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规制效率、反垄断法与行政垄断行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行政垄断行业,大多是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反垄断法》对合法经营予以保护,因而对行业行政垄断表现形式的研究特别重要。行业行政垄断有三种一般的表现形式——政府部门不适当的行政进入壁垒、规制机构低效率的规制行为、行政垄断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行为;通过实证以及调查研究发现,后两者是当前行业行政垄断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此给出行业行政垄断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行业垄断企业凭借其行政垄断地位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不仅侵害了经济效率和人民利益,也威胁着改革的进程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国行政垄断行业改革举步维艰。本文引入奥尔森的利益集团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作为小集团的行政垄断行业相比于作为大集团的民营企业和消费者在博弈中更易采取集体行动维持其垄断地位,并有动力向规制机构等其他分利联盟渗透。外资企业的竞争威胁虽有可能倒逼中国行业行政垄断的改革,但打破行业行政垄断的突破口仍在于国家自身的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行业性行政垄断大多有着“法定垄断”的背景,这使得其改革进程困难重重。鉴于政府规制与行业性行政垄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首先对政府规制的基本概念、其存在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中的政府规制等问题进行了文献梳理;在对行政垄断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对其概念做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对行政垄断行业的判定、行政垄断的合理性、行政垄断的形成机制以及改革思路等行业性行政垄断问题进行了政府规制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于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与改革是备受关注的,文章以中国电信行业的改革为例,首先分析了电信行业的自然垄断特点和存在的过度行政性垄断,提出了规制的必要性,简要的概括了电信行业的改革历程,总结了在双寡头竞争时期的失败原因和在大重组时期的成功经验,借以给自然垄断行业的规制与改革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自然垄断的行业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成本次可加性等特征自然垄断行业作为一种具有垄断特征的行业,在其定价方式的选择上因该具备以下特征: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要具有经济性规制特征;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规制应该  相似文献   

6.
田甜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66-66
对我国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规范垄断行业规制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规范政府规制的措施:一是放松规制,引入竞争;二是进行企业产权式改革,消除"行政垄断";三是建立专门的政府规制机构。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垄断行业改革逐步展开,一些行业已经开始打破垄断。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推进速度比较缓慢,部分行业垄断地位甚至有所强化。当前,垄断行业已成为改革的焦点、难点,金融、保险、通信、铁路、航空等行业垄断地位依然强大,垄断收益依然丰厚,垄断福利问题依然是一个引起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垄断福利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垄断福利对社会的各种严重危害,并提出治理我国垄断福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自然垄断行业出现的低效率、高工资、高福利等现象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政府也已经开始探索并改革对自然垄断行业的管制方式。按照经济学理论,垄断可以分为行政垄断、自然垄断。市场垄断等几种。我国属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发展中国家,一般认为我国垄断主要是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两大类,而且通常是自然垄断中夹杂着行政垄断,市场垄断性行业还没有形成,政府应对自然垄断行业给予更多的管制。本文主要以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对我国自然垄断行业方面政府管制的力度和缺失作一介绍,并对齐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与判断,最后提前有关完善的策略,希望能为我国经济行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姚虹 《商业科技》2009,(9):372-37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垄断行业改革逐步展开,一些行业已经开始打破垄断。2008年8月1日实施的《反垄断法》,对于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垄断行业的改革进程推进速度比较缓慢,部分行业垄断地位甚至有所强化。当前,垄断行业已成为改革的焦点、难点,金融、保险、通信、铁路、航空等行业垄断地位依然强大,垄断收益依然丰厚,垄断福利问题依然是一个引起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垄断福利的现象和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垄断福利对社会的各种严重危害,并提出治理我国垄断福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物价》2006,(11):3-6
垄断行业是指被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控制的行业。垄断的形成可以分为经济垄断、行政垄断和自然垄断。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下,经济垄断较少,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是我国垄断行业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价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授权,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有权对垄断行业实施价格监管。本课题主要研究列入中央和地方定价目录的垄断行业价格监管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由于电力产业的自然垄断性特点,各国都长期严格管制电力各个环节的运营。当前,我国电力行业规制过程中存在着现有法律滞后,规制机构职能分散,规制成本过高,规制效率偏低,行政垄断现象严重等问题。我国电力行业在运用激励性规制方面,应完善电力法律法规体系,对输配电实行最高限价的价格规制,实行差别电价激励性措施,在发电端引入竞争机制,使用特许投标竞争规制,从而充分发挥市场有效竞争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建立更高效率的电力产业。  相似文献   

12.
陈宇  曹阳 《商业研究》2003,(5):175-178
行政垄断产生的经济根源——信息不对称及地方与部门的机会主义行为,决定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代理成本。司法审查可通过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问题以达到降低代理成本之目的,进而有效规制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13.
行政性进入壁垒保护下的企业实际上是行政性垄断企业。除了公有制本身会导致这些企业出现软预算约束外,行政性进入壁垒的设置与政府管制会强化预算软约束,即这类企业在亏损时更容易获得政府的救助,企业的冗员更不容易释放。而拆除或降低行政性进入壁垒、引入竞争者或允许行业竞争,有助于硬化行政垄断企业的预算约束。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我国的反垄断法与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法具有诸多共性,但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反垄断法是世界反垄断法普遍原理与中国市场经济特殊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存在许多与众不同之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作为追求目标。它明确对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进行规制。它对行政垄断采用行政规制的方法,即责令改正或对直接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而对经济垄断主要采用行为规制的方法,结构规制基本不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知识经济条件下,垄断结构呈现新特质,市场的可竞争性增强。在我国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结构呈现出过度竞争与某些部门行政性垄断、过度垄断并存的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部门呈现出市场集中度偏低,市场结构分散的格局,使一些规模经济性产业无法达到必要的集中度,造成必要的经济性垄断结构不足。同时,我国的反垄断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目标市场结构选择和反垄断法的完善中,均需要充分考虑经济性垄断寡占市场结构的效率性,在积极打破行政垄断、遏制垄断结构非效率性一面的同时,促成必要的经济性垄断结构与适度的市场集中,充分发挥其效率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自然垄断产业大多是民生性行业,民生行业大多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政府管制是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它体现着一种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政府对经济的有效管制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对自然垄断产业有效政府管制需要具备对自然垄断产业边界的准确界定、市场失灵及有效的管制体制等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思想史的传统框架中,重商主义被视为一种强调商品经济发展的经济理论。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通过经济政策上回归重商主义,利用一系列的贸易保护和就业保护政策以实现再工业化,从而导致新重商主义在全球经济领域复苏。通过对于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的回溯与分析,本文发现,作为一门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理论,重商主义虽然在政策上强调行政干预和政府垄断,在商业史观上强调对商品贸易的管制,但其政策效果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却优先于商业经济发展;不但没有把商业经济纳入国家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反而在较长的时间内抑制了商业贸易的发展,显得重商主义名不符实。重商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经济成长初期的重要经济理论,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国家经济崛起、财政收入增长的国家发展主义,其价值绝非简单的封闭保护主义。在今天经济全球化分工的体系下,所谓的新重商主义更多地表现为以贸易保护为名的贸易单边主义和霸凌主义,其与重商主义时代扶持民族幼稚产业成长、构筑民族产业体系的政策目标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郑君 《商业研究》2005,(18):160-162
中国市场的垄断具有自身特殊性:即行政垄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浓厚行政色彩的经济垄断并存。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交织,严重阻碍了企业的自由竞争和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制定反垄断法时应该立足自身特色,建构具有科学法律理念、价值取向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