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施用碳铵肥为什么比施用尿素效果好?①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细菌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铵态氮才能供根系吸收。尿素转化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当时的土壤温度。正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的尿素全部转化为铵态氮,在地温为  相似文献   

2.
麦田春施碳铵胜尿素一、碳铵比尿素肥效快。尿素属酰胺态氮肥.施入麦田后,须经土壤微生物分泌的尿酶作用.水解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其转化过程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一般在11℃时需7—10天.20℃时需4-5天才能完成。春季施用尿素常常会...  相似文献   

3.
误区之一:尿素地表浅施或施后立即入水漫灌。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入土壤后除少部分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外,大部分是在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再供作物吸收:碳酸铵的化学性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释放出氨。尿素施在地表,也会引起氨的挥发;如果施在石灰性土壤或碱性土壤的表面,氨的挥发更为严重。另外,尿素在转化为碳酸铵之前,不能被士壤吸附,若在施肥后立即大水漫灌,会将尿素淋溶至深层,降低肥效。  相似文献   

4.
涂层尿素亦称包膜、长效尿素,因表面呈黄色,人们习惯称之为"黄尿素"。涂层尿素是在普通尿素的表面喷涂一层特殊的涂层溶液经干固氧化而成的。目前,河北省沧州化肥厂、邯钢化肥厂、宣化化肥厂都具备了涂层尿素的生产能力。涂层尿素的增产机理1、普通尿素的转化及被作物吸收情况。普通尿素施入土壤后,除有一小部分被土壤吸附和直接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是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变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很快地溶于土壤溶液中,并产生NH_4~ 。随着硝化作用的进行,NH_4~ 被氧化成硝酸态氮,硝酸态氮在土壤中易流动,通过质流的作用而被作物吸收。同时,NH_4~ 可与土壤胶体上吸附的其它阳离子进行代换反应,而被土壤胶体所吸附,再不断地转化吸收。2、涂层尿素由于涂层胶态物质的作用,施于土壤后氮素的损失比普通尿素少,具有比等量普通尿素保氮性能好、肥效高和供氮能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钟桦斐 《农家之友》2011,(10):28-28
一忌与碳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一忌与碳铵混用。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  相似文献   

6.
你知道吗?作物在秋冬低温季节追肥,施用碳酸氢铵要比施用尿素效果好。一是肥效快。碳酸氢铵属于铵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而尿素属于酰铵态氮肥,需要在土壤中尿素  相似文献   

7.
一忌叶菜施硝铵。小白菜、大白菜、苋菜、空心菜、芹菜、菠菜等 ,生长期短 ,易吸收硝酸态氮肥。如施用硝酸铵 ,绿叶蔬菜吸收的都是硝酸盐类离子 ,长期食用 ,盐类进入人体 ,会引起累积中毒。二忌施尿素后浇水。尿素中所含氮成分为酰胺 ,酰胺态氮素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 ,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才被蔬菜根系吸收利用 ,或土壤吸附保存。如尿素施后马上浇水或遇到雨淋 ,酰胺态的氮素就会流失 ,所以 ,尿素无论作基肥或追肥 ,都应施后经过5-7天 ,使其全部转化后再浇水 ,以免造成损失。三忌反复施用硫铵。在酸性土壤或石灰性菜田中 ,若…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尿素比碳酸氢铵(简称碳铵)施用普遍,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尿素也常被作为基肥、迫肥施用。但试验表明,冬春低温时节施用尿素的效果远远不及碳酸氢铵,这是因为: 首先,尿素肥效比碳铵缓慢。尿素施入土壤后,要由酰胺态氮转化为铵态氮肥才能被作物  相似文献   

9.
麦田冬春低温季节不宜追施尿素尿素是常用氮肥之一,属酰胺态中性肥料,冬春低温季节施入土壤后,必须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铵态氮被作物吸收利用。这一转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受温度的直接影响。据测定,土温在30℃时.完成转化需要4-5天;土...  相似文献   

10.
化肥施用中的失误及对策失误之一:地表浅施尿素和施后马上浇水。尿素是酰氨态氮肥,施入土壤后要经过微生物的作用,转化成碳酸按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尿素地表浅施,若追肥量大。挥发出的氨气还会熏伤作物茎叶,若追施后立即浇水易使尿素随水流失。对策:开沟条施或...  相似文献   

11.
开春之际,是农作物补肥的好时机,但如果在施肥时犯了以下“禁忌”,不仅会造成肥料的浪费,还可能使作物遭殃。碳铵和尿素混用:开春给果树施肥时,一般都会施用尿素和碳铵,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而碳铵施入土壤后,会造成土壤溶液在短期内呈酸性反应,能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所以两者不能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一些农民对化肥施用不当,致使化肥利用率低,成本增加,甚至给农作物造成了肥害而导致减产减收。   将钙镁磷肥作追肥施用 钙镁磷肥肥效慢,供肥时间短,作追肥使用,特别在作物的生长后期追施,不仅利用率低,而且效果差。所以,钙镁磷肥应作基肥并与有机肥混施,或作拌种肥施用。这样,肥分逐渐析出供农作物利用,肥效长,有利于作物稳健生长不早衰。   将尿素和碳酸氢铵作面肥施 尿素含氮量虽高,但施入土壤后,须转化成铵氮,才能供农作物吸收利用。同时,尿素在转化时呈分子状态,而且会随水土流失或渗入土壤涂层,使…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11,(3):27-27
1.碳铵和尿素不能混用。尿素中的酰胺态氮不能被作物吸收,只有在土壤中腺酶的作用下,转化为铵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利用;碳铵施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溶液短期内呈酸性反应,会加速尿素中氮的挥发损失,故不能混合施用。碳铵也不可与菌肥混用,因为前者会散发一定浓度的氨气,对后者的活性菌有毒害作用,会使菌肥失去肥效。  相似文献   

14.
目前,农民朋友对尿素普遍有一种“偏爱”,即使在冬季或早春低温时,尿素也常被作为基肥或追肥施用,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虽然碳铵在高温却胜过尿素。条件下容易损失,但在冬春低温条件下施用碳铵却胜过尿素。首先,碳铵的肥效比尿素来得快。这是因为尿素施入土壤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要由酰受态氮转化为铵态氮才能被利用,其转化速度与温度成正比,在低温条件下转化很慢。据试验,在摄氏10度的情况下,尿素转化需10天,而碳铵即使在摄氏5度以下也能分解。其次,尿素的损失比碳铵大。碳铵在气温低于摄氏20度的情况下,极少挥发…  相似文献   

15.
《青海农牧业》2005,(4):40-40
叶面追肥作为蔬菜施肥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①叶面追肥可使作物通过叶部直接得到有效养分,而采用根部追肥时,某些养分常因易被土壤固定而降低植株对它们的利用率。②叶部养分吸收转化的速度比根部快;以尿素为例,根部追施4~5天才能见效,叶面喷施当天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16.
一、化肥的一般特征1、肥效快。大部分化肥是水溶性和弱酸性的,易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快,能及时供应养分,增产效果明显。2、养分含量高。化肥含的养分是有机肥料的几倍甚至十几倍。3、一般都具有酸碱反应。大部分化肥溶于水,水溶后显酸碱反应。如碳酸氢铵溶解后呈碱性反应,过磷酸钙溶于水后呈酸性反应。4、采用工业化生产。5、养分不齐全。化肥一般养分比较单一,不如农家肥齐全。长期使用某种肥料会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产出率下降。6、有适应性。化肥对土壤、作物存在适应性问题,施用化肥要选择。如氯化铵不能用于烟草、甜菜、苷蔗等忌氯作物,石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型复合膜缓释尿素技术由兰州化工研究院和宁夏化工厂共同开发成功,日前通过了中国石化总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采用该技术开发的尿素涂膜液含有脲酶抑制剂和反硝化菌抑制剂、植物微量营养元素及成膜剂,无毒无害.易于生产,成膜效果好,易均匀涂裹于尿素颗粒表面。用该涂膜液涂制的尿素施入土壤后,缓释效果显著,降低了尿素氮在土壤中的损失,施用于小麦、水稻。玉米、甜菜等农作物,可比普通尿素显著增产,作物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可提高2-7个百分点。使用该涂膜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利于环境保护,该技术开发达到了国…  相似文献   

18.
一忌叶类蔬菜施硝铵小白菜、大白菜、苋菜、空心菜、芹菜、包菜等,生长期间易吸收硝酸态氮肥,如施用硝铵,绿叶蔬菜吸收的都是硝酸盐类离子,人食用后盐类进入人体,久而久之易累积中毒。二忌施尿素后浇水尿素中所含氮肥成分为酰铵,酰铵态氮素在土壤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  相似文献   

19.
新型可控缓释肥料在蔬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长效可控缓释肥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是高科技产品。它的技术核心是采用高分子树脂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工艺将尿素包裹起来,使得尿素中的氮在土壤中缓慢释放,均匀地供给作物吸收。蔬菜是需要氮肥较多的作物,特别是一些多次采摘的作物,如黄瓜、番茄、甜椒等,有时一季需要追三四次尿素, 而且每次施肥后必须灌溉。灌溉水很快将尿素溶解,使得溶解后的氮肥有一部分随水渗入到地下,特别是在砂土地或砂地土地上。这样不仅造成肥的利用率低,而且引起对地下水的污染。据调查一般在蔬菜生育过程中追施的尿素当  相似文献   

20.
<正>适时出土。往年埋土防寒的葡萄园区,可在地表深度5~10厘米,土壤温度稳定在6~8℃时出土。此时根系开始活动,地上枝蔓树液开始流动。补施基肥和浇水。去年秋季未能及时施入基肥或基肥用量不足的园片,可在土壤解冻后进行补施。冬前采取埋土防寒的葡萄种植区域,可结合出土清理防寒沟将基肥一并施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适当配合氮、磷、钾肥。施肥量参考每生产50公斤鲜果,施入优质农家肥50~100公斤计算,并添入尿素0.25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施肥沟距主茎基部60—80厘米,沟深、宽各40~50厘米,基肥入沟时与土壤混匀,然后覆土浇足水,以利葡萄根系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