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近几年,商业汇票发展迅猛,已成为国内上下游贸易伙伴之间的主要结算方式。企业客户持有的商业汇票一方面具有仅次于货币资金的流动性,市场接受度高;另一方面,由于其金额的固定性导致再支付灵活性较差,若企业长期持有必然带来一定的资金占用成本与财务管理成本。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票据池服务,能帮助客户有效管理票据,并寻找票据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点。在市场已有的票据池产品服务功能基础上,商业银行和票据专营机构还可提供符合客户个性需求的票据池短期融资渠道和综合服务项目,从而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3.
作为社会融资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票据业务已经成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同时,近年来商业银行票据业务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商业银行票据资产呈现出从生息资产向交易性资产转化的特点。这些变化既是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信用状况改  相似文献   

4.
关于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正中 《新金融》2000,(12):17-19
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经济货币 化的进程中,迫切需要规范票据信用行为,扩大票据信用能力,激活票据市场。本文在认识和分析我国票据市场前景基础上,提出商业银行的票据业务策略。 一、我国票据市场展望 我国尽管从80年代初开始重视拓展票据市场,但在整个80年代,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充分发挥票据市场作用,伴随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1994年。  相似文献   

5.
如何办好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李东荣目前,我国办理的票据承兑贴现业务主要是指商业汇票承兑贴现。票据承兑贴现业务是我国银行的一项传统业务,解放前就已存在。新中国建立后,在产品经济的模式下,此项业务停办达30多年。改革开放后,此项业务才逐渐恢复办理。但由于各种...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央行稳健、规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票据业务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1999年至2002年,商业汇票签发、承兑总量由5076亿元增加到15500亿元,增幅为205%;金融机构累计贴现由2499亿元增加到21000亿元(含部分转贴现),增幅为740%。尽管票据业务发展增长较快,但是中国票据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就票据市场的缺陷、商业承兑汇票业务发展的制度性安排、央行推动工作的着力点及票据市场的发展方向等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10.
曹恩华  朱艳 《西南金融》2003,(11):32-33
我国票据市场在快速发展中仍然面临一些因素的制约,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当前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的影响,只有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真正促进票据市场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到9月,在央行继续强化票据市场规范化建设,积极促进票据市场稳健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广西区票据业务发展呈现出高增长的势头,业务量是近年来的高点。  相似文献   

12.
13.
我们是怎样开展贴现业务的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邹君秋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自1986年起试办再贴现业务。通过办理再贴现业务,我们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把专业银行开展票据承兑、贴现业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优化资金结构,减少银行贷款风险,加速资金周转,均起到了积极...  相似文献   

14.
15.
近两年,国内商业银行短期贷款“票据化”倾向十分明显。在控制信贷风险与增加信贷投放的双重约束下,票据贴现业务因其自身所具备的特点,越来越得到众多商业银行的青睐,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以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例,2001年末贴现余额1543亿元,当年余额新增830亿元,增长一倍多,贴现占到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票据业务的发展,我国票据市场日趋成熟。在当前业务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商业银行要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只有不断创新,尽快与国际接轨,票据业务才能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
《武汉金融》2001,(6):46-48
自1996年《票据法》实施以来,十堰市企业使用商业汇票有了较大发展,对规范企业信用,防止企业拖欠贷款,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推进票据结算电算化进程,加强基层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发挥了积极作用,商业信用与分行信用相互渗透的银企双赢的商业荡票业务在这一时间得以飞速发展,十堰市1997-2000年产业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占99.9%)的签发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有关娄据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20.
程娟 《新金融》2001,(10):24-26
近几年,商业汇票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在企业经济片来中逐渐被认识和采用,票据贴现和再贴现业务呈扩大之势,这为企业将其信用纳入银行信用轨道,优化商业银行贷款结构,最终实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市场操作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社会、企业、银行等各方面的原因,实际应用中暴露出较大风险,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了标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