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以来,我国第二代农民工已逐渐取代第一代走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了进城务工的主力军。但是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所以研究产业转型背景下的新生代农民工现状问题,对于理解和分析解决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就业等问题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基于此,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肤浅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发展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也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研究、分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以及与上一代农民工的差异和变化,对调整、完善我国农民工就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地级市数据合并,探索了住房状况对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制。首先,基准模型和工具变量模型估计结果均表明:在打工所在城市有住房的农民工,其就业稳定性更高。其次,通过对可能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的观察发现:住房产权通过房奴效应和锁定效应提高了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房价上涨会提升有房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后,根据住房类型、就业身份和代际差异进行的异质性探讨发现:自有住房产权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最高,租住政府公租房和单位住房者的就业稳定性高于租住私人住房者,而居住临时住所者的就业稳定性最低;住房产权对雇主型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雇员型农民工,对中老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大于新生代农民工。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农民工失业后缺乏经济救济和社会保障,面临巨大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种种社会问题。构建农民工失业保障机制,为农民工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失业保障,既保障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又促进就业,缓解社会矛盾,而就业促进机制的构建则是农民工失业保障的根本,特别是对于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就业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意义重大。当前农民工就业存在着层次低、组织化程度低、权益易遭侵犯等特点。该文分析了农民工就业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当前政府促进农民工就业重点是要做好六个方面的转移工作。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的技术偏向使其红利产生群体偏向,从而通过个体能力对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差异化影响形成并作用于群体的工资差异。从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视角,采用2018和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农民工为样本,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发现:正规就业农民工比非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高的人力资本及个体能力(认知和非认知能力),加上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及就业歧视,导致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较高;认知和非认知能力的增强不仅能促进农民工工资增长,而且能强化数字经济的工资增长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正规就业农民工具有更强的工资增长效应,进而会扩大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的工资差异,其中存在“数字经济发展—非认知能力差异扩大—工资差异扩大”的传导路径,但认知能力差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也显示,地区数字经济和个体能力差异都是两类农民工工资差异的来源。因此,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数字红利边缘群体的发展,积极帮助非正规就业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高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并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弱化和消除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流动动因及特点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既是农民工存在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也是当前解决农民工就业、教育等问题的症结所在。研究农民工的“乡一城”流动对认识农民工群体的形成、以及预测农民工群体的发展势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开始出现,90年代中后期从农村进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出现了与80年代初期进入城市的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学界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现状与特点、社会融合、市民化进程、社会保障等的研究更加深入和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对户籍在湖北省崇阳县的539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代际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两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程度存在显著的代际差异,新生代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意愿程度高于老一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对老一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的差异更大;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受专业技能影响较大,老一代农民工受创业信息了解度影响较大,资金充足度是影响两者的共同因素;社会因素是影响两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关键。因此,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必须考虑两代农民工在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0-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考察工业机器人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显著减少了农民工工业就业;产业转移是工业机器人影响农民工工业就业的中间机制,表现为抑制传统服务业转移、促进现代服务业转移.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减少了男性、新生代和第一代、初中、常规操作性和私营企业农民工工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0后、70后、80后”三代农民工进城心态的对比,发现他们在进城打工动因、城市认同感以及就业途径和择业观念上均存在差异,农民工的行为导向逐步由生存理性走向发展理性。在发展理性的驱动下,真正愿意返乡并把农村和土地当成生存之路的农民工其实只占小部分,数量占绝大多数的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金融危机仍坚持返城务工。由此认为,金融危机下解决农民工出路问题应重点关注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分化及其行为差异,农民工对自身的定位和行为选择差异将决定政府政策制定的导向。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就业促进法》,标志着我国公民就业权的平等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本文以我国农民工就业权的平等保护为题,具体介绍了农民工平等就业权的法律依据,明确地指出了实施《就业促进法》存在的各种障碍,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民工就业权之平等保护的种种设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生代农民工已逐渐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进入新世纪,新生代农民工在其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民工荒""民工潮"时而出现,而提升其就业能力是稳定就业、实现融入城市和职业向上流动的关键。笔者根据全国总工会、国家政策研究室、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就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涌入了大量二代农民工,他们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被排斥在社会的边缘,在就业、生活、社会参与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苏州二代农民工为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必须对农民工问题予以重视。农民工问题的解决与农民工现状的改善,不仅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进行完善,更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者的介入。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农民工问题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已有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宏观测量指标,通过对2008~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的分析表明:我国农民工总量增长率和就业弹性系数波动较为明显,农民工就业的产业间转换率并不高。就业供给总量增长较快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就业岗位需求不能同比增长的矛盾是我国农民工就业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飞 《当代经济管理》2012,34(12):58-63
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具有积极意义。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培训服务,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增加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而促进他们就业。然而,当前的两种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模式均存在缺陷,要切实提升政府购买就业培训服务项目的效果,需要完善就业培训服务机制,确保充足的培训经费投入与加强培训资金监管,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路径,并探索其他政府购买农民工就业培训服务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两类农民工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农民工与进城农民工是在两种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群体。农村和城市两种不同的社会环境,导致两类农民工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上的差异。但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又有一些共同点,他们不仅同属于雇佣劳动,是劳动力商品,而且都是半商品。农民工的半商品性导致了农民工的低工资。而农民工的低工资不仅成就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成为三大资本增值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8.
代工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了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但企业管理者还未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与诉求,当下用工市场频繁出现的"民工荒"和"高离职率"说明企业对他们的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激励机制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修正了其激励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19.
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8年,以起始于美国的全融危机为导火索,中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农民工返乡给就业形势原本就十分严峻的农村带来新的压力.如何做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通过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就业技能,对于实现返乡农民工就业和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文章以农民工返乡为背景,结合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加强农民工创业教育培训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留城对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7省市的实地调研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个人特征,住房类型、有无农地、社会保险状况等经济因素,子女读书地和配偶工作地等家庭及社会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有显著影响;而农民工工作地、在城市居住时间和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农民工留城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