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汇风险是银行业务经营中一项重要的风险。近两年来,受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影响,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中国银行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在不断加大。准确计量外汇风险是真实反映银行外汇业务经营状况并有效防范外汇风险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不断扩大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外汇指定银行外汇业务的经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近几年的外汇检查情况看,外汇业务经营中还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特别是银行外汇经营风险控制手段的落后以及外汇经营规模不断膨胀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外汇业务经营和管理风险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3.
当前银行机构外汇风险管理的十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毅 《中国金融》2006,(7):40-41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发生了一系列变化。2006年1月4日,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是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有利于金融创新,促进银行开发外汇新产品、发展衍生交易业务,提高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外汇市场发展也给银行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银行机构必须对外汇风险乃至整体市场风险管理认真加以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渐成新常态,涉外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意识不断增强,金融机构亦加大了外汇衍生产品和工具的创新力度,江苏省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发展较快。对江苏省内5家银行掉期业务的调查结果显示,省内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工具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和能力不断提升,但是部分银行诚信经营和稳健经营的理念缺失,为无真实贸易背景和无实际避险需求的非名录企业办理掉期业务,从事套利活动,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和汇率避险业务的规模不断扩大、品种不断增加,中间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和风险的把控能力也在逐步增强。但市场因素、政策管制、客户持币意愿不强、银行营销管理不完善等制约条件仍然存在,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亟待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企业开展跨境业务面临的人民币外汇和交叉外汇外汇风险明显增强,近期许多中资企业遭受了巨大的汇兑损失。如何管理好外汇风险、锁定经营成本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企业开展跨境业务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然而在人民币国际化和汇率市场化战略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我国企业开展跨境业务面临的人民币外汇和交叉  相似文献   

7.
饶慧君 《海南金融》2014,(12):77-79
为满足国内经济主体规避汇率风险的需要,2005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逐步扩大远期结售汇开办银行范围,推出人民币与外币掉期、货币掉期及期权等汇率基础避险产品,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得到快速发展。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步推进,银行外汇理财产品和汇率避险业务规模和品种不断增长,中间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和风险的把控能力逐步增强,但市场因素、政策管制、客户持币意愿不强、银行营销管理不完善等制约条件仍然存在。本文结合于天津市银行外汇理财和汇率避险业务发展特点,探索此类业务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行政化与市场化:渐进改变中的银行结售汇制度 1994年我国实现人民币汇率的并轨运行,开始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通过银行与客户的结售汇业务及银行间外汇市场,生成人民币汇率。该制度具有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市场运作特征。即由外汇市场上存在的人民币与外汇的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兑几种主要货币的汇率水平。二是行政管理特征。银行结售汇制度是我国外汇管理的着力点,通过结售汇制度的松与紧,政府可以调节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以及民间外汇的存量,因此外汇市场的供求是有管理的,而不是自发的,真实的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9.
汇率变动带给银行的风险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交易风险、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其中,交易风险是指以外汇计价成交的交易因汇率波动而引起收益或亏损的可能性;折算风险是指银行为了编制财务报表,将以外汇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换算成本币表示的资产和负债时所面临的风险,它会影响银行向股东和社会公开财务报表的结果;经济风险是指由于意料之外的外汇汇率变化而导致银行未来经营收益增减的不确定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涉汇企业汇率风险加大。运用银行汇率避险产品是涉汇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首要途径.为了解辖内银行汇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我们选择了辖内外汇结算量较大的两家银行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张健 《中国金融家》2006,(10):66-67
在我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推动下,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各类外汇风险开始凸现,对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汇率利率的风险防范意识被逐步唤醒,尤其是近几年在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完善外汇交易市场、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等政策的配套激励下,外汇金融衍生品日益兴起并快速发展。银行在外汇金融衍生市场中具有既是参与者又是中介者的双重身份,是关键角色和环节纽带,近年来我行外汇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内外汇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升值,商业银行在业务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外汇风险敞口也逐步增加,汇率的波动使得商业银行面临较大的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财务预算以及经营失败均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的主要形式及管策略,主要银行汇率风险状况、汇率风险的成因以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对我行商业银行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提出要建议。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初,中国实行了一项涉及汇率制度的大胆改革,它主要包括了4个方面的内容:①结束了长达14年之久的双重汇率制度;②取消了对于企业经营用汇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审批制度,允许企业比较自由地直接从银行购买外汇;③结束了使用14年之久的外汇留成制度,要求所有境内企业、单位将所有收入的外汇金额卖给银行;④建立了银行间外汇市场,并以此作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改革后青海省商业银行外汇理财和外汇避险业务开展情况的调查,分析了汇率改革对银行外汇理财业务和避险产品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下我国汇率制度需重新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由于外汇银行、企业、居民不能意愿地持有外汇,我国的外汇生成机制具有封闭性、管制定价、交易品种单一和波幅较小的特征。我国已加入WTO,贸易和金融都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这会给我国汇率制度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汇率弹性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深化改革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纵观我国银行外汇业务经营的发展历程,能深刻体会到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30年来的重大变革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可以说银行外汇业务每次发展的新机遇,都是与外汇政策调整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1994年初开始推进的人民币旺率渐进市场化进程,使商业银行初步建立起了汇率产品体系以及汇率风险管理体系。2005年7月21日汇率体制改革后,汇率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更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展望未来,相信银行外汇业务在不断完善的政策环境下,能得到更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 1、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之后,为了给银行与企业开辟更多的避险工具,央行出台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对外币掉期业务的通知》,引起了人们对人民币汇率风险防范问题的广泛关注。在更具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下,银行如何在利用外汇远期市场为企业提供产品服务的同时,规避自身所面临的汇率风险,是汇率改革后银行发展外汇业务所面临的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祎 《新疆金融》2006,(9):17-17
所谓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是指境内机构与银行有一前一后不同日期、两次方向相反的本外币交易。在前一次交易中,境内机构用外汇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换入人民币,在后一次交易中,该机构再用人民币按照约定汇率从银行换回外汇;上述交易也可以相反办理。由于两笔交易的汇率是事先确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成机制改革和外汇市场发展对银行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外汇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尚有待建立,该文从外汇风险管理的理念和认识,外泡风险敞口头寸的计算、外汇交易的限额管理等十个方面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银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相关配套的外汇管理改革措施纷纷出台。对于商业银行结售汇头寸管理而言,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实施了11年的银行结售汇制度的变革。此外,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和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的改变,也对银行结售汇资金运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