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汤山文 《经济学家》2005,(6):124-125
区域趋同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包括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两种内涵,即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区域间国民收入等经济增长指标的渐近相同。区域趋同的核心是后发(衰退)地区实施追赶战略并实现经济的加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2.
李翔  史晋川 《经济地理》1996,16(2):60-65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确定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李翔,史晋川,黄慰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杭州大学经济系310028)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区域划分的角度,通过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提出以中...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春秀 《经济地理》1996,16(1):31-33,13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分析徐春秀(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乌鲁木齐830053)"区域经济是一国内某个特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活动的总称。是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我们可以将一国宏观经济看成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区域经济,即宏观经济比区域经济增加了诸如国家...  相似文献   

4.
论知识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可达性(knowledge accessibility)是指一个区域(国家、地区、城市)与其他有关区域(同样也包括国家、地区、城市)之间,知识流动(溢出)的便捷程度。知识分布的空间差异是理解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差距的关键性因素。经济增长主要发生在产业集群高度可到达(可进入)的区位。从这个意义上讲,显示了区域经济增长过程的“区位依赖(location-dependent)”。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一地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独立的。知识可达性的高低(或大小),反映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进行知识交流的“机会”和“潜力”,而这种接触机会、接触潜力是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文章系统分析了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与房价影响创新投入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房价上涨的趋势下,创新投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房价水平下的作用机制差异,并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以及我国200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创新经费投入与创新人力投入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房价的提高会抑制创新经费投入及创新人力投入的增长,且房价对创新人力投入的影响存在双门槛效应,随着房价的上涨,创新人力投入受到的抑制效果逐步增强。(2)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房价单门槛效应,随着房价门槛的跨越,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变得不显著。(3)根据3个门槛值对各省份的房价进行四阶段划分发现,截至2019年,所有省份已经跨越第一门槛值,此时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再显著。此外,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已跨越第三门槛值,即房价最大程度抑制了创新人力资本投入的增长。(4)分区域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与全国样本的结果大体一致,但东部地区存在明显不同,表现为该地区创新人力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地区的房价上涨没有减少创新经费投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中三角”提速中部崛起 欲成中国经济第四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霞 《江南论坛》2011,(9):10-10
[本刊讯]培育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为“十二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的主题。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教授叶青表示:“从各项条件来看.尽快构筑南昌——武汉——长沙大都市圈、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的‘中三角经济区’(以下简称‘中三角’)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欧盟一体化对珠三角一体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以谋求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为宗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各地区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合作,普遍认为这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卢现祥,1997)。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理论从增长方式看包括平衡增长理论和不平衡增长理论,从研究对象上看可分为产业增长(发展)理论和区域增长(发展)理论。本文仅对产业的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理论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河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8-2000年,河南区域经济增长没有发生σ趋同,但发生了β趋同。无论是σ趋同还是β趋同在时间上均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并表现出同步性,在1978-1983年、1983-1993年、1993-2000年均经历了由趋同——停止(分异)——趋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期间,各地区经济增长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形成了2个向上趋同俱乐部,1个水平趋同俱乐部,2个向下趋同俱乐部。表明,河南区域经济形成了具有不同增长趋势的区域集群,值得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7年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1)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具有显著的扭曲效应。通过干预信贷资源配置、扩大土地出让和压低劳动力工资等方式扭曲要素市场是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方式。(2)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在中西部地区和保增长压力较大地区更为明显。(3)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扭曲的影响存在基于制度环境的门槛效应。随着金融制度、法律制度和产权制度的改善,经济增长目标对要素市场的扭曲效应将会减弱。本文为政府目标管理和要素市场扭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产业-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增长的结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两类结构。随着责任经济的不断发展,两种结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从两的结合角度,通过历史、实证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这一结合体对省级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产业-空间结构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及特点 (一)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 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界定国内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舒睿军(2003)指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式。具体地说,它是一种综合了某区域特定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目标、对策、途径等多种要素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而且他认为,在区域经济模式中比较典型的是外向型经济的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13.
霍娈 《经济论坛》2004,(22):29-30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竞争力对区域增长贡献的一种非常简单、实用的方法。它是将被研究区域的增长与标准区域(通常指国家)的增长间的差分解为两个分量:第一个分量是产业结构分量,亦称比例偏离,反映区域经济与全国经济(即标准区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所造成的影响;第二个分量是竞争分量,亦称差别偏离,它反映区域内各部门以不同于全国相应部门的增长而引起的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化,因而,它反映了一个区域的区位优势或劣势。在此基础上,偏离——份额  相似文献   

14.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以湖北鄂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李娟文 《经济地理》1996,16(4):109-111
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研究──以湖北鄂州为例马勇,李娟文,潘春芳(湖北大学旅游系武汉430062)鄂州是湖北省省辖市。位于湖北省东部。西接武汉,东连黄石.北与黄冈地区接壤。百里樊川与万里长江在市区交汇。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座新兴港口城市。同时也是一座江南历史...  相似文献   

15.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自创区”)是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待定量评价。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对自创区经济增长促进效应分别进行整体平均化评估与个案评估,发现自创区设立对经济增长存在促进作用,但也存在地区异质性,即以湖北为代表的中部省份自创区设立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自创区设立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还未显现出来,表明该地区自创区应加快转型升级,成为地区经济新增长极。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发现,武汉东湖自创区是通过区域创新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16.
按照共同的确定性线性时间趋势,可将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四个区域(直辖市、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和经济落后区域),这些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着四个“俱乐部”收敛的特征。同时,在直辖市和经济发达区域的“俱乐部”之间还存在着绝对β-收敛的趋势。另外,在经济发达、经济较发达和经济落后区域的“俱乐部”之间,经济差距存在显著的持续扩大趋势。可以证明中国区域经济平衡非增长现象严重,贫富差距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17.
马昂主 《经济地理》1994,14(1):11-15
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联系──亚洲发展中地区空间经济转变的新理论框架马昂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1城乡转变的新理论传统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理论,基本建立于西方经验的基础上,因而不足以解释一些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外围区域的高速增长现象。这些区域往往地...  相似文献   

18.
刘捷  刘虹 《经济地理》1995,15(3):1-6
试论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若干问题刘捷,刘虹(四川宜宾地区计委644000)(国家计委国土地区司,北京1000824)研究确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及其配套实施的区域经济政策,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对我们这样区域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我国2005—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不同类型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创业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效应。结果发现: 我国区域经济水平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机会型创业质量提高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拉动作用,会促进该区域内部及创业水平相近区域的经济增长,但可能抑制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需求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可能抑制该区域内部经济增长,但会促进地理位置邻近区域的经济增长;在控制变量中,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强,溢出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及其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下,区域经济增长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区域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均衡增长与非均衡增长,二者处于矛盾统一之中。因此,区域经济均衡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也就成为区域经济学研究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演变、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先后出现了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均衡和非均衡的协调统一论。区域均衡增长理论主要由新古典区域均衡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所组成,前者的主要成果是索罗—斯旺增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