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诸多代表性企业创新能力的调研,充分证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本次调研重点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等方面分析,现阶段广东企业总体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可以位居前三甲,不过全省企业R&D的绝对值虽在稳步增加, 但与兄弟省市研发投入增速相比,投入强度偏低,创新后劲必须加强。现阶段,广东企业的总体能力还不足以单独支持面向未来技术发展态势的创新研究,需要政府加强资源整合,动员和促使企业联合起来,集中力量,才能形成先期的创新突破势能。原有的工程技术中心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改进机制,使其在继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对行业重大公共技术的研究开发,发挥创新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强化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同时,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 在政策体系、市场开拓、信息服务、人才服务、资本服务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为广东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当前广东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已经由要素和投资推动为主的阶段转入以创新推动为主的阶段,因此,发展内源型经济己成为广东的必然选择,而内源型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诸多代表性企业创新能力的调研,充分证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本次调研重点在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通过相关实证研究,以期为评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转型经济背景下,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自主创新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日益凸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本研究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梳理,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前因、评价指标和提升策略展开述评。  相似文献   

5.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经济转型期企业发展的基础,是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了解各地区企业自主创新情况,对政府决策和企业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在构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初始因子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创新产出、技术引进消化和企业运行效率是决定2014年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公因子);201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前三位的地区是上海、浙江和江苏,其他进入前十名的地区依次是广东、天津、福建、安徽、重庆、山东和湖南;公因子得分最低的地区分别是新疆、西藏、黑龙江、青海和宁夏。  相似文献   

6.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冶美琴 《发展》2006,(11):89-90
学习型企业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是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的高层管理理论。世界管理大会曾提出,“建立学习型企业是未来世界变革的十大趋势之一”,并认为“学习型企业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由此可见,创建学习型企业,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江苏省各级政府部门对科技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出台了许多促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法律法规等,各地也涌现出大批科技创新企业、技术和成果。文章基于前人的探索,进一步研究江苏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协同创新"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给出提升江苏省科技创新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途径,以创新支撑地方政府发展也成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文章通过对黑龙江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意义及现状分析,从而提出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措施与路径,旨为区域制定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供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是企业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的发展战略。谁拥有这个认识,谁就拥有未来。全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自主创新基本内涵出发。阐明了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在进一步分析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培育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标志。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是其生存发展的根本,更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目标实现的中心环节。本文根据“十一五”时期全国及山东有关资料,结合企业调研情况。详细阐述了山东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研究意义和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宿迁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基拳情况的阐述,找出了制约宿迁市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创新环境、政府和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料显示,我国多数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虽然我国研发经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保持较高增长速度,但因基数过低,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仍然偏低,目前仅为百分之一点多,而发达国家一般在2.5%以上,世界500强企业一般是5%到10%。因此我们要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创新资源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正确的研发方向是企业自主创新效率的保证,高效率地创新组织和人员激励是自主创新的内在推动力,而抢占先机是自主创新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正> 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指导方针。当今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高新技术成果不断涌现,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化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主要因素。而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  相似文献   

16.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但是,现阶段甘肃省企业仍普遍处于传统创新阶段,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自主创新面临着企业盈利水平、投入能力、创新收益、创新人才、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障碍。甘肃省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任重而道远,必须增强企业创新的自主意识,强化创新激励机制及产学研联动机制、营造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完善企业家成长与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对江苏省经济发展贡献明显。本文构建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测度标准和方法,并运用改进型层次分析法(AHP)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环境能力、自主创新投入能力、自主创新产出能力和潜在自主创新能力各项指标进行了无量纲化和权重测计算,由此对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是提升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的关键,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国已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正在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本文就如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围绕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及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影响四个方面探讨了宁波市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的现状,从宁波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创新意愿、投融资体制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分析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魏想明 《北方经济》2006,(16):15-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不仅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基本依靠进口,而且在许多高新技术上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国际竞争和利益分配中,不但要受制于人,还要遭到国外资本的盘剥.例如,我国每出口一台DVD就要向国外厂商交纳一笔专利费,最高竟达25.2美元.甚至在国内销售也要向国外厂商交纳专利费,从而导致DVD企业纷纷破产.可见,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根"软肋".正因为如此,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要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要实现中央这一战略决策,必须从自主创新的基本要求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