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可 《经济纵横》2006,(7):71-71
深夜12点了,人力资源经理孙莉还在公司的内部网上转悠,修改一些过于敏感的言辞。孙莉最近一段时间的烦恼均来自这个内部网。[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06,(2):12-12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在日前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农村改革论坛上表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化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而不是单一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简述"农民上楼"发展现状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入手,分析了"农民上楼"运动可能给农民带来的伤害,并从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推进"挂钩"政策健康运行的要件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结论认为"挂钩"政策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尤其是农民利益的保护问题值得关注。在中央政府日益重视农民利益保护的背景下,"挂钩"政策试点要减少数量,放缓批准节奏,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扩张与农村建设用地闲置并存,耕地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中实施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是缓解“建设与保护”压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2月17日,记者在黑龙江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听到一个新情况很值得关注,佳木斯市副市长孙喆说:去年他在农村调研时发现,现在有些农民半年在农村生产,半年在城镇里生活。  相似文献   

6.
黄嘉义 《经济论坛》2011,(12):134-135
目前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不明确,导致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处于被动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本文从产权制度、流转主体、收益分配等方面分析农村土地流转乱象,并从农民权益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改革和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农民住房是农民安身立命和发展生产的基础性条件,也是乡土、地域、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信息的主要载体。当前广州市农民住房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宅基地紧缺与闲置农民住房增加的矛盾显现。文章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使城市和农村土地存在巨大的价格级差。近几午,土地转让收入成为许多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国土资源部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管理办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从以宅基地为主的村庄占地中腾出土地复垦,指标可以用于城市建设用地。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掀起了一场“农民上楼”运动。农民出于自身利益,不愿上楼。  相似文献   

10.
11.
沈刚  金丹 《经济月刊》2012,(12):120-121
城镇化建设是农村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历史变迁的过程,是城乡居民财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过程。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按户籍人口算仅为35%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差距也是潜力,未来二三十年,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必将持续释放巨大内需,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我国把积极稳妥的推进城镇化作为事关长远发展的大战略,也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12.
13.
14.
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民土地权益问题,现有法律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存在缺陷和空白。因此,需要完善法律、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不受侵害。  相似文献   

15.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笔者认为,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从理性农民假说和现代产权理论的观点看,这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收入才是现代农民的“命根子”。因此,破解“三农”,我们必须冲破传统土地束缚,跳出土地,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之后,如何客观地分析农村三农的新情况,分析农民观念的新变化,科学地把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就加强农村三农管理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旨在促进农业发展,改变农村落后、农民生活贫穷的状况,不断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在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如何尽快使广大农民的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大市场连接起来,仍是当前亟需研究的重大课题。“公司+农户”的提出,为解决这个问题找到了一个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来,在建阳地委行署的引导下建阳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了“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践证明,这种经营方式能有效地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加快农民致富进程,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2月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着力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和多元服务主体,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金融支持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2013年的最后一个重要会议,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12月24日在北京落幕。此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确保粮食安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全面系统部署2014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相似文献   

20.
“十二五”时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土地问题,其关键并不在土地问题本身,而是在于农民工是否实现了城镇身份、待遇的真正转变,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才可能探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带来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二元土地制度背景下,实现伴随人口城镇化应该带来的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既能够保障农民工基本权益,为进入城镇创造条件,又能够为城镇化提供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