率都比去年全年要高。但是目前却出现了一场关于未来经济走势的争论.主张仍需防“过热”的人说,既然目前的需求水平与去年比并不低,去年在进行宏观紧缩.今年怎幺就会“过冷”了呢?主张经济已经趋向下滑和通缩的人,则用CPI指数下降、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下滑和贸易颇差大幅度增加的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王小霞 《证券导刊》2011,(27):18-1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学术交流探讨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目前宏观调控总体没有犯方向性错误.但”硬着陆”风险不得不防。未来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9.
据专家测算:我国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六五”至“九五”时期分别为0.309、0.331、0.098、0.11。如果扣除27%的隐性失业率,则“八五”时期实际就业弹性系数为0.072,“九五”时期为0.081。预计2001—2010年新增劳动力共计12585万人,按平均经济增长率7%计算,新增就业机会4400万个,就业缺口为7837万个。因此,今后10年可能的失业率水平约在8%左右。  相似文献   

10.
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遣中国经济升级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在经过1962年-1985年的加速增长阶段和1985年-1995年的高速增长阶段之后.目前正处于从高速增长期向快速平稳增长期过渡的特殊时期。2005年-2010年期间GDP的潜在增长率将呈逐年下降态势,有可能从2004年的10.1%深度回落到2009年的8%左右。此后,伍2010年-2020年期间将再次进入快速稳定增长状志.潜在增长率将维持在8.3%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测算及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抑于外部环境和内生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速步入换挡期,原有经济增长动力已无法支撑高速增长。本文综合考虑供给因素和制度变革、资源环境等约束条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状态空间模型对2014-203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测算,测算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1%左右,2030年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为5.0%左右。虽然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开始逐步下降且实际增长速度有所降低,但我国可通过增长阶段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型,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经济依然充满机遇,更具活力、创造力和可持续性,更加接近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新增长阶段,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彭兴韵 《中国金融》2005,(16):28-30
实体经济分析 经济增长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GDP增长率高达9.5%。但是,经济增长的结构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第二产业依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上半年,第一产业增长率为5%,第二产业增长率为11.2%,第三产业增长率为7.8%。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三产业的增长率较2004年各季度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局面,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以及短期需求放缓和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滑交织叠加,让中国经济既难以延续传统"三高"增长模式,也再难以如2008年至2009年期间实施大规模政策刺激,"微刺激"不可避免地成为"不刺激"与"强刺激"之间的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15.
虽然南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但是,遵从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正确认识、积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有望在中期和长期实现两个“L”型的经济增长轨迹。人口红利是过去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它的消失不可逆转,所以用这种动能回到原来的增长速度上也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给过置的根源 近年来我国货币的过最供给即货币的超经济发行是有目共睹的。1983-1988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按M1计算,M1=M0(现金)+活期存款(不包括活期储蓄)]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05%、17.92%、-7.28%、20.05%、7.37%、9.4%。  相似文献   

17.
一、经济与货币发展 欧元区经济正以它的潜在增长率持续发展,出15的不断增加伴随着旺盛的内在需求。企业信心和消费者信心持续增长,工业生产正处在5年来的最高峰,2007年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超过了2%。自今年开始,意大利央行以欧元统计的同步指标已经轻微下降,但仍保持在一个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徐忠  贾彦东 《金融研究》2019,465(3):1-17
本文分别利用生产函数法、状态空间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及DSGE模型四种方法,对我国1993-2018年的潜在产出进行了估算,详细分析了其变动原因和政策含义,并给出未来10年的趋势预测。主要结论有:(1)1993-2018年我国潜在产出呈现出逐步放缓走势,平均增长率为9.4%,略低于9.5%的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趋势平均增速为3.6%,资本投入平均增速为11.7%,劳动力投入平均增速为0.6%,对潜在产出增速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38.3%、58.3%和3.4%。(2)近年来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放缓主要源于高投资并未形成有效资本,进而导致有效资本投入对潜在产出的拉动力持续走低。而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放缓,投资调整成本上升,资本形成效率快速下降,是有效资本投入不足和潜在产出放缓的深层次原因。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3)劳动力市场搜寻成本较高,供需结构不匹配,导致劳动的增长贡献率较低,我国的人口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和有效发挥,进一步加剧了近年来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放缓。(4)如果不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未来5-10年我国潜在产出平均增速仍将缓慢下降。与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潜在产出增长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尤其在劳动投入方面。(5)政策上,应在平衡好短期需求与中长期改革目标基础上,以结构性改革为导向,完善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质量,降低就业主体的搜寻成本。着力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更加注重优化投资质量和结构,提高投资专有技术进步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以往的经济周期中,如果消费增长率在10%以上,投资增长率在20%以上.出口增长率在30%以上。一定会导致经济出现全面过热.但去年却不是如此.在这种“一、二、三”的格局之下,我们却看到了CPI、PPI指数下滑,企业利润下滑和一些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下跌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将对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乃至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多种方法比较,通过设定高、中、低三种碳排放情景,建立了包含碳排放因素的状态空间模型,并用以研究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各要素贡献率。研究结果发现,近20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8.8%,碳排放产出弹性为17.2%,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0.8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为9.6%。在此基础上,本文对2021—2030年潜在经济增长率进行了预测,在高、中、低碳排放场景下,我国经济潜在平均增速分别为5.18%、5.10%和5.01%。根据趋势外推结果,我国在2035年能实现gDP比2020年翻一番的经济发展目标。考虑到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与固定资本形成的相关性,在不同碳付费配额、不同碳排放贡献、不同资本产出弹性的情况下,将对潜在经济增长率造成不同影响。根据以上结论,本文从低碳战略转型、碳减排技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角度,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