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该文在分析汕头市旅游文化资源特色内容及其价值体现的基础上,对游客感知中的汕头旅游形象进行相关市场调查与定位分析,从而理清汕头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路和方向。最后针对如何构建汕头市旅游形象提出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发展,英文标识语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于在景区的各个角落,在中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景区英文标识语具有鲜明的标识特征,是沟通信息和文化的桥梁。从旅游景区英文标识语的符号本质出发,研究景区英文标识语对入境游客的选择偏好影响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以入境游客为研究对象,以景区英文标识对入境游客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通过景区英文标识对入境游客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有利于贵州旅游景区的调整规划,促进贵州旅游市场的扩大和旅游业的发展。景区英文标识对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或影响游客的旅游行为。景区英文标识语对入境游客的选择偏好影响研究对扩大旅游市场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选择行为的年龄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旅游细分市场研究的深入,针对不同年龄段旅游者旅游行为的研究也日益重要.本文利用浙江省乡村旅游游客抽样调查资料,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找出不同年龄段游客选择行为影响因素的公共因子,并对公共因子进行界定、计算因子得分,揭示出不同年龄段旅游者的旅游选择行为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提升我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素质,培育其文明旅游行为已刻不容缓.文章基于TPB视角,引入道德规范与地方依恋,构建了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影响机制模型.以出境游客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探讨了主观规范、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对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道德规范及地方依恋均通过行为态度间接影响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2)主观规范不仅直接影响行为态度,且通过道德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态度;(3)行为态度是驱动出境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琼达  赵宏杰 《旅游学刊》2016,(10):108-115
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建构的研究多数以微观经济学、认知心理学与市场营销学等为基础理论,较少从个体与地方感情连结的视角探讨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行为。文章以旅游目的地选择为研究主轴概念,结合地方情感概念中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和地方依恋,根据研究文献梳理结果、基础理论界定模型建构的路径变量与逻辑框架,进而提出基于地方情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模型及模型过程步骤。文章建构模型表明,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始于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随着整体认知意象的深化,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将产生地方认同感,再通过选择决策行为选择意向的旅游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通过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体验的功能满足产生依赖感,最终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地方依恋感。研究成果对于旅游目的地选择具有交叉研究的创新价值,对于旅游目的地市场战略规划实践活动而言具有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昆明为研究对象,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潜在游客对昆明的城市形象感知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对其行为意愿的影响,并引入目的地熟悉度作为调节变量验证其在上述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一座城市的城市形象与旅游目的地形象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显著,且均为正向;城市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皆影响游客行为意愿,但影响程度与效果不同,目的地形象的负向效应大于城市形象的正向效应;目的地熟悉度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行为意愿间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但在城市形象和游客行为意愿之间的调节效果并不明显;不同类型的熟悉度在上述关系中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市场的迅速崛起,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和学术研究.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往往受制于其所处的文化背景,要了解中国旅游市场和中国游客的行为,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国游客的影响.文章检索了1993—2016年境外主要国际期刊上有关中国旅游者文化研究的英文文献,从多角度揭示了中国旅游者行为的文化理论境外研究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该领域已有学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对前期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后续研究的潜力领域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好地研究和开发中国旅游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旅游者能够随时随地迅速分享旅游体验信息,通过这种分享行为与他人进行互动,从而对社会关系发生积极影响,进而产生社会联结,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主观幸福感。本文以旅游体验分享行为为研究导入点,根据社会互动理论,引入社会联结、游客主观幸福感,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游客的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社会联结对游客的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社会联结在旅游体验分享行为对其自身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言庆 《旅游学刊》2008,23(3):74-78
消费者行为倾向的前因研究一直都是西方消费行为研究中非常活跃的领域.国外学者对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目前国内未见对该问题的研究.本文借鉴消费者行为倾向的相关理论和国外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研究成果,以青岛国内休闲游客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影响游客游后行为倾向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动机和游客满意对游客的行为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旅游动机对行为倾向的影响大于游客满意对行为倾向的影响.感知价值虽然对游客的行为倾向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出境游游客参与博彩消费行为的现象日趋普遍,但对于中国游客博彩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却极为匮乏.该研究将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引入中国游客的博彩消费行为研究领域,建立游客博彩消费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以到澳门旅游时参与博彩活动的中国内地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270份有效问卷,并采用结构方程方法对游客博彩消费行为意向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论显示,游客的博彩消费态度、博彩消费的正向预期情绪、博彩消费的感知行为控制以及游客过去的博彩行为对其博彩欲望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博彩欲望会进一步正向影响游客的博彩行为意向.同时,游客的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博彩行为意向亦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是,游客的博彩主观规范、负向预期情绪对于博彩欲望的影响并不显著.该文的研究对于检视目标导向行为模型在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领域的适用性,以及丰富和发展博彩消费者行为理论文献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组织机构的发展与未来任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革群 《旅游学刊》2007,22(5):40-45
本文试图从全新思维角度阐明全球背景下中国出境旅游,特别是赴欧洲的出境旅游的特征.通过系统分析中国游客在不同文化情境下的旅游行为、中国游客赴欧旅游的动机和不同游客群体、中国和欧洲游客之间的知识鸿沟以及跨文化差异等基础上,提出中国与欧洲旅游组织机构的未来发展任务,并进一步指出从事中国出境游的经销商和企业应以顾客为定向,发展适合中国游客市场的旅游产品和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2.
毫无疑问,假日制度是"余钱+余闲"的旅游消费行为产生模式的重要保障之一,是假日制度催生了假日旅游.假日制度和旅游的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市场管制方式和市场供需行为之间的博弈关系,涉及到政府、游客和市场供给三方.  相似文献   

13.
<正>近些年,随着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虚拟旅游、云旅游等活动不断涌现,实地旅游场景数字化趋势显著,有效地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体验需求。文章收集332名体验过虚拟旅游的游客的数据,对虚拟旅游与游客行为意向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游客在虚拟旅游中的存在感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通过虚拟旅游增强游客到实地旅行的意向。  相似文献   

14.
饮食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涛 《旅游学刊》2012,27(10):78-84
饮食旅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旅游类型之一,但有关游客动机和行为的研究却很少.文章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剖析饮食旅游的推动和拉动动机要素,明确旅游动机对游客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作用机制.在澳门进行问卷调查获得368个有效样本后,检验假设模型,发现饮食旅游的推动动机为休闲放松、饮食猎奇和文化探索,拉动动机包括饮食产品和配套服务;休闲放松、文化探索和饮食产品对满意度有正向影响,饮食猎奇要素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文章从供求两方面明确了饮食旅游的参与原因及其后续效应,为发展饮食旅游、提升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5.
以往的旅游形象与游客购后行为研究中,常常是将旅游形象作为整体来研究.本文则是以旅游形象因子作为研究对象,提取出旅游形象的6个因子,从来杭的日本及韩国游客视角出发,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旅游形象各因子对游客满意度、回游度及推荐度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并非所有旅游形象因子与游客满意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旅游形象因子与回游度之间无显著的相关,而满意度与回游度、推荐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研究结果对于提升目的地旅游形象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杨亚芹 《西部旅游》2023,(19):43-45
<正>旅游本地化趋势下,居民兼有游客的身份,在居民游客双重文明公约的加持下,学者们开始研究居民游客文明行为的形成机理。文章以“需要—动机—态度—行为意向”为主要框架,通过整合TPB和MOA模型,综合构建居民游客文明旅游行为意向的形成机制模型,并进行理论假设,以河北省邯郸市的居民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分析各因素及因变量之间的勾稽关系以及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文明旅游行为养成路径上的价值观及心理驱动层面的研究非常重要,居民的主观规范正向影响感知行为控制并进一步影响文明旅游行为意向。  相似文献   

17.
旅游领域中"主人-游客"和"目的地-游客"关系的研究已非常丰富,而"游客-游客"的互动关系研究很少,游客间互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鲜有探讨.文章引入社会互动理论分析了团队旅游的情境下"游客-游客"的互动行为及其结果,构建了游客间互动、社会联结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模型.该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站收集有效问卷435份,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团队旅游中积极的游客间互动能够促进游客的社会联结,进而提升游客的主观幸福感;而消极的游客间互动则不利于游客的社会联结、降低游客的主观幸福感.社会联结在游客间互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该研究从社会互动和积极心理学视角分析了游客间互动的社会收益,也对团队旅游的管理实践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活事件作为个体生命历程的节点,被视为引起个体或者世代群体行为方式改变的重要原因。文章通过回顾性的传记研究,按照时间脉络梳理了当今中国中年女性(出生组1961—1976年)生命历程中的关键生活事件,探讨了事件如何塑造出生组的旅游偏好和行为模式。研究发现:1)生命历程制度化不仅塑造了世代群体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使得世代群体的旅游行为呈现制度化变迁的特征;2)中年女性游客现阶段的旅游动因,主要在于改善生活状态和自我表达。该研究不仅在理论层面丰富了旅游行为动因的跨学科分析,也弥补了以往旅游行为研究对“时间性”关注不足的问题。最后,文章探讨了研究的现实意义,针对中年女性游客细分市场,为相关旅游目的地、景区和文旅企业提供了管理和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9.
残障人士是无障碍旅游市场的核心,深入理解残障人士旅游行为是促进这一细分市场发展实践的必要前提。文章聚焦残障人士旅游行为,按照旅游者决策过程和旅游者行为影响因素系统梳理了源自Web of science和Scopus数据库的78篇英文文献,构建了残障人士旅游行为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发现:研究样本选择往往不区分残障类型,主要分布在亚欧、美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研究内容碎片化,研究缺少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多样化,数据获取以问卷调查和访谈为主;残障人士旅游决策过程比一般游客多经历“接受与重新融和”和“协商”的过程,其行为受到旅游者特征、群体支持、旅游服务、社会支持、辅助工具等五个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吸取多学科研究范式和理论依据,考虑社会和文化的差异性,重视残障人士的旅游经历和心理活动,按照残障类型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兵 《旅游学刊》2008,23(5):84-90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伴随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范式转移而产生.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想维持目的地的游客偏好,则需要培育游客忠诚.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对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