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交通事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和急救系统尚不完善,一些交通事故伤员得不到及时枪救,或因对伤员急救、搬运的方法不正确造成伤情加重甚至死亡,加大了交通事故的损害程度。为切实保障道路交通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正确的救治,减轻道路交通事故的危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现就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合作,提高交通事故急救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各级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切实维护人民…  相似文献   

2.
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后,事故当事人应迅速、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听候处理,这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作出的明确规定。但是当事人应在什么时效期间内报案?公安机关应对什么期间内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予以受理?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均未作出明确的时效规定。实际工作中对事故发生后未及时报案、事后又要求处理的案件,通常采取以下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依据《办法})第七条“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相似文献   

3.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指公安机关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祛》,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确认当事人责任大小的单方行为。它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四项职责之一,为公安机关处罚交通事故责任者和对损害赔偿进行调解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对其争议很多,其中的焦点是对其如何救济?如对公安机关作出的责任认定不服,能否仅就责任认定提起行政诉讼?如能,法院又应当如何作出判决?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看了《道路交通管理》今年第3期《有人拦车索要“抚恤费”交警近在咫尺啃甘蔗》一文后,发现湖南常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复信中有农机监理部门立案侦查农用拖拉机交通肇事逃逸案之说。笔者认为农机部门处理交通事故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四条明文规定:“县以上地方各级公安机关是同级人民政府处理本行政区域内交通事故的主管机关”。同时,第五条还规定了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四项职责。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二条规定:“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  相似文献   

5.
关于将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后,须召集各方当事人进行损害赔偿调解。自《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各级公安机关运用《办法》解决了大量民事赔偿问题,对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办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和适用对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了很大变化,《办法》滞后于形势,直接影响了事故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对此,各级公安机关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其中建立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移交法院是最主要的内容之…  相似文献   

6.
资讯     
正公安部部署大力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为切实提升社会面动态管控和快速反应能力,公安部日前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加强社会面防控,实行武装巡逻、动中备勤,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各地公安机关要探索建立动态社会环境下的新型警务模式,突出整体防控、重点管控,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完善应急处突工作预案,做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2014年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重点措施发布今年,各级交管部门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工作要针对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出警速度快慢、处置是否规范是每位事故当事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理大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改革为引领,突出实战实效,努力提升交通事故警情处置的速度、公正执法的尺度、违法打击的力度、事故预防的精度、便民服务的温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取得新成绩。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管理》2005,(5):32-39
引言为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正确地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保证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结合本市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实践,制定本标准。本标准包括:确定当事人责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过错行为分类、当事人责任的分类及组合、依过错行为的交通事故分类。本标准"确定责任一"列举了一方当事人为全部责任的过错情形;在确定当事人责任时,优先适用"确定责任一";只有一方当事人有"确定责任一"所列过错行为的确定其为全部责任;双方…  相似文献   

9.
正出台四方面15项新规定新措施为进一步规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公安部修订发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146号),于2018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目的,就是要积极回应群众对依法、公正、高效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规范化,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对比修订前的  相似文献   

10.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卜简称《办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处理交通事故的重要法规。这一重要法规的实施,为在全国范国内统一交通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执行中部分地方出现了对公安机关依照《办法》的规定对交通事故作出的责任认定和重新认定属何件质的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即:当事人对上一级公安机关作出的维持、变更或撤销原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新认定不服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对此。有人认为责任认定和重新认定是公安机关依照《办法》的有关规定,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并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双方令法权益是否被侵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和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工作的需要,法医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法医的检验鉴定,可以对判断交通事故死伤案件的性质提供帮助,再现分析交通事故发生过程,这在交通事故处理和事故认定工作中不可或缺。一、法医在死亡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的作用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勘查需要法医参加。法医参加现场勘验,可以掌握死者在现场倒卧的原始位置,衣着破损情况,躯体损伤部位和血泊的大小等第一手资料,这对于法医根据尸表检验或尸体解剖,分析损伤成因,判断受力方向,明确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升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能力,河北省邯郸市决定在2020年全面实施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六项举措”,着力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畅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公安机关为快速处理一般性交通事故,减少城市道路上的车辆拥堵,相继出台了不少简单易行的处理措施,但从道路上的实际情况来看,频频出现的交通堵塞,有相当一部分仍然是一些小事故引发。根据公安机关事故处理等级划分的统计中看,很多城市现场快速处理事故的比例都在百分之九十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第146号令)中要求"对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开展深度调查;对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或者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开展深度调查",公安部交管局专门下发了《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规范》,各地各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于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工作越  相似文献   

15.
道路外交通事故是指凡《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所称的道路范围以外发生的交通 事故。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关于道路外交通事故主管与处理问题的答复》(公交管[1991]96号)明确规定道路外交通事故为“乡(镇)村自行修建的道路和自然通车形成的道路”以及“住宅楼群道路,机关团体单位的内部道路,厂矿企事业的专用道路上发生的车辆事故”。由于此类事故不属于道路交通管理范围,发生事故后公安机关只能应当事者要求,比照有关道路交通法规配合单位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当事人…  相似文献   

16.
正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是公安交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因此,对交通事故预防和处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建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提高道路交通事故处置能力、有效化解道路交通事故风险?本刊采访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副教授牛学军博士。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责任公开认定是建立在案情明确基础上的,但一些难以定性的案件却给认定工作造成很大的麻烦。近几年,李文平把力气用在了科学地破解疑难案件上,“科学”和”公开”有机结合,成为解决“疑难杂症”的一把金钥匙。1999年以来,中队共受理了上万起交通事故,处结率达到95%以上,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和群众有效投诉的信访案件。  相似文献   

18.
4月21日,安徽省公安机关在全国率先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工作以来,截至7月7日,全省公安机关接访的8764件信访案件中涉及交警的有672件,占接访总数的7.7%,其中交通事故信访案件481件,占涉及交警案件的71.6%。这说明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安徽省交通事故信访案件的特点、形成原因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立源头控访长效新机制等方面作一探讨。一、交通事故信访案件的特点(一)涉访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占多数,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车辆驾驶人肇事后开车逃逸、弃车逃逸,或将伤者送医院后逃逸,甚…  相似文献   

19.
<正>蒋海峰是安徽省淮北市交警支队三大队教导员,从2000年起一直从事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他十七年如一日,立足岗位、恪尽职守,一直扎根在一线事故处理岗位上,把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他所热爱的事故处理工作,献给了辖区的人民群众。事故处理是公安机关的主要"窗口"之一,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蒋海峰提出将以前的单纯处理交通肇事,变为预防和处理交通肇事双职能。在做好事故处理的同时,针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原因综  相似文献   

20.
责任认定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目前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认识,具体实践中更是见仁见智。针对“是借道通行,还是违章逆行”一案,我谈点拙见。 一、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法律性质的认识 自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公布后,人民法院开始将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作为具体行政行为纳入诉讼范畴,使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法律性质的认识问题更加凸现。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公安机关依照法律对道路交通参与人的行为与道路交通事故后果之间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