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企业与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个体具有相似的特征,企业发展规律在很多方面和生物生态领域中的规律相仿。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思想和方法来研究企业战略问题,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主要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互利共生”、“企业生态环境”、“企业生态系统”几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不少技术精,经营好,效益高的企业和集团公司,而从整个国有经济来考察,企业结构“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低水平引进,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的低水平趋同化和不合理状态,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时在组建企业集团和股份制改造中,有的地方和部门采取“装口袋”、“归大堆”、“拉郎配”的办法,要求优势企业带个困难企业,把资产重组变成了“扶贫”、“救济”、“消亏”,结果不但亏损企业没有新生,反而使优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就出现了有人说的“十个集团九个空,还有一个不成…  相似文献   

3.
企业改革贵在求实创新江西上饶地区行署专员陈达恒以务实的态度攻克企业难点当前,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在发展中碰到了许多困难,压得企业喘不过气来的,主要是负债率过高、冗员过多、企业办社会过重这“三大包袱”,厂长经理形象地称之为“三座大山”。卸掉这“三大包袱”...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句古话:“命轻鸿毛,责重泰山!”自古以来,人们就把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企业责任研究在现代企业理论中的地位,历来与企业目的和企业权力研究的地位相当。人们通常的理解是,企业权力是实现企业目的的“双手”,企业责任则是实现目的的“双腿”。不负责任的企业,在实现企业目的的道路上,要么不能动弹,要么会走错方向。这些年来,理论界研究企业权力的热情颇高,先是大讲“搞活放权”,后来又是“明晰产权”,最近热点又转到“保护私有产权”方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外部环境有了较大程度的变化,企业管理的理念、管理的模式、管理的手段较之以前先进了许多。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在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企业经营者并末真正认识到财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些企业“财”“会”不分,认为“财务”就是“会计”,这种观念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价值观无疑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然而现实中,企业真真切切用“说出来”的价值观指导企业发展的并不多见,于是就形成了太多的“嘴上”价值观或“墙上”价值观。如何辨析企业价值观的真伪呢?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四流的企业卖劳力;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品牌;一流的企业卖标准”,那么,纳爱斯已经从“四流的企业”,经历过“三流的企业”,演变成“准二流的企业”。因为纳爱斯在“卖品牌”上,还只是跨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8.
一、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策划水平的必要性 1、打造“企业名片”的要求。企业报刊被喻为“企业名片”,要打造好这张“企业名片“,必须努力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的策划水平。策划“是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的第一步”,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策划水平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报刊的质量和水平。扩大其影响,不断满足读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努力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策划水平着力打造好企业报刊这张企业交流的名片。让人们更好地透过这张“企业名片”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信任企业。从而,发挥出企业报刊在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中应有的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巨钦  郑昭 《企业研究》2005,(12):63-64
企业文化建设大体分为四个层面,或者说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建设、制度层面建设、精神层面建设,或者行为层面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企业长期追逐的目标。现在很多企业都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建设中却有一部分企业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最终导致这些企业在行动上“一手软,一手硬”,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分离,从而形成了“文而不化”的“两层皮”现象。这种企业文化“文而不化”的建设误区势必使企业文化散发出热力,甚至散发出“异味”,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大打折扣。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因为“实功不足”,最终步如歧途,掉进陷阱。  相似文献   

10.
要把握好企业改制与稳定的关系 企业是人,与企业经过“脱胎换骨、轻装上阵”的转换一样,员工在“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过渡中,承担了利益上的巨大“牺牲”,对这些同志的去留,理应采取“有情操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企业正竭力寻求新的定位,思考、矫正以前所肯定和效仿的“管理模式”。诸多思想敏锐的学者、企业家关注着这场风起云涌的“速变”,并创造出“模式转型”、“三次创业”、“激活”等概念来概括、解释这场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中国企业管理平台的重构。其中,某管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做了一次名为《中国企业管理大体验》的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仍存在许多弊病。现实警示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中国呼唤“企业诊断业”□熊勇立周汪丽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生产经营步履维艰,经济效益低下甚至亏损。为此,广东、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界人士强烈呼吁:中国需要大力发展“企业诊断业”,为患“病”企业“诊脉开方”,使其踏上快速、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3.
子雄 《企业世界》2006,(9):40-40
在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企图用“回避”政策一刀砍断企业干部与“身边人”的关系,既不科学,也不可能。而有时,“身边人”的问题又真的闹到企业家必须在“要企业还是要身边人”中进行取舍的地步。所以我认为,一个企业经营如何教育和管理自己的“身边人”,实在已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了。  相似文献   

14.
宝鸣 《公司》2001,(11):17-17
近年来,“人本管理”风靡的同的,世界知名企业在管理创新上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均突出了“能本管理”,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科技创新能力。美国摩托罗拉、福特等企业实施“能本管理”战略,每年拨款10多亿美元用于职工教育,加快提升企业员工技术与能力。在欧洲,许多大公司倡导建立学习型企业,出现“员工充电,老板出钱”的浪潮。西门子、拜耳等一些企业均加强了企业教育学院建设,实行员工带薪上学并提供学杂费的鼓励措施。这些做法,使“能本管理”上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大大推进了企业向新经济转变,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慧根与会跟     
《乡镇企业导报》2010,(5):56-56
这年头企业找人,人找企业,都是在找最佳的契合对象。懂得选才、用才、留才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屹立不倒,长长久久。用错了人,小则浪费经营成本,大则可能动摇企业生存的根本。而企业老板用人,最怕用到“傲”、“笨”、“懒”、“慢”、“贪”的人。  相似文献   

16.
《企业与文化》2004,(3):35-36
农工商出租汽车公司崇尚人本管理,以“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为管理方略,以企业文化凝聚员工的心。在长期的实践中,公司提炼了“自我超越、永不满足”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品牌是我们共同的利益”的企业价值观以及“让市民感受文明,让乘客满意放心”的企业道德观,并以此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激励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不懈努力。公司坚持以企业的共同价值理念统一员工思想、营造企业氛围、培育员工行为规范,充分激活员工潜在的积极性,培育了一支忠诚企业、爱岗敬业,自觉服务市民、奉献社会的员工队伍,展示了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文明形象,体现了上海城市的精神风貌。企业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三年获上海市用户满意企业荣誉和全国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称号,“农工商出租”已成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出租车品牌之一,“蓝天白云”出租车业已成为上海街头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上海建工在推进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求真务实,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实践中注意不断认识和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战略发展的关系、企业核心理念的“虚”与“实”的关系、弘扬企业精神和培育企业品牌的关系、集团统一文化建设与成员单位工作特色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欧洲发达国家,人们热衷议论的“第三条道路”,对企业经营理念及企业文化创新产生了深刻影响。寻求“效率超越”与“管理平衡”的最新经营管理策略,成为欧洲企业管理创新的主要企业文化思潮。“第三条道路”即主张寻求国家干预与自由市场之间,投入与产出、生产与分配之间,责任与权利、社会与个人之间的平衡,并以此改造社会,改造人的意识。“第三条道路”对欧洲企业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企业管理创新产生了五个方面的影响。一、追寻责任与权利平衡———尊重股东价值,加速企业改组重建。欧洲企业认为,现在的企业组织中…  相似文献   

19.
上海航空公司成立于1985年12月,是中国首家商业化运营的航空企业。创业19年来,上航以其领先的管理理念、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安全飞行、优质服务的良好信誉,跻身国内民航一强,成为国内民航界效益最好的上市企业,并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和“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等殊荣。  相似文献   

20.
在英语中,“B”、“P”、“M”,原本就是三个最常用的字母,但是近年来它们的组合却像大海啸一样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浪潮迅速波及了全世界,遍及全球的大企业几乎无一例外都把目光聚焦到了BPM(企业绩效管理)之上。但与大海啸不同的是,BPM为企业带来的,是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