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培路 《财会通讯》2013,(10):108-112
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度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货币政策、商业信用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商业信用提升了企业价值,并且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性融资对企业价值提升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超额商业信用与公司价值正相关,并且货币政策宽松时期,超额商业信用对公司价值正面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为验证技术专业化分工是否有助于我国构建创新驱动与区际协调耦合发展的新格局,基于2007—2016年我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剖析技术专业化分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的效应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技术专业化分工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效应,即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先阻碍后促进作用,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中等规模城市表现得尤为显著,地区创新能力在深度与广度维度的动态演化构成了该效应发挥作用的中介渠道。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过程中,鼓励区际技术专业化分工、推进发展型城市群建设、完善市场化机制是有力的政策组合。  相似文献   

3.
将2008—2017年沪深A股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客户关系与公司财务困境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商业信用在客户关系及财务困境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客户关系与公司财务困境显著负相关;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体恤效应的存在使得客户关系提升了公司商业信用获取能力,进而利于缓解公司财务困境,因此商业信用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将纵向的客户集中度扩大为横向客户稳定度后,发现客户关系稳定程度越高,越利于减少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不可否认,专业化劳动分工对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管理者一直把专业化劳动分工看作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不竭之源,而且,企业的组织 企业务流程,也是按照专业化分工原理设计构造,但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过细的专业化劳动分工是一个“陷阱”,对企业绩效提高形成了障碍,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5.
詹雷 《会计之友》2001,(4):26-26
商业信用成本对于供货和购货双方而言均具有重大意义,它既是供货方决策是否给予信用、是否提供折扣以及确定具体折扣期和折扣率条件的基础。也是购货方决策是接受折扣提前付款,还是放弃折扣延迟付款的基础。本拟站在购销双方的立场,探讨商业信用的成本及如何据此进行有关决策。  相似文献   

6.
以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商业信用网络位置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选择提升商业信用融资,企业的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性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是通过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与系统性风险地位进而提升商业信用融资的。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缓解企业对银行信用的依赖,但当企业自身能够获得银行信用青睐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商业信用。因此建议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高时充分融入商业信用网络,以商业信用资源弥补企业的银行信用不足,同时监管当局需要合理引导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避免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资源的过度倾斜。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超边际一般均衡模型论证交易效率的提高将会产生分工,专业化经济程度高于投资品互补经济程度将会产生分工与内生技术进步共同演进,李约瑟之谜的谜底在于分工。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公司违规被监管机构处罚这一事件对商业信用获取及其使用成本的影响,考察了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受损是否会传染并影响到"供应商-客户"关系。实证结果发现,公司在发生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机构处罚后,获得的商业信用额度变少,"商业信用-现金持有"敏感性提高,也即商业信用的使用成本上升。进一步地,违规被罚事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对"供应商-客户"关系破坏更严重,即在产品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行业,公司违规被罚后商业信用减少与使用成本的提高更显著。结论表明,除了股东和债权人,供应商也会看重公司的违法违规事件,监管机构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并非"纸老虎",处罚的传染效应使得企业会承担因与其他合约方关系的破坏而造成的间接成本。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加工贸易数据对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加工贸易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此种贸易发展主要是由外资企业所推动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均从其母国(地区)进口,我国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环节。市场主要由这些外资企业所开拓,我国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基石和最基本的商业信条部在经受着严峻的挑战。信用危机对我们具有更加明显的警示作用。在中国经济急速发展的现阶段,“信用”与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因为其巨大的现实性而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以2012—2014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越有效,商业信用负债与资产的质量越高,商业信用资金规模越大,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净商业信用规模无显著关系。同时,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市场地位的作用存在着部分替代及一定的互补关系。在低市场地位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对商业信用负债质量与信用资产规模的作用更明显。研究发现补充并深化了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商业信用资金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内部控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商业信用资金的周转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专业化分工的水平决定了都市圈内部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竞争能力。合理评价都市圈内部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是衡量都市圈经济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因子分析的优势在于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即将相关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的大部分信息。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是现代市场竞争的主体,已有研究表明,在"上游供应商-核心企业-下游客户"三元关系下,商业信用存在匹配现象.文章以我国A股上市制造企业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供应链集中与核心企业商业信用在上下游间匹配的关系,并以货币政策为调节变量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对商业信用匹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供应链集中下的核心企业会利用商业信用匹配来缓解融资约束,在货币紧缩时商业信用匹配现象更为显著,说明核心企业在同时面临供应链集中与货币紧缩带来的双重融资压力时,融资性动机明显强于经营性动机.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从会计信息质量的视角出发,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业绩波动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业绩波动对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因控股权性质不同而不同,即民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随着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业绩波动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负相关强度会得到相降低,民营企业的抑制程度大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以2008—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商业信用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采用投资对托宾Q的敏感度来衡量企业投资效率,结果发现企业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强,企业资本配置效率越高,商业信用能够提高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与投资和托宾Q值的敏感度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因企业终极产权性质和地区金融发展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商业信用对资本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在民营企业和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进一步检验了商业信用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的途径,结果发现商业信用可以显著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提高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融资约束、商业信用与民营企业财务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资难和融资贵是民营企业的经营难题,直接影响其财务绩效,在面临资金压力情况下,民营企业利用商业信用进行赊销赊购也能体现自身的良好融资。文章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选取符合民营企业运营特点的财务比率,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民营企业财务绩效的综合指标,并利用OLS回归模型检验了商业信用调节下融资约束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且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商业信用呈倒U型调节融资约束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进一步重视商业信用的效用水平,遏制其盲目扩张商业信用的规模,并有助于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制定科学的商业信用使用机制,高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受经营活动和融资制度两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从供应商获取的商业信用和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存在一定的传递关系。文章通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验证了以下三个观点:(1)企业从供应商获得的商业信用和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存在显著的传递关系;(2)不同规模企业在商业信用传递方面有明显差异,大企业商业信用传递水平显著低于中小企业;(3)信贷政策扩张有利于商业信用传递水平的提高,信贷政策紧缩降低商业信用传递水平。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我国信贷政策制定要增强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助推资金在整个行业的流动;在宏观经济陷入低迷时,要注重对商业信用传递水平高的行业企业的金融扶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