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郄永忠 《董事会》2010,(1):22-23
由于国内A股市场尚不成熟,国际跨国公司的融资规模巨大,容易形成对国内公司融资需求的挤出效应,此外,上市公司监管方面的显著差异等,决定了创设国际板还需要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2.
自从国际板可能于年内推出的消息传出之后,A股市场自5月下旬以来一度呈飞流直下之势,B股市场也经历了两轮暴跌。国际板导致市场雪崩引起了大家热议——国际板是否该推,什么时候推——前者貌似已"凝成共识",但对于后者,大多表示应谨慎。以下选取4位著名专家的观点,为读者提供多角度视角。  相似文献   

3.
4.
5.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三板组合而成的多层次市场结构。不妨把资本市场体系与教育体系相比——主板是大学,中小板和创业板是中学,即将推出的国际板是留学研究生院和博士后流动站。想通了这个道理,对四者的关系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相似文献   

6.
继创业板、股指期货在国内市场拉开序幕之后,国际板的推出也于近日出现加速之势。国际板正在成为继创业版、股指期货之后,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创新的又一个大动作。  相似文献   

7.
王尧基 《董事会》2011,(7):39-44
国际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需要引以为鉴的是,被认为经过“十年磨一剑”式“充分准备”的创业板在推出不久即显现出制度制备明显不足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严学锋 《董事会》2014,(9):70-72
助力打造国际品牌、获得国际资本市场支持、海外投资,收获这三大红利,对于长期在国内发展、三十而立、展望下一个十年的万科而言,意义确实胜过一次简单融资  相似文献   

9.
王尧基 《董事会》2011,(7):40-44
中国A股市场建立国际板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国际板的推出不能匆忙,必须在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教训、对国内证券市场制度缺陷进行切实改进的基础上谨慎推出5月下旬,由于中国证监会官员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条件快要成熟了,因而A股市场上的国际板概念股成了新的爆炒对象,国际板似乎马上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2011,(7):38-39
国际板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需要引以为鉴的是,被认为经过十年磨一剑式充分准  相似文献   

11.
对那些排队上国际板的跨国公司来说,市场营销、推进本地化、取悦监管者的用意似乎远大于融资的用意。数次吹风后,这一次,国际板真的要来了。国际板制度设计的初衷,是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吸引海外优秀企业来中国上市,拓宽国内居民的投资渠道,使境内投资者以人民币参与境外直接投资时锁定汇率风险;同时,在国际板上市的外国企业将所募集的资金转移到境外使用,把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兑换为美元,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国外汇储备存量,从而  相似文献   

12.
《董事会》2009,(11)
2009年以来,伴随着资本市场IPO的重启,上市公司再融资现象也逐月递增。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家公司实施或计划再融资,融资规模总额逾6200亿元,远超过2007年A股市场巅峰时的3583亿元。海啸般的再融资潮引起股市新的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13.
王光英 《董事会》2013,(10):100-100
国际大行进入中国市场,以重金收买人才和项目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投行项目竞争无序化,这是不正当的、掠夺式经营,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竞争秩序,而且和我们向国际大行开放市场、引进先进投行运作管理经验的初衷背道而驰由于非常看好中国这个大市场,国际投行纷纷通过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入华涉足证券、并购、咨询、投资业务,大赚中国企业的钞票。中国资本市场成为国际投行赚钱的乐土,更是其"提款机"。  相似文献   

14.
刘俏 《董事会》2011,(4):104-104
资本市场不是一个由少数人启动决定、大多数人被动配合的游戏。自上向下用行政手段推动市场发展,其效果往往与目标是背离的中国资本市场"向上成长"二十年后,取得了许多令人目眩神迷的成绩。2010年,沪深两市IPO融资规模超过香港、纽约和伦敦,  相似文献   

15.
无论从中国目前的市场规模还是本土厂商的实力来看,这样的指望似乎并不靠谱。上北盛汽车新工厂在春节前落成,与美国、韩国并列,该工厂将成为通用汽车全球紧凑型轿车的三  相似文献   

16.
读书     
《董事会》2011,(7):108-109
《企业集团化运作、融资约束与信用扩张效应》作者:李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荐读理由:集团化运作是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的一个特色现象。集团化运作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以集团化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