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的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仍存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弱化等多方面问题。只有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作用,积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党的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乡村建设要求体现出党和国家对广大农民群众各项需求的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中,农业会计发展需要达到更高标准,为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提供充分支持。本文在阐述农业会计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问题与意义的基础上,从基础设施、人才队伍、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提出农业会计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文嘉 《山西农经》2023,(6):16-18+22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现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在党中央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西部地区乡村建设现状为依据,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评价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水平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以期及时发现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加强基层治理、促进产业发展以及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为抓手,助推西部地区乡村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重点,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还能缓解城乡发展不平衡,改善乡村发展落后的现状。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曹思狮 《山西农经》2023,(23):73-76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于推进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带动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乡村环境质量等都有重要作用,也与乡村振兴战略中所要求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高度契合。基于此,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为例,深入开展“农业+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推动农村全面振兴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付婷婷 《山西农经》2024,(2):150-152
2019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是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应用,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方向,是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技术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的新发展模式。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能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农村产业转型、促进农村智能化发展与全面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因此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是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发展阶段,中国社会已经处于由乡村中国向城镇中国、农业中国向现代化中国的转型时期,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中,突出存在基层政府行政管理与乡村社会自我治理不平衡,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不充分的现状与基本特征,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文章从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加强乡村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构建“多元共治”治理格局、转变乡村公共产品服务模式、提升自治、法治、德治水平等基本对策,确保乡村振兴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8.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严格抓好基层社会治理这个关键,才能进一步实现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就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上依旧存在诸多困境,增加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难度。为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的提升,需要采取合理规范、运行有效的策略,及时有效地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的困境,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9.
十九大正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表明党和国家为了进一步调整城乡结构,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心。在新时代背景下,各个地区的乡村民宿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以唐山市为例,提出了当地发展民宿经济的背景及意义,总结了唐山市民宿经济发展的优势,提出了促进唐山市民宿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强调要把发展农业和农村放在更重要的位置,有助于打破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树立新型的城乡关系。而在乡村振兴中农村的基层治理尤其重要,有助于解决基层和农民的矛盾,和谐基层关系,是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瓶颈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强调乡村振兴中基层治理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发展力量、平衡机制、保障体系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基层治理体制改革的现实基础,提出了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韩岳霖 《山西农经》2023,(11):16-18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能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乡村旅游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乡村环境、传承乡土文化、完善乡村治理、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文章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总结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进一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选取贵州省毕节市Y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阐述其具体做法和成效。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指导下,从治理主体、制度供给、治理机制、运行内容、信息技术5个层面探讨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从而为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着眼新的历史方位,原有的乡村治理体系在解决乡村问题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到位、乡村文化教育问题突出等,势必会对乡村治理造成滞后性影响,成为乡村治理进程中的绊脚石。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完善乡村治理格局,应通过建构乡村社会治理多重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重视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等有效措施,以此为基础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的出路。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好评如潮,各地政府鼓励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乡贤,一个模糊的名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呼唤新乡贤参与振兴乡村、精准扶贫与基层治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里重要一环,基层稳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前提。因此,"请贤、招贤、留贤"要成为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藏粮于地战略促进乡村振兴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代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实施藏粮于地战略在夯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研究新时代藏粮于地战略促进乡村振兴的措施和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字乡村是指乡村依托数字经济的发展,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实现乡村生产数据化、治理数据化与生活数据化,不断提高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农村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2 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数字乡村战略"的全面部署引发高度关注。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实施,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总结了目前武平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平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讨论乡村旅游发展与三产融合之间的具体融合路径,既关系到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施。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之下,三产融合成为乡村旅游的必然发展路径,研究此课题就显得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9.
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农业强国战略的实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基层农业经济经营管理站工作队伍(简称农经队伍)则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工作内容涉及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改革等多个方面。然而,目前我国基层农经队伍建设存在诸多不足。本文通过对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设建议,旨在督促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认识到加强基层农经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努力营造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氛围,为乡村发展、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村改革等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和高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20.
国有农场发展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对于农村地区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引导意义,然而现有研究尚缺少乡村振兴背景下国有农场应该如何发展的研究。基于此,在深入探讨国有农场发展与乡村振兴关系的基础上,以湖北省为例,系统分析当前国有农场发展的核心挑战,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下国有农场的发展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