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制度是经济体制的“硬核”,国家经济转轨面临的根本任务在于如何尽快建起市场经济的体制“硬核”-多主体产权制度。市场经济体制的“硬核”-多主体产权制度建设的滞后带来的局部产权制度真空,造成的社会产权普遍残缺是我国产权制度的基本现状。这种产权普遍残缺对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损害。我国应通过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和健全完善法制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主体产权制度,顺利完成我国经济的转轨过程。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历史、现实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信用严重缺失。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提高社会信用水平是当务之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规范政府行为、构建信用体系、完善立法执法和树立诚信道德观念多个层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银行和企业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关系。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银企关系是一切唯计划是从,银行只是财政的“出纳”,企业只是政府主管部门的生产车间。银企关系是非市场化的、扭曲的。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银企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经济的各种规则已程度不同地在银企关系中发生作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旧银企关系已逐步在瓦解。但是,在这种新旧体制交替时期,银企关系显现出某种混乱和无序,使金融风险增大,企业信贷更加困难。因此,遵循市场经济规则,构筑新的银企关系就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大后,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为迎接这一转变,保证新经济体制的顺畅运转,相应要求建立起一个与市场经济要求相吻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这个调控体系应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主要采取间接调控的方式,利用计划、财政、货币、国家管制等手段来调控国民经济,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推动和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5.
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协同配合的调节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配合的调节开始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正外于体制转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仅仅关注于技术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难以取得理想的政策协调效果,只有在技术性协调的同时,关注财政货币的政策体制性协调,即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运用中的体制性参数的改善,才能取得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运用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6.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之一,但是在经济转轨、信用方式发生变革的时期,由于信息不对称、法制不健全和思想意识错误等方面的原因,市场中信用缺失问题还比较严重。为了加强信用建设,规范市场,必须从提高信息透明度,健全法制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认识等各方面入手,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受到惩罚,从而逐步建立起一个诚信社会、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市场秩序混乱是制度转轨期的一种“伴生”现象。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的制度变迁时期,新的约束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而旧的制度又有许多漏洞,这是导致当前市场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要从根本上优化市场秩序,制度建设是根本。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对市场秩序的规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以“利人利己”、“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充分发挥道德、信誉机制等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秩序的优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建立健全我国的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转轨时期的信用制度缺失问题较为突出,信用制度缺失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安全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对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重塑人们的信用信仰、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对于改革的成本进行分析。通过转轨成本的必然性和表现以及对两种典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成本的分析,最后落实在如何降低转轨的成本方面,提供了较为现实的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保护主义探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方保护主义产生有其理论上的必然性,但是也有其体制,制度,历史等方面的原因,经济转轨时期尤其如此,因此,要治理地方保护主义,必须强化整体利益,改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改革税收体制,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改革干部考核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对改革的成本进行分析。通过转轨成本的必然性和表现以及对两种典型的制度变迁方式成本的分析,最后落实在如何降低转轨的成本方面,为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提供了较为现实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在50年中经历了允许存在、消灭、限制发展、最后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之’’字形演变过程。所有制改革中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混合经济是我国经济改革的理性选择。切莫人为规定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比例,让市场竞争的力量去决定并自动调整。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以中国、前苏联及东欧为代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潮流。中国的经济改革,遵循的是一种特殊的思路,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其取得的成就表现在经济高速增长,市场化和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但同时,也遇到了诸如市场机制作用有限,市场封锁及残缺,市场发育不平衡及市场主体缺位,秩序混乱等特殊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过去以乡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已逐渐向以县为主的新体制转化。转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解决:提高财政性教育支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事权和财权统一、明确划分各级财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建立财政资金引导下的多渠道、多角度来源机制、优化管理农村义务教育资金。  相似文献   

17.
制度约束弱化是我国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缺失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表现,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不完善和约束的弱化。因此治理诚信缺失的关键在于强化制度对经济人的行为约束,即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契约精神,培育诚信意识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苏联解体,俄联邦政府成立,俄罗斯的经济制度开始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银行制度也经历了转轨中的重新构建.经济转轨初期,即1992—1998年金融危机前,俄罗斯银行经历了从苏联严格管控、国家计划的银行制度到二级银行体系的演进过程.俄联邦政府通过法律手段确立并不断完善以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支撑的银行体系.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皆有其职能、特征及经营业务范围.由于处于转轨初期,央行的管控效果时常受到限制,商业银行制度体系也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
经济转轨的路径依赖与现代市场制度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 年中国开始进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 这一时期, 二元结构转换与双轨体制改革是中国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是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创新开始的。由于我们重视转型目标而忽视了转型过程, 忽视了转型过程中的制度规范与制度建设, 从而在改革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时候, 进入了制度僵滞期。培育新的创新利益集团主体推动制度创新是打破制度僵滞的关键。制度创新的重点在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以及政府在现代经济中的调节制度与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制度缺失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制度供给滞后;制度需求不足;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制度刚性和制度博弈的存在。制度缺失的存在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实现全面的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