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在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社全国代表会议的信中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希望供销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高度概括了供销社的职能和任务,对于深化供销社改革,全面推进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农民致富奔小康,以及供销的振兴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那么,供销社如何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呢?笔者通过学习江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联系从事供销社工作的实际,谈些粗浅认识。一、帮助农民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我们确立了农民在农村市场的主体地位,将  相似文献   

2.
一、供销社实现两个转变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发挥龙头作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央5号文件提出,供销社要大力发展以加工、销售企业为龙头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经营","发展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性、系列化的经济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1996年1月江泽民在致全国供销合作社代表会的信中又明确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希望供销社自觉履行这一历史重任,使供销社真正成为农村综合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供销社应发挥自身优势。发展社办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一、供销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实践证明,供销社发展社办工业,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引导农民致富的纽带。社办工业已成为供销社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供销社通过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社办工业,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减少了农民的市场竞争风险,增加了农民收入,进一步密切了社农关系,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农民致富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二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社办工业凭借供销社贴近"三农"的优势,通过联合与合作,上联市场、下联农户,可以较好地解决农民与市场的结合问  相似文献   

4.
对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就我们邱县供销社来讲,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有些企业领导干部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节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推行租赁承包后,有些基层社管理工作跟不上,服务意识淡薄了;有的工作重点不突出,应变能力差,业务开展的不活跃,直接制约着供销社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坚决有力地措施加以解决,促进供销社的改革与发展,使其更好地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一、要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搞活企业,提高效益,关键是靠完善经营管理机制,使供销社  相似文献   

5.
供销合作社在服务生产、参与管理、组织销售等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产业化又为供销社开拓经营、扩大服务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因此,供销社要担负起这个重任,服务农业产业化。一、供销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供销社应当而且必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要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就需要有一个组织。第一,供销社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桥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小生产、小规模与社会化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尖锐,急需发展规模经济,有组织的进入市场。供销社的性质和办社宗旨决定了它能够成为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在农户和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小生产与大市场的  相似文献   

6.
供销社如何担负起引导和服务的责任,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们通过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逐步认识到兴办龙头企业,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发展农村市场的客观要求,是引导农民奔小康的必由之路。一、供销社兴办龙头企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供销社是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经营阵地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在建立和发展农村经济中,供销社从来就承担着义不容辞的服务天职。利用供销社系统点多,面广、经营、信息、人才各方面优势,兴办龙头企业引导农村经济走上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良性发展轨道,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供销社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供销社作为农民群众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肩负着引导农民发展生产,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结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供销社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  相似文献   

8.
基层供销社是整个供销合作社的基础,直接同农业、农村和农民打交道,是供销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直接组织者和引导者。基层供销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与广大农民的关系,同时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供销社事业的成败与发展。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基层供销社遇到了很多不易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为农服务和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当中,应该把加强基层社建设作为供销社系统改革发展的一个重头戏,下大力气把基层社建设好。  相似文献   

9.
供销社参与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最佳切入点,是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供销社整体素质,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一、农业产业化为供销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一是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在农村受到农民的依赖;二是供销社在农村点多面广,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其他组织无法替代的作用,三是供销社深入开展为农服务,积累了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经验,摸索了许多有效的途径,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所以,农业产业化为供销社提供了一个十分辽阔的大舞台和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10.
从1982年以来,供销社经过12年改革,方向目标是明确的,路子也是对头的。然而,由于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照抄照搬国营商业的改革模式,个体商贩的营销方式,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办法,再加受社会"股份热"、"市场热"、"下海热"、"民营热"的影响,供销社改革从1992年以来,有些地方程度不同地偏离了中央和国务院既定的关于供销社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辜负了党和农民对供销社的期望,在职工思想上留下了喜悦与忧郁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的疑虑。现在看来,不解决带普遍性的认识问题,供销社的改革就难以深化。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供销社要真正成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应具有的基本特征究竟是什么?笔者作了一些粗浅的思考。一、供销社工作者要真正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观点,这是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思想基础。必须明确,供销社不同于其它经济组织,它是农民群众为维护和发展自身经济利益而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阵地在农村,主体服务对象是农民。当今,引导农民奔小康走共同富裕之路是供销社的首要任务。要正确、  相似文献   

12.
对农村这个广阔市场的开发,供销社必须发挥其主角和骨干力量,因为供销社来自于农民、服务于农业、扎根于农村,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村经济,是供销社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供销社今后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强化经营意识,扩大农村市场份额 基层社的经营优劣、工作好坏、与领导班子的得力与否密切相关,必须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正确选配基层社的领导班子,才能使基甚社获得振兴与繁荣,首先,解决好经营服务的思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发展的永恒主题。尤其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创新,就要被淘汰。供销社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几经曲折,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就现状和形势要求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供销社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用创新的管理来促进供销社的发展。 一、如何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创新管理 1、提高认识,营造全面创新环境 一是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将自身创新植根于“三农”发展中,在为农民服务中赋予新内容,拓宽新天地,树立新形象。二是树立市场经营与合作制相统  相似文献   

14.
农商联营是我国农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项新事物。它是指作为农村商业主体的供销社广泛开展为农民的经济技术服务,急农民之所急,办农民想办的事,为此而广泛开展与农民的联营业务,使联营业务量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既可以拓宽供销社的业务范围,增强供销社的活力,又可以引导广大农民顺利走向市场,使供销社成为联系广大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如浙江富阳县供销社把县联社改为经济实体,使供销社成为以专业公司为依托,以基层社为基础,以联结农村“两户”为重点的商品生产“综合服务中心”,直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供销社改革中有几个热点问题。本文想就此作以探讨。一、如何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中央〔1995〕5号文件给供销社深化改革确立的最终目标。中央对供销合作社的问题一直十分重视,自1982年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和农业问题的重要文件和领导讲话,几乎都把供销社的改革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阐述。中央重视供销社主要是因为它是目前我国农村中唯一能够自成体系、贴近农民、还保留了一些为农服务光荣传统的合作组织。在推动和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国家需要这样一个组织来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但由于历史上供销社与国营商业的三合三分,以及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二国营"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引导,大力发展以供销社为依托兴办专业合作社,是以骨干产品为基础,以入股农户为主体,以服务为纽带,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其核心是专业和合作,本质特征是"民办性、合作性、专业性",实行"民有、民管、民享"。供销社与专业合作社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组织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供销社资本的所有者是农民社员,供销社同广大农民有着紧密的联系。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供销社形成了一套完备的为农服务体系,在市场信息、经营渠道、产品加工、储存运输等方面为农民和专业合作社提供了现实的服务。深受农民欢迎。据此,供销合作社要认清形势,因势利导,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综合性、系列化的经济技术服务,引导农民有组织地进入市场。  相似文献   

17.
最近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农业和农村工作列入重位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作为直接服务于"三农"的供销社,应该认真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在促进农业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供销社在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供销社作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多年来在为"三农"服务的过程中,与农民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能够代表农民的利益,深得农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二是供销社网点纵横、城乡一体,具有生产、加工、经营、储藏、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综合优势。三是多年来供销社以"三农"服务为宗旨,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建立,城乡流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向供销社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即:在新形势下,怎样在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供销社的经营活动与农村、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为农服务中不断壮大自己,真正担负起农村流通中主渠道地位的重担。  相似文献   

19.
供销社要实现两个转变,必须坚持办社宗旨,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观念,在为三农服务中发展自己。我市满城县供销社在"两个转变"中,积极为发展当地主导产业——草莓生产做好服务工作,为农民铺路架桥,把草莓引入大市场,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抓住主导产业搞好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大市场满城县草莓种植面积42000亩,总产量4.5万吨,居全国县级之首,是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县。草莓生长成熟期短,上市比较集中,前后只一个月销售时间,如果销路不畅就会烂掉,农民就受损失。如何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供销社实现"两个转变"的重要内容。为此,他们为农民办了六件实事,解决了一家一户难以办到的难题。一是从调查研究入手,积极开拓市场。满城县距北京130公里,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北京。根据地理优势,县社派人进京,了解市场所需,先后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致信全国供销合作社代表大会指出: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这就为供销社工作指出了根本的方向。供销社要自觉履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推进农业产业化这一历史进程。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为农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真正成为农村综合性的服务中心,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一、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扭转农业低效局面的根本出路。农业产业化是从强化农业建设,更快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高度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