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城镇工业园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城镇工业园区发展较快,在吸纳外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推进城市化和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针对江西省城镇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的关系、打造园区特色、注重产业集群效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园区服务体系、加强园区基础建设、重视园区环境保护等措施,以促进城镇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工业园区是河北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最有效的载体。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对河北省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化、城镇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探讨了工业园区的内涵及特性,分析了河北省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分析了百色市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现状及特点,以及影响园区产业集聚的几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利用园区平台推动产业集聚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9年,白沙洲工业园区致力于推进一化三基和现代工业新城建设,园区面貌翻天覆地,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已发展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质平台。主要表现为:招商引资大突破。全年新签入园合同项目23个,合同总投资38.71亿元。新增开工项目13个,入园在建项目达到19个。另有5个项目进入电子信息创业园标准厂  相似文献   

5.
金秋十月,坐落在南海边的汕头市濠江区仍然炎热。河浦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热火朝天。"不怨人穷地薄,不向上级伸手,我们就是要靠自己的双手让这片荒地变成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产业转移园区"五通一平"建设现场,濠江区委书记陈文毓说。  相似文献   

6.
牛军 《会计之友》2012,(10):27-28
文章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河南省大力发展工业园区产业集聚的现实,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参与意识,提出河南省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园区信用联合体"模式。园区信用联合体主体包括集群外贷款银行、园区管委会、园区承贷平台公司、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行业信用协会以及园区内众多中小企业,并由政府主导的园区管委会负责信用体的组织架构,制定园区集群融资管理办法,依托骨干大企业组建承贷平台公司。  相似文献   

7.
张有闻 《企业经济》2007,(12):101-103
欠发达地区的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是较好的选择。当前欠发达地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着较大难题,解决这些难题要求政府必须紧紧抓住发展产业集群主要环节,采取强化园区产业集群引导、增强园区产业集群功能、构建园区产业集群支撑等方面的政策举措。  相似文献   

8.
《企业经济》2015,(7):159-162
工业园区是我国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着力打造的"增长极"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工业园区这种特殊的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增添了新的动力。江西省工业园区的发展正逐渐暴露出不少弊病,尤其是全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并没有对工业园区的发展形成明显的支撑作用,集群效应有待提升,新形势、新环境下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任务艰巨。文章在全面分析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关联机理的基础上,对江西省工业园区转型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产城融合不仅是促进新兴工业化和城镇化融合发展的有效着力点,也是实现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江西工业园区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和效益得到快速发展,但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参差不齐,国家级园区优于省级,城市周边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好于远离城区的工业园区。基于各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认为江西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切入方式和重点应针对不同级别园区、产业类型、空间规模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0.
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工业集中、土地集约和产业集聚,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南通市在乡镇、民营经济工作实践中.积极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促使乡镇工业园区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提升,已成为全市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实践证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继续坚定不移、扎实有效地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相似文献   

11.
一、重庆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园区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出现了诸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工业园区等多种园区形态,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所谓工业园区,是指根据地方工业发展水平,为发展区域(国家)经济,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尤其是产业集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通过集中配套基础设施并制定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或引导工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向该地域集聚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重庆的园区经济效果显著。据统计,重庆市70%的CDP增加值由各种经济开发园区贡献,经济开发园区被形象地称为重庆的“经济引擎”。  相似文献   

12.
一、加快科技工业园区立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迫切需要在科技、经济比较发达,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建立科技工业园区,是世界各国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有效方式。正如江泽民主席所说:本世纪,在科学技术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80年代中期,北京、深圳、武汉等地,开始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总结这些先行园区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于1991年、1992年,先后批准了5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几年来,这些园区通过采用高新技术,推行符合市场经济的新型机…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曹云华 《企业导报》2012,(15):167-168
为了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县域工业园区,本文对园区内企业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园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对于此次重点产业项目开工运行情况的调研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县当前工业经济工作中如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为园区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项生产建设越来越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是顺应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条件,在这种背景下工业园区规划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有效手段。工业园区的发展是带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做好工业园区规划能够有效节约园区资源,减少园区污染。本文主要对循环经济发展背景下工业园区发展和规划进行了分析,从而表现了工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正>在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高端商务区等区域建设。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是促进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城市转型、产业升级等因素的驱动,工业园区所承载的功能日益多元化,集聚产业、资源、生活服务等各类要素,  相似文献   

16.
聚群集约发展是瑞昌市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通过研究认为,瑞昌市工业园区的发展出现了企业主体地位突出、支撑作用明显、发展方向清晰;支柱产业正逐步形成、集聚程度明显;项目带动力强、聚群集约发展态势良好。但同时,园区的发展还存在着经济总量偏小、水平偏低、政策依赖性强、基础设施落后和管理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新时期,要促进瑞昌市工业园聚群集约发展,必须要从加快产业转移升级、做大经济总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聚集、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和档次、为集群集约发展提供硬件支持、加强管理和服务以及优化园区发展的投资环境等方面着手,以促进园区的聚群集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业园区区位选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园区对区域经济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近年来,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类型各异的工业园区纷纷上马.如江西到2003年已建成市县两级的工业园区118个,进园企业4000多家,引进资金170多个亿.但工业园区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工业园区数量大,但绝大多数工业园区生产总量偏小;项目竣工投产率偏低;园区产业特色不明显;产业层次不高.出现这些问题的很大一部原因在于许多工业园区区位选择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站在广义土地利用的角度,从用地情况、区位布局、运营现状、产业发展等方面介绍了武汉市7个市级都市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通过深入分析和横向比较揭示了武汉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新阶段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园区更好发展,并为国内其他地区都市工业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工业园区融资瓶颈制约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工业园区融资体制与机制十分必要。本文以项目融资成本理论、企业价值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结合重庆市工业园区融资政策与融资现状,分析得出工业园区融资瓶颈的成因在于融资法律主体缺位、社会资本进入存在技术和制度壁垒、融资决策与利益分配缺乏激励约束机制等体制机制障碍。提出建立工业园区融资平台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创新多元化融资控制权选择路径和信用结构,构建合理的投资补偿和有效经营监督等治理机制,为新常态下工业园区推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企业治理与融资风险控制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江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产业转移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将江西省域划分为重点承接区、优化承接区、限制承接区、禁止承接区,提出江西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基本思路,即完善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对接工业园三个平台,健全项目发现、项目布局、项目推进三种机制,进而分别提出承接资源型产业、现代制造业、高新产业、传统产业的目标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