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现代化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以改造中低产田和配套建设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搞好土地整理,实施“沃土工程”,建设高产稳产农田,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经过五年努力,全省新增灌溉面积和“四田”面积350万亩,实现陕南人均1亩、关中人均15亩、陕北人均2-3亩耕地的目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100万亩左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在1100万吨以上。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央对"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更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对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高要求.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依靠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予以有效解决,然而,通过系统分类整理发现:当前的财政专项政策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3.
绥德是榆林的农业大县。2009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239.5公斤,居榆林市12个县区之首。如今,这个资源穷县的农民正依靠新技术从耕地上收获着富裕。  相似文献   

4.
用现代科技提升黑龙江农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砚 《经济研究导刊》2008,(14):177-178
现代科技是提升农业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是解决黑龙江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黑龙江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黑龙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黑龙江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耿灵雄 《经济视角》2009,(12):60-63
随着中央对“三农”投入力度的不断增强,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但是,现代农业不仅要求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更要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这对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较高要求。农业发展方式面临的关键问题需要依靠财政支农专项政策予以有效解决,然而,通过系统分类整理发现:当前的财政专项政策同样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08,(6):28-28
2008年5月28日,广东省政府在广州召开全省粮食工作会议,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黄龙云出席会议并讲话。黄龙云要求,2008年全省粮食工作要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安全这个根本目标,落实好五项任务:加强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省200万公顷基本农田和1750万吨粮食年生产能力的  相似文献   

7.
5月10日,126台(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农业机车自黑龙江省城哈尔滨出发,分赴北大荒的53个现代装备示范区,标志着黑龙江垦区将实现从农业机械化向农业现代化迈进,为规模化、集约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近年来,科技部和有关部门一起,以依靠科技、服务“三农”、推进“四化”、建设小康为宗旨,以解决好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为中心,以提高农业科技原始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对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三个层次上进行了系统部署,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储备能力,  相似文献   

9.
《经济视角》2006,(5):44-45
“十一五”期间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开始之年。对此,各部委都纷纷出台了各项政策,努力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农业部关键词:构建现代农业管理新体系农业部将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立足全局、立足市场、立足人本的基础上实践“转变、拓展、提升”的三大战略理念,构建新型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具体政策:启动实施“九大行动”:一、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二、实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三、实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四、实施农业科技提升行动;五、实施畜牧水…  相似文献   

10.
<正>一、农业增长的轨迹 建国以来,江苏农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七五”期间,粮食年均总产达328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508公斤.粮食商品率25. 6%一分别比“六五”期间增长10%、4.6%和1.4%。1993年农副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体是粮食总产328亿公斤,棉花43万吨,肉类237万吨,水产品157万吨,分别比1992年减4亿公斤、减10万吨、增37万吨、增40万吨;农业总产值730元(90年不变价)比1992年增70亿元,是1994年的35倍。可以说:江苏农业增长的轨迹是周期性波动式上升的。 1、增长的轨迹。建国后,根据江苏农业总产值增长串的速度,分别出现过名次周期住增长与徘徊时期。平均每隔十年左右出现一次。第一个增长周用发生在194We1957年,徘徊期在1958-1962年,峰谷差为11.8%;第二个增长周期发生在1963-1966年,徘徊期在1967-1969年,峰谷差为27.1%;第三个增长周期发生在1970-1973年,徘徊期在1974-1977年, 落差为17.2%;第四个增长周潮在1978-1984年,徘徊期在1985-1989年,落差为16.1%. 2、农业增长的特征。第一、八十年代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趋于稳定.特别是“六五”期间,我省农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相对稳定位,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的积累有所增强。第二、发生波动时,波幅较大。最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市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实施,哈尔滨市农业保障能力得到加强,农业现代化水平得到提升,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则百业兴,农业强则农民富。发展现代农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哈尔滨市是农业大市,具有率先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良好禀赋资源优势,为加快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国家加大农业支持力度的大背景,择定科学的农业支持方式尤为关键。当前粮食主产区存在地方政府及农户有限理性与国家集体理性的矛盾,以及非粮食主产区存在区域产业布局与资源配置的博弈。下阶段应基于区域差异,考虑在东部地区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持,中部地区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西部地区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我国人口的吃饭问题,国务院于1988年起动了农业综合开发这一社会工程。十多年来农业综合开发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两个根本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到1997年全国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3亿亩开垦宜农荒地2492.3万亩,造林1.5亿亩,改良草场1732.8万亩,1997年我国粮食由进口转为出口,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然而,我国农业综合开发就总体而言,至今尚处于非系统的探索阶段。加之市场形势的迅速变化,致使农业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14.
河北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河北农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处于明显竞争劣势。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通过不断实施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鉴于此,分析河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明晰自身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对策,对于河北农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河北省农业科技发展成效显著1.以主要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速度,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种植业在全省组织推广了粮食增百创千、吨粮田…  相似文献   

15.
横山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中部偏西,毛乌素沙漠南缘。辖12镇2乡1个农场359个行政村,总面积4333平方公里,总人口3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万人。横山区位优势明显,是距榆林最近的县,境内的榆林西南新区,是榆林区域中心城市"一城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巨大。横山资源优势突出,煤炭预测储量500亿吨,石油预测储量4500万吨,天然气预测储量2万亿立方米,岩盐预测储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小明 《经济视角》2012,(4):110-111
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河南省立足“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目前河南既面临一些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一些不利因素,应立足于省情,从稳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大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等方面努力,积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结构的顺利转型,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两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粮食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近5年来中国粮食虽丰收增产,但并未摆脱"N"字形波动轨迹,因而在任何时候都决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而粮食生产的正外部性、发达国家发展粮食生产的经验及对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都证明:政策与科技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该文以政策扶持与农业科技支撑为切入点,构建对策体系,以应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严峻挑战,真正做到丰粮于策、增粮于技。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和提高全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是突破资源和市场对农业双重制约的根本出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发展研究》2009,(1):F0002-F0002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多年来,泉州市从实际出发,注重于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整体运作,农业发展战略从“产量农业”到“效益农业”再到“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不断创新,促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泉州市现代农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20.
文章运用1983~2005年我国粮食生产的有关数据,选取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单产这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对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粮食生产仍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单产是影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农业的抗灾能力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不显著.因此,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根本的途径是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水平,提高粮食复种指数,同时加强农业抗灾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