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一季度人民币贷款中,居民户消费性贷款增加431亿元,同比少增206亿元,在居民户消费性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增加399亿元,同比少增245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少增说明了什么呢?在政策方面,这是受了住房调控的影响。200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收紧房贷的对策。由于住房贷款是个人消费贷款的大头,因而对个人消费贷款的增长影响较大。在银行方面,则是受了门槛提高的影响。由于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较快,在运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汽车消费贷款、助学消费贷款等风险加大。…  相似文献   

2.
我国个人消费信贷的主要障碍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涉及的银行,消费者,商家,政府行为模式进行理性思考,从收益性和风险性的配比关系角度,分析银行,消费者,商家,政府等相关主体如何在收益性和风险性达到某一合适配比水平时,达成“多赢”局面,形成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价值链,从而促进国内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 消费信贷是金融机构采用信用放款或抵押放款的方式向消费者发放的一种贷款,是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它既是利用信贷手段促进商品销售的有效方式,也是启动消费品市场,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消费结构和主业结构升级的有力杠杆。因此我国政府、银行、企业和理论界都十分重视消费信贷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99年《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下发以来,以住房贷款为主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更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到2001年底,全国个人消费贷款当年新增2592亿元,占贷款新增总额的19.4%,其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展到了汽车、教育、旅游、高档家电、住宅装修、医疗保险等领域。但从整体而言,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其效果和经营效益与西方发达国  相似文献   

4.
浅析个人消费贷款业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斌 《经济师》2005,(4):237-238
个人消费贷款是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稳定用途的贷款业务 ,是银行个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个人消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借鉴美国经验,发展我国按揭贷款业务●樊广全按揭贷款是指住宅消费者在向房地产商交付了规定的房价款(不低于30%)之后,由银行以借款给消费者的形式将不足价格部分垫付给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将房屋契约交于银行(实质即消费者的产权抵押),然后由消费者以分期付款的...  相似文献   

6.
从上世纪九○年代初开始,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发展迅速。尽管个人消费贷款的余额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可近一两年,住房贷款以外的,狭义上的个人消费贷款所占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遭遇到现实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影响狭义的个人消费贷款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打破这个瓶颈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7.
费玲 《经贸实践》2005,(8):44-46
个人信用作为一个经济名词被人们重新估价和认识,应归功于个人消费贷款的推出。为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各商业银行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筹划,向全社会大力推行消费信贷业务。从1999年至今,各商业银行开办了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消费信贷概述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将资金贷给个人或家庭使用和消费,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按一定的利率计取利息的资产业务。我国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至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产品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按贷款资金用途分,消费信贷可以分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装修贷款、耐用消费品贷款、助学贷款等。  相似文献   

9.
个人消费信贷是指银行向个人客户发放的有指定消费用途的人民币贷款。近几年来,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快,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个人信用缺失是影响目前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信息不对称是产生个人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曾凡慧 《经济论坛》1999,(15):16-16
一、消费信贷闪亮登场消费信贷是指消费者凭信用先取得商品使用权,然后按期归还贷款,以购买商品。它使消费者超过现有收入和储蓄的限制,通过借款增加即期购买力,从而提供更多的需求。消费信贷在西方国家广泛存在,对购买力影响很大。据统计,法国25%的家庭靠银行贷款买房子,美国70%、德国60%、日本50%的汽车销售通过消费信贷进行,尤其在美国,消费信贷十分普遍,消费贷款占整个银行贷款量的20%,个人消费贷款中汽车、住房、日常消费的比例是4∶3∶3,消费者在他们所挣的每一美元中,就有21美分用于还债。在国外,…  相似文献   

11.
个人消费信贷的非对称信息与业务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振坤 《经济师》2004,(5):291-291
一、个人消费信贷款业务拓展情况目前我国在发展消费信贷中出现了严重的银行“惧贷”现象。特别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地区,只有部分银行开办了住房贷款,而助学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项目根本没有银行办理。从银行看留着存款不放贷丢失了潜在利润。从借款人看,有许多困难学生欲使用助学贷款却迈不进银行的门槛,有想用贷款购车的却找不到放贷银行。为何既有卖家又有买家而交易的成功率很低亦或为零。其表面原因是社会信用环境不高、借款人信誉欠佳,借款人逃废债务率偏高。这一原因的存在是由经济水平、文化背景、社会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允许所有的中资商业银行开办消费信贷业务,以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生产。《意见》发布后,消费者对消费信贷一下子关注起来,几乎在同时,人们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与各家银行争先恐后,风风火火开办消费信贷业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消费者的观望态度以及询问者多而真正贷款者少的现实。究其原因,除了受中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众影响外,目前实际所开办的消费信贷业务与消费者的意愿相去甚远,如果我们只是一味一厢情愿地去鼓动消费信贷,结果只能是…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指银行从事的、不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不涉及资产负债金额变动、银行仅对客户做出某种承诺,即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银行要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为此银行收取一定手续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是西方银行业发展的重点,从发展规模看,不少西方国家大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已大大超过其表内业务量,而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水平落后于西方商业银行且发展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14.
1.业务发展水平低,品种单调。在存款上,由于利率管制等多种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品种与成立时并无多大的变化,还是按期限划分的各种传统存款业务。在贷款上,我国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仍占较大比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消费贷款等业务也是近年才刚刚兴起,份额很小。而外资银行则业务经营综合化,已由专业化趋向多元化、全能化,从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人们消费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银行贷款提前享受高品质生活成为人们的重要选择。但随着消费贷款规模不断扩大,信用、市场、操作、法律等风险也逐步突显出来。以建立个人信用制度、风险预警机制、监督机制、并把个人消费贷款与保险相结合进行应对风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实施。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相当一部分高收入的居民群体开始向富裕型转变,由大量普及型消费转向追求时尚型消费,市场也将在今后5到lO年内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趋势。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呈绝对快速增长,而个人消费的年增长率却出现降低的趋势。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实际消费却相对积极,这表明在中国的消费市场上存在着一些特殊因素,驱使着消费者进行现时的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17.
在银行业竞争中,转移成本能够锁定消费者,使银行能够对锁定的消费者定一个较高的价格,但是,转移成本也使银行对没有被锁定的消费者的竞争更加激烈。研究发现,转移成本的存在增加了银行的利润,并且转移成本越高,银行从信贷中获得的利润越高。但是,当存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竞争时,由于价格歧视的存在,银行的利润随着转移成本的增加而降低,转移成本没有给银行带来优势。  相似文献   

18.
西方商业银行比较研究王长寿一、建立的背景不同商业银行是一类银行的总称。在早期,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英国在17世纪60年代就产生了所谓银行,那时的贷款只对工商业,以商业票据为基础发放短期商业贷款,随着商品的销售而收回贷款,此后,一般就把...  相似文献   

19.
从去年上海出现个人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以来,今年又在济南、南京等诸多城市出现大量提前还贷的现象,仅一月份济南某一商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提前还款450万元,占去年全年发放贷款的10%。南京某国有银行住房信贷中心负责人称,春节高峰时,提前还贷金额一个月高达近2000万元,是放贷量的近4成,现在是天天有人过来提前还贷。据调查,其他城市目前也出现类似个人消费贷款积极还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我国引进外资的工作中,贷款项目占的比重较大.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和外商为了促成其本国资本货物的出口,向我国提供一些条件优惠的贷款;同时随着我国国际信誉的提高,一些跨国性机构,如世界银行和亚洲银行,也已经或将要向我国提供条件比较优惠的贷款.如何使用好这些贷款,这对于我们这个底子很薄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阐述如何衡量贷款条件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问题,同时,附带谈一下用各种贷款形式的利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