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近代科技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企业家的社会来源主要是旧式商人、地主、官僚和买办等。在当时社会转变过程中,他们勤劳俭朴的经营作风、以诚待人的管理原则、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的主题统摄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并造成传统思维方式发生明显偏向。当所有传统的思维方式均受到现代科学技术挑战的时候,我们应该深入剖析传统思维偏向的深层根源并改进我们的思维方式,以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文化竞争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5.
近代中国的民族银行从诞生伊始,即面临重重风险,其生存与发展的历程也就是和各种内外风险抗争的历程。外部的局势影响和内部的经营决策与管理问题使近银行业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之下,却有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银行家涌现出来,他们在谋求银行的发展过程中采取成功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这些风险管理措施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既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也是一个由被压迫到通过革命获得解放的过程;既是一个中西文化碰撞的过程,也是一个救亡和启蒙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引领中国人民选择并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银行历清末,北洋政府及国民政府三个阶段,从总体思路、法规订立到体系结构,业务分工与监管,逐步明晰,科学,从完全模仿外国做法,到提出要立足于中国国情,逐步成形,完善,这些对当前探讨建立我国现代银行体系和制度都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保险立法活动最早开始于清朝末年,历经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先后出现了多部以保险命名的专门法规和包含保险条款的综合法规,这是近代中国保险立法的重要成果。这些保险法规虽然多未施行,但对近代中国保险业的兴起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产生的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民族企业从19世纪70年代诞生时起,就受到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排挤和压迫,在夹缝中艰难发展。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劳资矛盾更为突出,民族企业家们为求生存和发展,开始引进、宣传和实践外国科学管理思想,并且尝试把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科学管理思想进行对接,从而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企业文化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现状与根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正处于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当中,同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伴随的,是日益严峻的贸易环境和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只有找出贸易摩擦产生的根源,才能更加冷静客观地对待这一困扰.本文试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的内部根源.  相似文献   

11.
晚清至民国时期,粮食作物的种植虽然在全国整个种植业中占主要地位,但受商品经济萌芽之影响,受利益之驱动,经济作物如油菜籽、棉花、芝麻、鸦片等的种植面积逐步增加,甚至在华南、华东及东北部分地区出现了桑侵粮田、棉争粮田的现象,部分棉农、烟农、麻农等专业户粮食无法自给,只能靠市场供给。近代中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在农产品商品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保险是为应付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而采用的一种社会互助性质的经济补偿方法,是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分摊意外损失的经济补偿手段,在我国,其思想萌芽可上溯到先秦时代,但真正近代意义上的保险却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而传入我国的。对近代中国保险思想的产生、发展和影响的探究,有助于以史为鉴指导现代中国民族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既有世界各国城市化道路的一般特征,诸如城市结构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同时, 由于近代中国城市化建立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基础之上, 因而又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特色, 表现为城市发展不平衡上,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着主要城市的经济命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思想是面对被动震屈辱的现实、反思传统观念和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重商主义直接处于贸易差额论阶段,要求清政府赋予商民自由经营权、实施扶商、护商的政策,自由贸易思想其实是一个拿来主义的理论工具,承担着同重商主义一样的历史使命,即呼吁商权,在孙中山的理想中,国内经济的充分商权、自由竞争和对外贸易的适度保护比较完美地结合起来,反映了中国当时经济的真实愿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取了一种不同于学术界惯常采用的传统派、西化派、马列派三分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分析框架。认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在如何认识自身在当时世界所处的位置,如何在这一变化了的世界中确立新的认同的问题上,存在两种思考:一是追循西方,建立现代文明秩序;一是不设定建立现代文明秩序的发展目标,而是希望能形成一新的文明。本文着重考察了后一种思考的发展过程和理论要点。认为这一探索发端于自强运动时代,在五四时期成型,20世纪30年代试图推行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抗战结束后又通过中间性的政治路线的表述,希望能进入政治实践的层面。由于持不同于整体观的文化哲学及能批评地对待东西文明比较,这一探索不主张通过思想文化或者政治革命来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而是希望在发展经济、确立制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新的观念、道德与新的文明秩序。  相似文献   

16.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一百余年间,外国列强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了扩张性、掠夺性的资本侵略,其中外债作为资本侵略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解体,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另一方面又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化,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总结和研究中国近代借用外债的结果成败及其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在过去的历史中得到启发,这对于我国今天的利用外资具有一定的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博览会"这一概念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在近代中国多被称为"商品赛会",它是20世纪初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一种新事物。近代国民对于"博览会"概念的认知以及近代中国博览会事业的发展,是和民族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试图分析近代中国"博览会"概念的发展演变及其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根源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证券法是操作性很强的法律规范。在近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和时期都根据当时的国情和条件制定了有关的证券法规,专门证券法规就有三部之多,还有大量的单行法规、临时性法规和业务规则,对证券市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新生的证券市场和刚刚起步的证券立法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能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近代商业意识的觉醒和重商思潮的发展,为社会变革时期的商业文学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尤为重要的是,晚清以来的文学思潮与运动,为中国商业文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了理论资源。因此,近代中国商业文学的数量众多,忠实记录了商界风云,促进了社会重商思潮的形成,与商业的联系日趋紧密,进入良性互动的稳定发展期,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艺术成就并不突出。可以说,这是中国商业文学的稳定发展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