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视线     
《中关村》2005,(4)
中关村“海归”开发“中国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6岁的“海归”邓中翰带领着中关村留学生企业——中星微电子公司,以他们的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成为中关村第一个摘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企业。早在2001年3月,数码影像处理芯片“星光一号”诞生,这是第一个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数字影像专用芯片,被誉为“结束中  相似文献   

2.
勒川 《中关村》2009,(2):59-61
1999年,我国芯片产业正处在一个亟待取得突破的历史阶段,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直接领导下,在财政部、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关村管委会等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由多位来自硅谷的博士企业家在北京中关材科技园区创建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启动并承担了国家战略项目——“星光中国芯工程”,致力于数字多媒体芯片的开发、设计和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卫汉青 《中关村》2005,(6):11-11
今年年初,一家中央级媒体在头版头条位置刊载了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南海关注自主创新》,文中记述了中央领导对以中关村为首的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呼声最先在中关村发出,“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硕果也最先在中关村结出。1988年以后设立的标志着中国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国家科技进步奖,来自中关村的联想汉卡、方正照排、同方威视、汉王笔、中国芯等,连续荣获8个(2000年以后蝉联5个)一等奖便是一个明证。中关村的创造结晶已经水乳交融地融进了中国的每一根毛细血管,君若不信,请看看下面这一组打…  相似文献   

4.
张雨凇 《中关村》2004,(3):41-42
像“Intel Inside”无所不在一样,随着我国具备全球领先技术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在未来以3C融合为标志的信息产业浪潮中,把“中国芯Inside”写到全球,并非没有可能。该工程项目的承担者——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创立以后短短几年内,先后突破了七大核心技术,申请了200多项专利,相继推出了“星光”系列5代数字多  相似文献   

5.
《中关村》2009,(10):22-23
“星光一号”是中星微电子于2001年3月研发出的第一枚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门级超大规模数字多媒体芯片,彻底结束“中国无芯”的历史,“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随后从“星光一号”发展到“星光五号”。从2003年开始,中星微电子又成功地扩展到移动通信领域,研发出“星光移动一号”至“星光移动五号”。  相似文献   

6.
李政  曾颖 《中关村》2004,(9):88-91
邓中翰,男,1968年出生于南京。1992年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毕业,同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书。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UCBerkeley)历史上获得电子工程学博士、经济管理学硕士、物理学硕士3个学位的纪录保持者;美国硅谷半导体公司Pixim.Inc的创始人,曾任国际商业机械公司(IBM)高级研究员,也是清华大学兼职教授。1999年,与国家信息产业部共同在北京中关村创建了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并成功地开发出中国第一个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中国芯”-“星光系列”芯片,被三星、飞利浦、惠普、富士通、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为结束“中国无芯”的历史做出了贡献。邓中翰还是中国旅美科协常任理事,硅谷分会会长,国家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科协全国委员。  相似文献   

7.
郑闯琦 《中关村》2005,(5):16-20
共和国的嘉奖2005年3月28日,庄严肃穆的人们大会堂。邓中翰心潮起伏,久久难以平静。在这里,他将代表中星微“星光中国芯”研发团队,接受共和国最高规格的奖励。奖项是最高的和最权威的——国家科技进步奖。名次,一等奖。颁奖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颁奖者还有中央  相似文献   

8.
邓中翰 《中关村》2008,(10):89-89
对于中关村这个“星光中国芯”的诞生地,中星微人怀有深厚的感情。中关村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导,不拘一格引入和培养科技人才,并承担起国家重大项目的研发和推广任务,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关村就像一架承载着创新使命的飞船,在二十年的历程中,不断创新、突破,跃上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二十年中关村的发展,新型的“车马炮”的组合为她带来了无穷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晋文 《中关村》2006,(5):106-106
2006年春天,中国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军号角。中关村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自主创新的策源地,早已将“追求创新,鼓励创业”作为自己的文化精神,并为此拼搏冲杀了20多年,创造出联想、四通、方正、用友、新东方、汉王笔、中国芯、小灵通、商务通、金山词霸、爱国者、非典疫苗、神州六号、新浪、百度等一大批标志着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最领先、最高端的民族品牌,诞生了陈春先、王选、柳传志、段永基、俞敏宏、杨元庆、王文京、王永民、刘迎建、邓中翰、李彦宏、韩永飞等一大批站在中国科技、文化、教育最前沿阵地的创新英雄!…  相似文献   

10.
李克 《中关村》2005,(1):25-25
“越是核心技术越要与市场结合”,中星微的创始人之一、中星微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邓中翰博士曾这样说,而他的企业也正是这样作的。这种思维再恰当不过的解释了这样一个崛起的历程:在中国芯片产业寻求突破的大潮中,中星微公司从一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引来世人瞩目——其研制的“中国芯”成为了我国首个成功实现全面产业化、市场化的产品,同是也是我国唯一一个主导国际市场、并处于领先地位的产品。要诠释中星微公司为何能在短短的5年中创造奇迹,就无法忽略这条企业指导发展的思维主线的作用。邓中翰曾站在了中国科…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07,(10):98-101
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近20年的时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从四通打字机到激光照排术,从紫光扫描仪到"星光"中国芯,从搜狐到联想百度……今天的中关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名称,它已经是象征着我国科技前沿的一个品牌,被公认为"中国硅谷"。为纪念和回顾20年风雨历程,9月15日,由《中关村》杂志和华润置地(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关村:20岁正年轻"主题展览在华润置地·橡树湾项目现场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末寒冬,IT业在低价和高质的吆 喝中期待春天的来临,需要一场彻底的变 革——经过这些年来的发展,IT业已经渐渐 远离“暴利”时代,理性的消费成为主流 作为计算机“芯片”的龙头,INTRL将享誉全 球的“奔腾”品牌淡出市场的消息无疑成为 这个冬天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穷则思变,何况在如日中天的时候变化 就更容易引起关注者的目光。于是,我们可 以这么界定——“奔聘”时代的结束,恰恰 是另一个时代的来临。 只是,这个“时代”是属于INTEL,还是 AMD、或者“中国芯”?需要时间来做最后的 评判……  相似文献   

13.
从来没有像今年春天这样,“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春雷,在中关村、在中国的大地上隆隆回响。“中国创造”和“自主创新”的呼声最先在中关村发出。去年初,在中关村园区工作会议上,中关村园区管委会的领导提出“中国创造”应该成为中关村下一步的发展战略。去年3月号《中关  相似文献   

14.
李政 《中关村》2005,(3):40-40
说实话,记者是用一种情感驱动自己的文字储备的。这种情感的激发者,就是胡包钢。而胡包钢的激发“工具”是他作为学者的责任感和历史感。即使不知道胡的学者身份,但听到他担忧中国普遍缺乏创造力,应当在教育上进行人才创造性心理的改变时,也会让人产生一种尊敬。最主要的是,他找到了提高中国人创造能力的“秘密武器”,这就更使记者产生无限憧憬。于是才有一个春天某一上午的对话,巧合的是,找到这个“秘密武器”也是一个春天,那是2001年的春天。而今,2005年这个并不十分温暖的春日,胡包钢教授和记者分享着这个“秘密武器”。由于“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张越  吴炜 《中关村》2011,(11):52-54
时代在不断演进,中国从过去的“代工厂”的制造时代,向现在的创造时代、创新时代迈进。“合作”成为科技创新的一个新主题。中关村作为中国最大的科技创新高端资源密集园区,肩负引领全国,走创新发展道路的重任。如何让中关村的能量辐射全国?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2,(11):14-14
当今世界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用娱乐因素改造经济,已然渗透到经济增长之中”;“体验经济”就是通过创造一种难忘的经历和记忆,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旅游业之所以被称为“永远的朝阳产业”,恰恰是对应世界城市“体验之都”的丰富内涵。“五千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三千年中国园林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17.
锡士 《中关村》2005,(11):72-75
2005年10月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传捷报,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开始了中国人的又一次太空之旅。中国加入太空俱乐部后,一个新的太空探测竞争时代已经开启。  相似文献   

18.
毛志成 《中关村》2006,(11):118-121
“东方”与“中国”是近义词,甚而是同义词。因此,东方文化与“中国式”的文化(或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很多时候是同义的。走近、走进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对研究东方文化的西方人很重要,对我们中国人自己尤为重要。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己假如对东方文化本身不作趋近式的、入实式的触摸,非但很难真正了解自己的强势与弱势,而且必然在“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活动上大走弯路或误入歧途。为此,我们必须首先看明白“中国式”文化的基本骨架和基本魂魄。文化风格上的“中国式”,源于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上的“中国式”。化简一点来说就是:要…  相似文献   

19.
张杰 《中关村》2004,(7):28-29
作为互联网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政府自我改造工程——电子政务,其雏形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推行的办公自动化的尝试,但是那仅仅局限于把纸面上的公务操作开始搬到电脑上。进入九十年代,以“金桥、金卡、金关”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宏观调控信息化工程出台并很快形成突破性进展,但是电子政务的真正发力却是在1999年。在被称为“政府上网年”的这一年里,作为发自中央的政府上网办公行政命令,政  相似文献   

20.
卫汉青 《中关村》2006,(3):11-11
2006年春天,一个最耀眼的词出现在中国的天空:创新。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唯其不断创新,才从茹毛饮血的猿人进化至今日现代科技时代的人们;横看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正是依靠大量创造人才和创造成果的积累,方可人均国民生产值高于我们几倍甚至几十倍。本期“封面人物”,是一位刚刚离开我们的“当代毕昇”——王选先生。为中华文明的数字生存权而争的王选,已经超然于某一领域的科学家,也超然于企业家,在中国人眼里,这位身体单薄的长者是一位创新英雄和民族英雄。本刊主笔王宏甲的《纪念王选》,发出了享用王选先生印刷革命恩泽的全球华人的共同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