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法国兴业银行在中国已经打下坚实的基础。现阶段,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兴中国”)的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商业及个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等在业界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营业网络的开设状况也位于外资银行的前列。作为法兴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永光行长已在法兴银行工作超过20年,主管过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固定收益、外汇交易、衍生产品及结构性融资等业务。  相似文献   

2.
刘娜 《金融博览》2012,(19):50-51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法国兴业银行)于2010正式推出了“走进非洲”项目,并于今年配合该项目出台了”非洲快车“项目,相关大型推介及主题演讨会刚刚在广州结束,取得了良好反响。法兴银行进入中国已经有30余年,它在中国的发展如何?它的优势与特色在哪里?它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与布局?记者采访了法兴银行中国商业银行总监刘洪涛先生。  相似文献   

3.
张智敏:1个多月前,成立于1864年的法国兴业银行因为操作风险控制不力,导致出现巨额损失。在全球金融业为法国兴业银行事件(以下简称法兴事件)震惊与错讹之余,确有很多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问题。在操作风险控制层面,法国兴业银行(以下简称法兴银行)存在着哪些缺失?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国内的外资银行大都以对公的大宗业务为主,而近日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针对个人客户推出了新版个人网上银行服务。法兴银行大力推广个人银行业务的初衷是什么?个人银行业务在法兴银行的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5.
作为第一家在中国开展个人零售业务的法资银行,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宣布,正式成为中国银联成员机构并即将发行银联人民币借记卡。自从2008年9月成为外资本地法人银行并获准经营本地个人零售业务后,法兴银行(中国)一直致力于开拓便利的服务平台,为中国客户带来全方位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服务。法兴银行(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总监姚峻向记者介绍说,借记卡业务是法兴银行(中国)向客户提供全方位个人零售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助于进一步扩展法兴银行(中国)的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6.
自成立以来,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兴中国")便秉持"法式睿智,品位金生"的宗旨,为中高端客户提供别具风格的"法式"金融服务。尽管与其他较早在中国开展个人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相比,法兴中国进军国内银行卡市场的时间有点晚,但是步伐却很快——2011年8月,推出6款银联人民币借记卡产品;2011年10月,推出4款银联尊尚白金借记卡。  相似文献   

7.
刘娜 《金融博览》2012,(10):50-51
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法国兴业银行)于2010正式推出了"走进非洲"项目,并于今年配合该项目出台了"非洲快车"项目,相关大型推介及主题演讨会刚刚在广州结束,取得了良好反响.法兴银行进入中国已经有30余年,它在中国的发展如何?它的优势与特色在哪里?它对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怎样的规划与布局?记者采访了法兴银行中国商业银行总监刘洪涛先生.  相似文献   

8.
法兴银行是欧元区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法国兴业银行集团在华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在国内的主营业务包括企业与投行、商业及个人银行以及私人银行,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在华提供零售银行个人业务的法资银行.作为个人银行投资及个贷产品策略部的负责人,吴蔚对法兴在市场的发展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给该行造成49亿欧元损失。事件起因于交易员热罗姆·盖维耶尔违规购入大量欧洲股指期货,他用伪造的投资组合来“对冲”真实投资组合中金融工具的风险。法国兴业银行是法国第二大银行和欧洲第四大金融集团,曾是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领导者,但它的风控“天网”在盖维耶尔面前不堪一击。法兴银行平稳地渡过了这次难关,它的危机处理能力值得关注。法兴劫难的启示有:金融风险管理需要警钟长鸣;法兴劫难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不要迷信任何风险管理制度或系统;要从繁荣处找隐患。  相似文献   

10.
法兴银行是法国最大的商业银行集团之一,创建于1864年,在全球拥有12万员工,该行是全能型银行,现有三大支柱业务,即投资银行、零售银行及资卢管理相关业务,目前是法国市值仅次于巴黎国民银行的第二大上市银行,多年来扮演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的角色,一直放认为是世界上风险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2007年,法兴银行被世界权威风险管理杂志《风险》(RISK)评为“证券衍生产品年度最佳银行”,被视作银行稳健和谨慎经营的典范。 2008年7月,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SG)一名精通它脑的交易员热罗姆·凯维埃农(Jerome Kemel)冲破银行内部层层监控进行衍生品交易,擅自违规投资欧洲股指期货,造成该行损失近49亿砍元(约舍71亿美元),险些导致法兴银行毁于一旦。这一案件堪称“法国史上最大的金融悲剧”,创下金融史上个人欺诈行力涉及金额的最高纪录,也引发当时欧美乃至全球股市震荡。法兴银行欺诈案件有许多值得我国商业银行引以为戒的教训和警示。  相似文献   

11.
王栋 《金融会计》2008,(5):39-42
凯维埃尔的违法股指期货交易造成了法国兴业银行高达49亿欧元(约71亿美元)的亏损,导致该银行陷入困境,并直接引发全球股市的一轮暴跌。法国兴业银行一直扮演着世界上最大衍生交易市场领导者的角色,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内部控制最出色的银行之一,可就在这样一个老牌银行,悲剧却不幸地发生了。法兴银行的悲剧再一次揭露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投资管理》2011,(11):58-58
10月28日,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芭莎艺术》杂志联合发行法兴银行一《芭莎艺术》银联联名当代艺术主题借记卡,共有四款卡面,针对的是喜爱或关注当代艺术的高端个人投资者。持卡人可以享有众多优越的增值服务,例如保险服务、  相似文献   

13.
子超 《中国外汇》2008,(7):32-33
约49亿欧元的创纪录交易亏损,终结了法国兴业银行衍生品行业最赚钱银行的声誉。法兴银行交易员的违规操作再次引起人们对金融衍生品市场安全的反思。通过本专题讨论,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正是交易员的操作风险、银行的委托一代理关系面临的道德风险和市场系统风险,使一只蚂蚁有了撼倒大树的力量。而数年前的“中航油”事件也似乎在提醒着我们。金融衍生品风险离我们并不遥远。如何看待这些中、外金融衍生品事件,发现孤立、偶然事件之中的必然,更好地发展中国外汇衍生品市场。正是本专题的组稿意图所在。  相似文献   

14.
法国兴业银行拥有的风险管理系统一直在全球金融业内有口皆碑,因此违规事件的发生也大大降低了市场对整体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的信心。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法兴违规事件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偶然。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驻新加坡交易员尼克·李森”未经授权”大量购买走势看好的日经股指期货,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迎来了成立20周年。这家成立于1988年的保险企业,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后,从一家总资产仅5312万元、只有13个员工的财产险公司,已经成长为一家拥有30余万名员工、近4000万名个人客户,市值达1200亿美元的以保险为核心,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相似文献   

16.
在波及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尚未平息之际,2008年1月24日,法国兴业银行(以下简称“法兴银行”)曝光一起令全球金融业瞩目的违规事件——交易员盖维耶尔的违规交易给兴业银行带来了近501乙欧元的巨额亏损。此次事件无疑为全球金融机构再次敲响了警钟。与国外一流商业银行相比,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目前仍处于欺诈风险管理的起步阶段,在欺诈风险管理的管理理念、业务操作、技术平台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都面临挑战,这与当前严峻的欺诈风险形势形成较大反差。  相似文献   

17.
同业动态     
《农村金融研究》2008,(2):79-79
中国已成世界银行卡产业发展最快国家之一。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澳门诚兴银行。建设银行发行不良贷款资产证券化产品。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项目中国监管审批程序完成。法国兴业银行发生欺诈交易案。花旗银行2007年第四季度亏损98.3亿美元。日本金融业难逃次贷噩梦日本各大银行次贷损失近5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刘华 《财会学习》2008,(6):65-67
法国兴业银行(Societe Generale,简称法兴银行)创建于1864年5月,是有着近150年历史的老牌欧洲银行和世界上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1997年总资产达到4411亿美元,在法国跃居第一,在全球银行业排第7位,并进入世界最大的100家公司之列.  相似文献   

19.
马骏 《中国信用卡》2008,(17):24-25
作为在中国内地首批成立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香港的东亚(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中国”)既没有中资银行的网点优势,也没有花旗、汇丰等外资巨鳄那样庞大的资本平台。然而,凭借对内地市场的敏锐嗅觉,东亚中国在内地的业务发展得有声有色,2008年5月还成为首家发行人民币借记卡的外资银行。“因为东亚中国深刻理解中国的政策法规和市场需求,所以能走在外资银行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市场》2008,(11):24-25
2008年11月12日,由英国损益杂志(Profit&Loss)和《中国货币市场》杂志联合举办的外汇系统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及其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展开讨论,并介绍了目前先进的一些外汇交易技术及系统的特点。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ME集团、标准渣打银行、瑞士信贷银行、法国兴业银行、里昂信贷银行、蒙特利尔银行以及穆迪公司等业内机构的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