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辩权是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就对方未履行或不能保证履行对等给付义务时可以不履行的规定,不安抗辩权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所谓不安抗辩权是在后履行义务人的履行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对待给付的现实危险的情况下主张的抗辩权,目的在于保护先履行一方当事人的债权、督促合同当事人履行合同、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但它必须在严格限定的条件下行使。  相似文献   

2.
目前,因商品房预售引起的纠纷主要集中于迟延交付商品房的违约纠纷和商品房买卖中面积误差引起的纠纷。如何解决和预防,笔者有以下思考。 一、应对商品房迟延交付的措施 (一)严格不安抗辩权的适用条件 不安抗辩权又称为先履行抗辩权,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它是指双务合同成立后,根据合同约定应当先履行合同义务的当事人在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不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之虞时,在对方没有对待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暂时中止履行合同义务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安和新 《活力》2011,(7):84-84
一、不安抗辩权的含义、意义及合同法的规定 (一)不安抗辩权的含义 不安抗辩权又称中止履行权。是指双务合同成立后.依约先履行合同的一方.在履行前发现对方发生难以对待履行的情形时.在对方未提供有效担保前,享有的中止履行债务或解除合同的权利。在经济活动中,多数双务合同的履行多不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当事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也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合同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不安抗辩权制度及其适用条件,使它与同时履行抗辩权和先履行抗辩权一同构成合同履行抗辩权,完善了我国的合同履行制度。本文针对我国《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的规定,对不安抗辩权的概念特征、适用要件以及行使效果等问题进行一些粗略的研讨。  相似文献   

5.
抗辩权制度是促进合同对价履行、全面履行、体现平等、公正原则的一种合同保障制度。介绍了双务合同履行过程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产生的条件和特点,并对仓储合同履行过程中抗辩权的行使作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6.
胡志强 《企业导报》2012,(11):132-134
履行抗辩权是我国《合同法》中新确立的一项重要抗辩权,在平时生活中得到广泛适用及好评。同时履行抗辩权主要应用于双务合同,在合同顺利履行,保证交易安全,提高效率,增强相互信任这些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解析,适用条件,与相关制度的联系与区别等角度进行阐述,并对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 律师先生: 我厂与某装饰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合同签订后,为了了解对方的资信情况,我厂派员到该装饰公司所在地调查,发现该公司资金不到位,到处骗取货物,官司缠身。我厂为了避免自己损失扩大,中止了履行合同。请问:什么叫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 某铝合金厂文静文静同志: 不安抗辩权是指合同成立之后,具有  相似文献   

8.
杨异 《现代企业》2004,(2):49-50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对利用经济合同诈骗犯罪,在刑法修订前均按诈骗罪定罪量刑,由于近年来此类犯罪现象日趋突出,且合同诈骗罪的情况比较复杂,如主体的界定、合同的审查、履行能力的判断等等,在实践中均难以把握,本文从对其本质进行法理分析入手并剖析合同诈骗罪与民事中的合同欺诈的区别,以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认定方法。 一、合同诈骗罪本质的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9.
五、合同的履行保全(一)同时履行抗辩权所谓抗辩权是指对抗或者否认请求权的权利。当事人行使抗辩权的目的在于使所对抗的请求权归于消灭或者使其效力延期发生。抗辩权可以分为永久抗辩权和延缓抗辩权。永久抗辩权是指由于法定或者约定的时效界满而导致对方的请求权消灭所产生的抗辩权;延缓抗辩权是指因某种法定或者约定的事由而导致对方的请求权在一定的期限内不能行使的抗辩权。抗辩权是公平原则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体现。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在对方未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  相似文献   

10.
不安抗辩权是指在双务合同中,具有先给付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的财产状况明显恶化难为给付义务而又没有提供担保时,拒绝自己所为给付的权利.基于此,明确了合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性质及其成立条件,并进一步探究合同不安抗辩权制度的法律效力,将我国的不安抗辩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进行了比较,指出我国目前制度的主要不足之处以及找出相应的补救办法.  相似文献   

11.
预期违约亦称先期违约,是英美法上的独创制度。它是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向对方明确表示将不履行合同义务或以其自身行为表明将不履行合同的行为。它是为了避免合同履行中的风险、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险而建立的一项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马涛 《集团经济研究》2006,(10):197-198
一、先期毁约的概念和特征 先期毁约亦可称预期毁约,一般也称预期违约或先期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限到来之前,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所构成的一种违约行为.先期毁约是一种违约行为,是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前,义务人完全拒绝履行合同的行为,是对合同义务的提前毁弃.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开发涉及面广,开发过程中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稍有差错,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在有关开发合同签订后,对方当事人若有违约行为,则更会造成难以估价的损失。因此,在房地产开发中如何运用法律武器防范对方的违约行为显得尤为重要。从法律的角度而论,违约行为按其是否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可分为实际违约和预期违约。实际违约是现实的、客观存在的不履行或不按合同的约定履行合同义务;而预期违约表现为将来不履行合同义务,是一种现实危险,它可能转化为实际违约,也可能因违约方撤回违约的行为或意思表示而消失。对于实际违约,因违约…  相似文献   

14.
李惠勇 《活力》2005,(6):231-231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双务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在他方未为对待给付前,有权拒绝自己的履行。同时履行抗辩权是为确保债务的履行而设,是以公平之理念,为不应有之求他人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自己义务而设。因而,同时履行抗辩权具有“担保”其债权的实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合同管理的各个阶段都会面临着对方违约、合同未成立、被撤消或者无效等合同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谈判、起草、审查、签订、履行及归档等各个阶段采取手段,提高对方履行合同能力、合同条款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加强合同履行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合同管理,规避经营风险,积极维护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16.
刘殿启 《民营科技》2013,(8):236-236
不安抗辩权是大陆法系解决合同履行风险的一项传统制度,设立不安抗辩权的目的在于预防一方遭受损害。1999年《合同法》将大陆法系不安抗辩权和英美法系预期违约有机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不安抗辩权制度。由于经验不足,《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和庭审实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技术合同的管理是技术市场发展的保证.如何贯彻实施技术合同的有关法律,促进技术商品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技术交易中如何依据法律要求订立好合同,并准确地全面地履行合同.在这个过程中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必须落实到每个合同的签订、履行、终止全过程.现就技术合同管理法制化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实践中,合同违约金条款的约定较为普遍,通过约定适当的违约金条款,能促使当事人认真履行合同,有效地保障债权的实现。但也有一些当事人由于缺乏对未来合同履行情形的正确估计,  相似文献   

19.
郭健  郭昌炤 《价值工程》2013,(17):289-291
我国合同法确认了自始不能履行合同有效,此立法与国际通行做法一致,其法理的正当性应得到肯定。但是,自始不能履行合同有效在我国民法的现行体系下,存在与《民法通则》的法律行为、《合同法》51条的协调问题。本文从解释学与法律适用的角度,对自始不能履行合同有效与民法体系的协调进行梳理,期待该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企业技术开发》2015,(7):113-116
在我国《合同法》上,既规定了预期违约也规定了不安抗辩权,这种并存的立法例在其他国家很少见,这种立法例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这两种制度渊源、法理基础的比较,并在细分预期违约的基础上,归纳出两者的不同。并认为在对保有两制度并存的《合同法》进行解释时,应赋予预期履行不能的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以相同的救济方式,以保持法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