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小企业》2007,(12):22-23
第二届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推荐活动于今年3月拉开序幕,经企业报名、区县经委、行业协会推荐、专家评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查询、市民参与,最后由上海市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推进委员会审定。推荐出108家企业为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208项产品为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产品”。今天在这里举行颁奖大会,我代表上海市中小企业品牌建设推进委员会和推进办公室向推荐活动入围企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2.
《企业研究报告》2007,(10):25-29
6.1根据企业和产业特点,确立基本的品牌架构 品牌架构是企业品牌战略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品牌体系存在三种基本的架构,即单一品牌、主副品牌和多独立品牌,不同的品牌架构的市场的细分力、品牌风险性、品牌延伸力、对企业投入资源要求、经营能力要求均不相同,企业必须根据产业特点和企业实力制定基本的品牌架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品牌创新的四大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市场高端竞争已从产品竞争阶段跨入到品牌竞争阶段。品牌创新是品牌运营的轴心,是品牌成功的关键。品牌创新主要表现在:第一,发展创立新的品牌,如互联网造就了一大批应运而生的网络企业品牌,如雅虎、新浪等,甚至直接还有以后缀名.com来命名的企业品牌;第二,创造品牌新的应用领域。企业通过对原有品牌的再次开发,发展品牌新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企业品牌与项目品牌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企业品牌是为整个企业而打造的,项目品牌仅仅是为项目而塑造。项目品牌要积累到一定时间后才有可能提升为企业品牌或成为企业品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面对WTO挑战,国外跨国公司与知名品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已是不争事实。为此,我们的企业迫切需要加快全球化品牌经营,认真吸取过去品牌经营失误的教训,借鉴国外企业成功的做法,在六大方面亟待进行企业品牌经营战略辩证创新。一、追求品牌满意更要追求品牌信誉在不少企业中,追求品牌满意度往往停留在企业品牌经营的目标上,“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只是口号,做得极少。其实,由品牌满意变为品牌信誉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需要企业持之以恒,不断付出艰辛努力。海尔公司在国际化经营中,较早地提出“先卖信誉,后卖产品,出口创牌,…  相似文献   

6.
《上海小企业》2007,(5):13-14
品牌代表质量和服务,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在2006年首届上海中小企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的推荐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好品牌和好企业。他们有着强烈的品牌意识,以品牌促市场营销;他们视品牌为企业的生命,狠抓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他们以人为本,实施品牌文化战略;他们不断科技创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下三个“品牌企业”分别从不同角度来阐释品牌建设的涵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有着不同的特点,尤其在主体、效应和独立性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区域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与升华。区域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影响是相互的,区域品牌的形成需要区域内的产业集群具有相当的聚集规模和产业优势,企业品牌也需要区域品牌作为后盾为其开拓市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根本所在。本文在论述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危机管理两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作用机理,即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品牌危机意识、质量文化、企业决策、企业态度和企业信誉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支撑企业品牌危机预警系统,完善企业品牌危机应对机制,增强企业品牌危机转化能力,从而对企业品牌危机管理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福州第五届家博会于8月23日举行,共近300个品牌亮相,品牌企业多、大企业多成为本届家博会的一大特色和亮点。通过记者两天的走访,发现家博会在成功的同时却鲜有中国制造中国品牌的面孔,这不禁让我们产生了一个疑问,我们的民族品牌就难以抢占市场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杨金凤 《质量春秋》2006,(11):30-31
企业培育品牌不易,创出名牌更难。然而,品牌衰败往往就在经营决策失误一念之间,这方面的教训非常深刻。在我们身边就有爱多、秦池、燕舞、乐华等,原已“叫响”的品牌销声匿迹了。留心企业品牌生生死死,一批品牌生成发展,一些品牌却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真正成为百年品牌的并不多。近年来,企业对规模扩张、跨国并购、品牌授权经营等加快发展的追求,常常不顾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导致品牌经营失误增多。研究发现,当前企业在品牌扩张、跨文化品牌经营、品牌创新与自主技术支撑等八个方面,极易出现品牌经营“发展病”,亟待重视加强失误防范,以推进企业品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社会,服务型企业要想站稳脚跟并且发展壮大,依靠的不是产品,而是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的象征。一个出色的企业,必定有其优秀的品牌。这个品牌包括了品牌产品、品牌服务、品牌员工等等。企业需要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品牌是由市场上的广大消费者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对产品所建立起来的一种信任度,是来自企业外部用户的评价。说起品牌,应该具有这样四个方面特征,一是较高的知名度;二是被社会公众信任和赞许;三是拥有众多的消费者和用户;四是较高的信誉价值。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创建企业品牌的战略任务,摆在了我们每个人面前。本文就如何打造企业品牌,不断适应市场竞争,谈几点个人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1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的品牌竞争意识日益增强。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品牌管理实践中,在品牌认识、品牌创建和品牌维护三个层次所陷入的诸多误区,本文从营销理论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做出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3.
湖南的房地产品牌尚处于创建初期。一方面,湖南省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已感觉到品牌的意义及品牌在赢得市场、取得效益方面的含金量。他们积极调整企业经营策略,以物业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不断积淀企业文化,增加企业实力,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以期成功地打造品牌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少房  相似文献   

14.
钟旭东 《企业研究》2005,(10):22-23
品牌营销管理指针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牌,综合运用企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实施、控制来实现企业品牌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品牌营销管理的内容应包括品牌创立、品牌推广、品牌延伸以及品牌维护等工作,其目的在于提升企业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品牌的生命力,不断提高客户对企业品牌的忠诚度,从而促进企业产品与服务的销售,增加企业的盈利水平,进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品牌管理适用于任何一家企业,应该得到每一个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的品牌营销管理运作要努力促进品牌的段位升级:从品牌知名度管理到品牌美誉度管理,再到更高级的品牌忠诚度管理,这样,企业才能进一步扩大并牢固地占有市场,从而在品牌竞争中获胜。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品牌发展强大的内动力,从消费者的层面上看,品牌的认可代表企业文化与市场的认同,它给消费者以信心和安全感。一个品牌的高文化、高质量的附加值背后,一定是极高的市场占有率。品牌文化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炒作”与“作秀”的文章。品牌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反映一个企业——品牌生产者的市场意识、质量意识、促销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等等。品牌文化从另一角度理解可以是服务,服务是品牌建设与落实的最本质的物化结果,离开了服务,品牌的大文化背景将无从谈起。品牌在互联网上的存在即网络品牌。这正是现代企业树立企业品牌的主打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张嫱 《东方企业家》2006,(10):20-21
今天的企业不再主导品牌,拥有话语权的社群掌握品牌生死大权。每一个品牌、企业,都要面对社群的严苛检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社群主导品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误区之十二:品牌缺乏整合规划 我国企业在品牌经营的过程中做过很多努力,但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没有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今天做这块,明天做那块。这些大多属补漏式的努力,哪里有问题就往哪里去,不断为问题而奔命。看上去没完没了,忙个不停,但最后还是觉得不对劲,终究还是没有建成一个成功的品牌,因为他们片面地理解品牌,忙忙碌碌,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比如广告、比如包装、比如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每个方面都做到位了。我国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只停留在某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品牌象征着财富,标志着品质,积淀着文化,是企业商战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海尔集团CEO张瑞敏说:“没有自主品牌,容易陷入产业链底端。”在市场进入品牌竞争阶段,企业若拥有成功自主品牌,就意谓着拥有较高的利润和较多的市场份额,对此,中外企业都着力打造。中国加入WTO,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  相似文献   

1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产品的灵魂、企业的生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之门向众多企业敞开,市场成为品牌产品瓜分的天下,不少企业走上了品牌之路,把品牌经营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实践表明,企业品牌的经营之道在于:一要避免陷人误区,二要把握正确步骤。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四流的企业卖劳力;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一流的企业卖标准”,那么,纳爱斯已经从“四流的企业”,经历过“三流的企业”,演变成“准二流的企业”。因为纳爱斯在“卖品牌”上,还只是跨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