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城动机、居住状况、消费支出、交往人群等都与他们的父辈有着很大的差别,他们在积极改变自己来融入城市社区,但城市社区仍在经济、社会关系和制度方面排除他们,新生代农民工仍处在一个与其父辈相似的尴尬状态.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应从政府、企业、市民和农民工自身四方面努力来推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建构出一个基于公平机会之上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制度,才能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一个伴随着人口迁移和社会变迁而产生的复杂的社会过程,其内容主要集中体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等三个层面的适应与融入。当前,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较之城镇居民而言明显偏低,他们尚未能够以主人翁的意识参与到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来,对自己的定位依然偏向于"过客"、"外来者"等,在心理上对自己社会身份归属的判断也依然是游离于城市和农村之外的"农民工"。为此,我们应当改革户籍制度,疏通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渠道,并设立专门机构,使农民工权益保护制度化。此外,还应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城市农民工群体内部的代际分化已经形成,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这一群体在城市社会的融入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社会融入中表现最为积极,但也存在一系列制约因素。本文通过对郑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实地调研,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对策,以期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实现他们由城市"边缘人"向城市市民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使用《大学生日常应激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的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面临的日常压力的情况。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压力感的主要来源有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家庭压力和经济压力。心理压力感的年级发展趋势表明,三年级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的压力感均高于一、二年级;从性别比较中发现,女生在就业和社会压力方面高于男生,男生在家庭、自身等方面压力感高于女生;从城乡差异来看,农村大学生个人自身、社会环境、就业和家庭压力感均高于城市大学生。同时本研究还给出了应对压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打工观念与父辈最大的不同是,对打工改变命运的期待和渴望无比强烈,他们不想、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可是,"农民工"的身份标签,以及身在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让他们感到困惑、矛盾、迷茫。于是,他们不断地辞职跳槽,梦想换一个工作来改变处境,可是,无论他们“跳”到哪里,都难以改变每天重复简单机械劳动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辽宁经济统计》2010,(8):32-33
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经济障碍、生活质量障碍、素质障碍、社会权利障碍和社会交往障碍。一般而言,农民工融入城市经历三个层面: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心理融入。而目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五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是农民工群体中年轻的一代,新生代民工身份认同的困境主要包括身份认同、城市认同、乡土认同和未来归属几个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产社会认同困境主要存在个人建构与社会建构之间的矛盾,具体来说职业身份与户籍身份的分离与错位、城市社会新场域与乡土经历的冲突、强烈的融入意识与融入机制缺失的矛盾这些原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要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的困境问题,必须从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政策建构等多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董碧水 《乡镇论坛》2011,(33):23-23
新生代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近日,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份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存在着收入、保障、身份及公共服务的四大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怀揣"城市梦",渴望成为城市居民,然而当前体制阻碍了他们的进城脚步,这不仅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其对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爱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横亘在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路上的障碍终将清除,其"进城梦"终会实现。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是社会群众中特殊的一类人,他们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却被城市化边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却被城市隔绝在城市群体之外。农民工肩负着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发展,在度农民工新闻报道过程中也要引起新闻媒体的重视,要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上考虑新闻报道的角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隐私权,新闻媒体报道是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媒介,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和尊重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一大批80、90后(下称新生代)的新生力量不断注入石油销售企业,他们年富力强、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学历较高,然而他们的思想特点、价值观念、人生观又受复杂的社会因素影响具有其独特性。步入中年的"50-70后"(下称中年员工)普遍面临着老人、孩子与住房的压力,他们需要较为稳定的工作收入与相对规律的生活状态,新生代对他们形成了难以衡量的职业挑战,使他们处在深深的职业发展矛盾与尴尬之中。因此,准确把握员工的思想状况特点,开拓员工思想工作的新思路,切实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有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对更好地贯彻执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是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形成的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80后”、“90后”为主的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他们在价值观方面展现出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比如,新生代农民工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不像老一代农民工那样“挣钱不要命”;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而不是重新回到农村,等等.因而,应深入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问题,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城市和回归乡村是中国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和当下构建和谐社会主题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在"亦工亦农"的尴尬身份下面临着进城困难,回乡无途的困境,即总体上他们进城遭到拒绝,同时他们拒绝回归乡土,即"双重拒绝困境"。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漂移"为切入点,分析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和乡土回归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的内部出现了代际分化,青年农民工的队伍日渐壮大.由于特殊的成长背景及生活经历,他们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文化的认同也有自己的特色.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的青年农民工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他们在乡土认同感、对城市的归属意识、生活方式的认同等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过剩时代,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我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受到国外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产业竞争力状态,对于提高城市和地区竞争力、保持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的特殊时期,城乡二元制引发了"农民工"这一群体的诞生。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而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由于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缺失、社会保障不完善、收入偏低以及身份认同等问题的限制,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任重道远。本文在实地调查采访南京市浦口区及盐城东台市的基础上,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特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限制因素,并就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和乡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涌出的“农民工”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特色。受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强体力劳动实际上是对他们劳动力的掠夺性开发,中国的农民工转移呈现出青年农民工阶段性转移的特征,即青壮年时外出务工,中老年时返乡。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目的十分简单——赚钱以维持生计,满足生活需要,他们对生活多年的农村社区有较强的认同感,返乡之后通常仍然具有农业生产能力。但是对于新生代民工来说,他们对生活的经历远没有他们的父辈那样深刻,同时,对长时间工作生活所在的城市具有感情,为城市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适应了城市的环境以及生活的方式和习惯,对城市产生了很强的归属感。他们有了更多的生活需求和情感诉求,这也是他们对于城市文明的认可。只是,他们向往城市,却不被城市所接纳;他们的家在农村,却对农村日益疏远。城市新移民能否融入城市,是影响社会安定与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周海江 《长三角》2011,(5):56-57
如今,80后和90后已成企业用工主体,这些被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员工,目前全国约1亿人。他们在为城市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进入城市易、融入城市难的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和推动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人问题有了明显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他们的群体能否快速融入城市将影响其工作状态及其效率,这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温州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现阶段生活、工作、家庭等情况,指出他们在融入城市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相较于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且普遍存在强烈的城市融入欲望。故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考察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需考虑社会资本作为新型社会关系在其中的调节效应。本文构建社会资本调节下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促进机理的理论假设模型,借助问卷调研进行计量分析,验证相关假设。结果显示,职业能力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促进作用及社会资本对职业能力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的调节效应均显著。鉴于此,应采取积极对策增强职业能力,优化社会资本转化渠道,提升社会资本水平,加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促进其向市民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