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的过程是重新做出制度安排的过程.就农村改革而言,首先面临的一个方法论原则问题是:做出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当然,新制度的概念化、文本化往往出自官员学者之手.但是,新制度的精神实质应该来自农民,应该属于农民的选择和创造.改革的历史进程已经昭示,违背农民意愿和行动逻辑的制度安排必败无疑.本人认为,做出好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原则是,积极追随农民的脚步.  相似文献   

2.
农村改革的三十年,也是农民流动的三十年。观察这三十年,可以从两个侧面进行:一个是农民的表现,一个是政府的表现。从政府表现的角度看,这三十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改革开始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半期,具体说是1978年到1993年,基本上是无政  相似文献   

3.
Elezabeth J.Perry教授的中文名字为裴宜理。2000年初秋,正是暑期过后开学之初,哈佛校园比平时更加熙熙攘攘。中午,我和一位朋友去校园附近的越南餐馆吃饭。这家餐馆几乎每天中午都有不少哈佛教职员工就餐,裴宜理教授也在这里。我们不期而遇,便讨论起农民研究。交谈得很愉快,起身离座前,约定第二天下午继续讨论。那天下午,我如约来到她的办公室。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位于哈佛国际研究大楼的第三层。这栋楼有欧洲、中东、俄罗斯、非洲等十来个国际方面的研究中心。在这个楼里,裴宜理有两个办公室,一个是她作为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  相似文献   

4.
不是肇始于内在动力,而是迫于形势而进行的乡镇改革,难见真刀真枪。政府人员经常习惯于代替农民思考和决策,忽视农民自身的智慧和主动性,因此,需要用参与式来动员组织农民,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乡镇改革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有多方面原因,基本原因是动力不足。非常突出的情况是,上边要求改,下边希望改,但是基层政府自身没有欲望改。回顾二十几年来乡镇改革中有“耕耘多”而“收成薄”的历史,关键问题在于,许多“改革动作”不是肇始于内在动力,而是迫于形势,不得不有所表示以应付上边。于是,“改革”过程常见花拳秀腿,难见真…  相似文献   

5.
乡村观察手记(二十二)民间组织与基层民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了各种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解决这些问题和满足这些需求,仅靠政府力量已经远远不够,需要组织化的社会力量。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群体,都需要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在其中发挥积极作用。民间组织既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层政府作为现代官僚机构,其制度化程度不够。而制度化不足的症结有三个侧面:公司化的运行逻辑、运动化的工作机制、碎片化的权威结构。简单地说,基层政府有三个问题尚未解决:做什么事情,怎样做事情,如何自我管束。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开展。中国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令人鼓舞的黄金时期。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政策导向确立、政府投入大量增加的有利条件下,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从不同角度看农村,可以有不同回答。本文以为,主要问题是“治理不善”。好的政策怎样获得好的执行,正在困扰着农村工作;政府如何管理乡村社会,仍然深陷传统体制的泥沼。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重视治理问题,需要更新治理理念,转换治理范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出现了空前严峻的“三农”问题。有基层干部将问题的表现概括为“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乡镇研究,文章著述之多,已经足以使新学人望而却步。这些文章不仅描述了乡镇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提出了若干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乡镇本身正在解决问题。最靠近问题的人们,也最靠近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大量学者在心情激奋地讨论如何拯救乡镇政府于水火的时候,乡镇干部其实也在处心积虑地为自己找出路。研究乡镇政府,应当在看到问题和窘境的时候,也观察这些当事者在问题面前的“反应”。在这种反应性行为中,蕴涵着改革的经验,蕴涵着变迁的逻辑,甚至预示着明天。因为工作关系,这两年我经常到县乡考…  相似文献   

9.
如同许多中国的农民一样,我也曾努力想象美国农民过得是什么“光景”。每每下乡调研,与农民攀谈起来,常常被问起“美国农民如何如何”。于是,不论我知道多少,都得如此这般地说道几句。因此,为了回应中国农民的问题,也为了自己的研究,几年前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曾努力去体察那里的乡村生活。到美国的第一年,我在杜克大学,住在北卡罗来纳州的达勒牡市(durham)。这里是美国南方,林木葱茏而水草丰沛,风光不同于北方,更不同于西部。杜克校园绿树如荫,幽静神秘,有学者说是“弥漫着贵族气息”。著名的杜克森林环抱校园,博大深邃且生机勃发,森…  相似文献   

10.
观察改革以来中国基层民主的成长历程,我们发现:一方面,民主发展的社会基础迅速勃兴,诸多新力量正在成为民主化的巨大推动,并且这  相似文献   

11.
过去若干年农村出现严重问题,基层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把问题全部归咎于基层政府是不公允的,因为问题的深处在于政府体制。近几年,随着新的政策导向确立,系列新政不断推进,解决农村问题的政策条件渐入佳境。但是,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要发展基层民主?可以找到若干种理由,也有丰富的理论资源。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中国基层社会的变化,特别是观察基层组织体系正在出现的崭新格局,就会发现,基层民主其实是这种组织体系深刻演变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民主规则下,基层自己解决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是基层民主的基本逻辑。允许并鼓励基层的探索突破,应该成为发展中国基层民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农村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那么,在农村问题中,乡镇政府改革则可以说是热点中的热点。乡镇改革受到广泛而高度的关注并非偶然;在我看来,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现在农村冲突频仍,直接表现是乡镇政府和农民的关系比较紧张,关注化解冲突和农村稳定,往往首先想到乡镇政府的表现和变革;其二,当前乡镇改革正在强力推进,成为农村改革的突出风景,这些改革既包括中央政府统一部署的改革,如乡镇撤并、乡镇精简等,也有各个地方的自主创新,如乡镇直选、党政职位合并等;其三,税费改革作为一项划时代的改革措施,具有巨大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不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也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内容。对中国基层民主政治而言,全球化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因素。所谓世界“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中国的政治改革、社会发展、基层民主的推进等,有着广泛影响。这种影响已经发生并且仍然  相似文献   

16.
想到写这篇文字,是因为参加了一次聚会。聚会在上月中旬,参加者有70人之众,都是些打工子弟学校的校长。他们联系我时,我正在外地出差,表示不参加了。为了等我,他们把时间改在我回京以后。聚会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一间大教室,简朴而热烈。老面孔倍感亲切,新面孔一见如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组织过几次这些人的聚会,请师范大学的教授给他们讲学校管理。那个时候,打工子弟学校刚刚兴起,社会环境犹如冬天,校长们灰头土脸,言谈中常夹杂着长吁短叹。现在,虽然绝大多数仍然没有拿到办学许可证,但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正义在胸,真理在手”的光彩。确…  相似文献   

17.
越是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务,群众参与热情越高。国际经验显示,如果参与渠道不畅,经济性诉求不能有效表达,则容易转化为政治性诉求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村子。在我看来,其贫表现在物质层面,其弱表现在精神层面两相比较,“弱”是一种更深刻的发展困境。将近十年来,这个村一直在全县75个贫困村名单榜上有名。但是十年前它并不是一个贫困村,那个时候这个村甚至称得上繁荣。当时的一条省级公路在村边经过,一些村民借势发展起路边经济,小旅店、小饭馆、小发廊等服务业比较发达。有县乡干部开玩笑说:“当地三陪业务是率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的,一度被人们戏称为小香港。”但是后来,这个村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了。原因同样简单,就是公路改道。这个村很快就沦为贫困村,年年都成为扶贫重…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动因,可以从两个角度总结:其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变迁既为公众的民主参与提供了需求和动力,也提供了能力和空间.其二是政府的领导和直接推动.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基本进程是政府主导的,表现为政府不仅设计了基本的法律规则体系,而且一直致力于直接的民主动员.  相似文献   

20.
以法律形式规定农村居委会发展经济的职能是我国乡村自治制.度的重要特色,这一特殊的制度安排与我国农村发展的模式选择有关,是为适应改革开放后以“双层经营体制”为核心的农村整合发展模式而设计的。随着“双层经营体制”在九十年代的衰落和农村整合发展模式的解体,“三农问题”凸现出来,乡村自治制度的调节功能遭受挑战。近年来开始的新农村建设可以看作另一种农村发展模式,该模式同样考虑了村委会发展经济的职能,因此,不能忽视对新农村建设时期村委会经济职能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