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地区差异分析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相对独立性.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必然是以经济金融业的发展状况为依据的.在我国,由于区域间综合资源禀赋与生产力、经济结构、金融业发达程度等相关经济要素的不同分布,形成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使央行高度统一的货币政策意图与区域间经济增长实际效果发生偏离,致使央行货币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增长政策调节的实效性趋于弱化.其后果将导致区域间发展水平的现实性差异日趋扩大,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总体质量.这种政策效应弱化的蔓延趋势在欠发达地区的表现将尤为明显.所以在研究欠发达地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时,必须先对我国金融业地区之间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货币流通问题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如何运用货币政策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课题。现就当前的货币政策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货币政策在调节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在西方国家的宏观调节体系中,货币政策有着重要的地位和特殊的作用,它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正确处理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或者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经济,减少失业;或者抽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降低通货膨胀率,增加失业。  相似文献   

3.
《金融与市场》2015,(12):F0004-F0004
1.“理论探讨”栏目: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开发与应用,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经济周期波动问题,投资与储蓄率问题,经济指标关系问题,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社会融资规模问题,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工具及规NIM题,流动性研究,利率及收益率曲线研究,货币需求函数研究,货币政策微观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国际融资》2016,(6):20-22
所谓货币政策,是各国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既定的经济政策目标,最终影响宏观经济走势的各种方针政策和措施.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经济增长、物价(币值)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类.在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运用既可以引导经济向其目标方向发展,也可能和其目标方向发生偏差,甚至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而,货币政策行为及其有效性问题,就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研究的重要内容,备受中外经济学界关注。本文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出发,通过对中国近年来货币政策实际效果的分析,指出了我国货币政策高效运作的阻滞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货币政策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货币政策效果的有效性以及非对称性研究也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但目前尚未有文献对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检验。通过近年的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以及脉冲响应函数、G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我国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论是货币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作用不大,在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背景下,货币政策整体上是非有效的,人民币呈现货币中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在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货币政策的实施则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布署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基本走向,借助一系列货币政策工具,将货币政策信号传导到总需求的过程。但是,在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过程中,由于受微观经济环境限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顺畅,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直接调控总需求间接影响总供给的一项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息息相关。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直接影响企业、居民的总支出,从而达到经济增长,币值稳定的最终目标,而经济增长是要依赖微观经济和其它因素共同作用实现。由于经济发达地区有很好微观经济基础和完善金融市场,故货币政策能够顺畅的传导,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传导受阻。  相似文献   

9.
基于影响机制理论分析和宏观经济数据,本文运用非线性STR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社会保障中介作用的存在。研究结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存在显著为正的非线性特征,社会保障对经济增长就业效应具有正向中介调节作用。当居民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期,劳动力供给替代效应显著大于收入效应,社会保障就业效应属于被动调节。而当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时期,社会保障发挥了主动调节平抑就业波动的积极作用。考察社会保障的经济增长就业效应需要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化,提高劳动力就业质量,构建经济政策、就业政策以及社会保障政策相互促进机制。  相似文献   

10.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达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目标,而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因此研究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有利于中央银行制定、实施货币政策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结构调节:货币政策对农村经济调节功能的深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伴随其赶超过程的结构问题将是长期的、逐步演进的。要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必须借助于一系列的政策手段。货币金融政策便是其中之一。货币政策是国家重要的宏观经济调节政策。把农村产业置于整个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它就必然受到宏观货币政策的控制和影响。1984年以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经转入了结构变化为主体的增长阶段。这时,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经济政策,其调节功能面临着新的转轨,结构调节功能的行使变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东、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尤其是随着1994年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区域经济差异加速扩大,这意味着社会贫富差异的扩大,有损于社会公平和稳定。因此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成为目前国内经济学界和政府部门讨论较多的话题,存在很大争议。站在中央银行的角度,我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是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控性质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区域经济差异有何影响?在市场经济意义上,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长期问题,属于总供给范畴,取决于生产要素的投入与组合制度;而货币政策设计的是短期内社会总需求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要努力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速度型向集约效率型转变 ,市场经济体制由初级买方型向成熟买方型转变 ,并完成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据此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着眼点 ,一是把努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作为出发点 ;二是面向市场需求 ,依靠科技创新使产业结构进一步高度化 ,以支持经济有效增长为重心 ;三是要保障经济安全 ,特别是金融安全。为此 ,必须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 ,努力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一、金融要支持经济的有效增长1 新经济时代仍应强调保持货币供求均衡有效的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  相似文献   

14.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或政府有意识、有目标地运用经济手段及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社会供给总量和需求总量及其构成等主要经济活动实施调节和控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这个宏观调控目标体系内涵丰富、覆盖面广。经济增长是衡量经济全面发展的主要指标,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减最终会体现到经济增长的变化上来。增加就业要求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充分利用劳动力要素,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这既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也是社会公平和稳定的体现。稳定物价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标志,稳定物价就是要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国际收支是否平衡对本国货币供应量和物价水平都有较大影响,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是保持国家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条件。所以,健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是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重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的必要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构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既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又有不同的调节重点...  相似文献   

15.
《广西金融研究》2002,(5):25-27
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之一,我国在"九五"时期为抑制通货膨胀和反通货紧缩,先后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两种类型的货币政策实施,对保持经济增长,稳定币值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基层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货币政策效应还未完全得到显现,本文通过对基层货币政策效应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着重探索完善货币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宏观经济指的是国民经济的总体经济活动,所研究的是国民经济总量及其相互关系。“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央银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适时调节货币供应量,维护人民币币值和汇率基本稳定,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政策手段,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货币政策的特征和功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是国家调节宏观经济的主要手段,构成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货币政策来说,它是通过中央银行的操作实现的。中央银行的整个运行都是与货币政策的制定、贯彻以及日常操作紧密相关的。由于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化,资本流向和流量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因此,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越来越受到重视。(一)货币政策的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项总量经济...  相似文献   

17.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施宏观调控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货币政策理论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内容很丰富,且在很多问题上,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8.
江字 《福建金融》2006,(8):25-26
货币政策对调节中国宏观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货币政策在调节中国经济活动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以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当前中国货币当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福祥 《中国金融》1998,(4):6-7,17
人民币汇率的政策目标与趋势分析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福祥汇率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是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抑制通货膨胀,维护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目标是稳定人民币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人民银行实行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采取一系列灵活、有力的措施,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但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对消费的影响并不明显。后危机时期,为加强通胀预期管理,防范资产价格泡沫,我国回归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调整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具有一定效果,但是货币政策在调节经济过程中出现了顾此失彼的状态,价格指标高位运行给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增加了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