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6 毫秒
1.
林艳春 《活力》2013,(24):74-74
《网罗天下》节目是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新闻广播自2010年开办的一档周播版新闻脱口秀节目,节目内容集合了每周网友点击率最高的网络新闻、国内国际趣闻,另外每期节目还挑选了一个当前热门的社会、文化、娱乐话题,两位主持人轻松、睿智的主持风格再加上适度幽默的调侃,使这档节目既生动、鲜活又不失新闻节目应有的沉稳厚重。然而,笔者在编排每期稿件时发现,在网络上选择稿件时,编辑不能只做单纯的“搬运工”、“粘贴匠”,不能做简单操作的”理货员”,编辑应对入选的新闻稿件进行编改,特别是要具有鉴别真假新闻的职业素养。《南国早报》几年前有过这样一则报道:“在一个果场里,记者看到一株柑橘树上长出了一个南瓜,瓜体直径10厘米,形似葫芦”还煞有其事地配上了照片。后来经过调查,是有人在恶作剧。从这个虚假事例我们不难看出,记者的草率轻信,当事人的刻意隐瞒,编辑的把关不严都是导致虚假报道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一、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策划水平的必要性 1、打造“企业名片”的要求。企业报刊被喻为“企业名片”,要打造好这张“企业名片“,必须努力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的策划水平。策划“是新闻报道和宣传活动的第一步”,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策划水平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报刊的质量和水平。扩大其影响,不断满足读新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努力提高企业报刊编辑策划水平着力打造好企业报刊这张企业交流的名片。让人们更好地透过这张“企业名片”认识企业、了解企业、信任企业。从而,发挥出企业报刊在提升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中应有的不可替代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流亡者的家     
杨婧 《中国企业家》2010,(3):160-160
《流亡生活场景》中这样描述作家纳博科夫的流亡状态:“对纳博科夫夫妇来说,流亡就是不停地从一个出租屋搬到另一个出租屋。”受这句话的影响,当仰融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时,我想象中那应该是一幢别墅,更理想些,高级别墅。结果那一片别墅被称为“City”,仰融家是富人区的美式豪宅。  相似文献   

4.
付彦华 《活力》2013,(4):179-179
在当前国内外新闻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报刊已进入“速读时代”、“眼球时代”。谁能抓住了读者的眼球,谁就抓住了市场.谁就抓住了受众.谁就能在新闻大战中独占鳌头、占据优势地位。报刊编辑作为完整组织报刊一系列出版流程的核心人物。对于报纸的生死存亡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编辑的策划和加工能力水准,是新闻报道走向纵浓深发展的一个标志,直接关系到能否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编辑一个好的“点子”,好的策划将为一篇新闻作品锦上添花,将博得受众的眼球经济。在此,仅就这一方面作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5.
张敏杰  金艳  赵振军 《活力》2006,(5):243-243
所谓选题策划,就是编辑主体通过自已的工作创造性的选取诸要素的特定内容,并寻找各内容之间最佳有机联系方式的研究过程。选题策划是期刊编辑流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精心制定选题计划是期刊社或编辑部工作的头等大事,要想创办精品期刊。必须充分重视选题策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胡宏峻,按说是我们杂志的老朋友了。不过,先前的“神交”离不开稿件这个中介,对稿件成山的编辑部来说,这就显得有些泛泛。碰巧的是,就在我们杂志扛起“中国策划第一刊”的大旗,红红火火地操办起“策划财富版”的时候,远在南国的胡宏峻也在常州刮起了一场媒体经营策划的旋风,于是,一向被我们直呼其名的胡宏峻便有了这样一张在常州广告界声名显赫的名片:常州奇正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也许是感觉到会有更多的缘份,所以我们相约:新千年伊始长春见。 一月,是北方最寒冷的季节。胡宏峻专程飞抵长春的那一天,我们这座城市以零下27…  相似文献   

7.
马晓红 《活力》2011,(11):218-218
报纸、杂志、网络、广播电台、电视台直播……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快速变化.阅读兴趣开始下降。一张报纸要想始终吸引读者的眼球.好的策划自然便成为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杀手锏”。与此同时.策划能力更成为报纸编辑所应具备的“硬功夫”之一。关于编辑的业务素质。过去一直仅仅理解为“六会”:会选稿、会改稿、会拟制标题、会组版、会画版、会校对。而今,策划意识和策划水平已成为编辑所应具备的基本功之一,并成为衡量一个编辑业务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可以说。一个编辑,如果不会动脑子、想点子。就不能给读者以更新、更深的东西。所以,一定要学做一个有“脑子”的编辑。  相似文献   

8.
校准,从摇篮到坟墓 Calibration, From Cradle to Grave “设备的超限运行是不能被允许的”,这句话常用在药品开发中。用它来讨论校准同样再合适不过,因为几乎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要受到测量的约束和影响。  相似文献   

9.
有句话叫做“父母无法选择,但丈夫可以选择”,把这句话套用到职场中,可以改成“职业可以选择,但同事无法选择”。当你过五关斩六将得到一个心仪的职位,充满信心地准备大干一场时,或许你会突然发现,天哪,我的办公室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同事……  相似文献   

10.
乍一看这个题目,似乎很突兀,至多也只会联想到茶余饭后之类颇为轻松的话题,殊不知,笔者的这个话题不仅很不轻松,甚至还有些沉重。这里所称的“茶杯”是一个借喻,意指国有企业的资产,前后联系起来,这句话的原意就是“请把资产放到桌面上来”。这是国资委领导在国有企业形势报告会上讲的一句话。我理解,这不是一句简单的祈使句,这是国有资产的卫士向还在打国有资产“小算盘”的梁上君子们的一声严正斥责。  相似文献   

11.
本着精兵简政的原则,编辑部没设专职收发。一直以来,这倒也没影响工作。每天邮递员行色匆匆地把一大堆邮件往桌上一放,操起收发专用章三下五除二地盖上一通,熟练而神速,从不“扰民”。这都是从前的事情了。自从我们这片儿换了个邮递员,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我们的新邮差,一米八几的大个儿,身板儿溜直,大步流星。不过,对编辑部那位只因离门口最近就稀里糊涂、约定俗成地成了兼职收发的编辑来说,这新邮差比“个儿大”更具特色的是“事儿多”。首先是他自己不动编辑部的收发章,这样我们一向不够勤快的这位“收发”就不得不亲自动手─…  相似文献   

12.
翻开2005年的《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新增的热点研究专栏。热点研究以专题策划的方式,围绕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每期选择一个主题,用较大的篇幅,邀请众多高层专家领导、学术权威、基层业务能手,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解读、论证热点问题。这种以研究热点为核心的专题策划是理论期刊发展的一个潮流,是期刊总体策划的“点睛之笔”。有特色、有新意、有创意的专题策划不仅可以体现出一个期刊编辑部的学术品位、认识能力、审美情趣和整体编辑水平,而且可以增加期刊的文化含量和专业内涵,  相似文献   

13.
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母亲是最后一个坐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好像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感谢各位光临“职场三人行”话题讨论现场,我们依然本着“直话直说,一吐为快”的宗旨,展开本期的话题讨论。本期话题是“你‘安居乐业’了么”,我们就本话题展开讨论。首先问问各位嘉宾.你安居乐业了么?购房给你的生活质量是否带来了影响。有哪些影响,比如学习或事业发展的投资方面……  相似文献   

15.
陈中源 《数据》2011,(8):8-9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记者采访了带孩子来旅游的王女士,谈到“为什么来这里”的话题,“应该让孩子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必要看”、“应该看”成为记者在红色景区采访游客时听到最多的几句话。从政府倡导到国民自觉,市场正悄然转向,红色旅游应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16.
点击e策划     
对深谙传统策划行情市价的企业和策划人来说,根本难以想象这样一种情景:1 万元策划费,历时25天,全国范围内展开,引起公众极大反响,策划的投入产出比是1:36。的确,这在传统策划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在e策划中,它却是“母鸡下蛋──没啥稀奇”。本文将结合一个策划案,谈谈e策划是如何春光灿烂的。 一、先感受一下e策划的魅力 《精武门》是一个以功夫巨星李小龙为创意出发点和中心、针对广大李小龙迷和武术游戏爱好者而开发的游戏软件,它荟萃了大量李小龙的珍贵精彩图片,并有电脑游戏附后。这样一个游戏软件,据上市前估…  相似文献   

17.
《科学时报》约稿谈科技与经济发展这样一个听起来很老生常谈的话题。我首先想到的是人们熟知的那句话:“科技是生产力(或第一生产力)。”如此家喻户晓的观点还用讨论吗?其实,在“低碳”诉求的今天,科技是生产力之说已经不是提高生产效率那样简单了,它涉及到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演变,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和人均能源相对贫乏,家庭的教育投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较高的大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政治改革动力的意义更是不同凡响。那就让我们展开讨论一下。  相似文献   

18.
鲍海英 《财会月刊》2010,(11):I0028-I0028
谈到婚姻,男人说:“幸福的婚姻有一个共同点,妻子都特别‘好’。”女人不同意:“男人在干吗?”男人又说:“好男人是靠培养的,所以有‘好女人是一所学校’这句话。”  相似文献   

19.
居民的厕所不通,找杂志社解决——这是中国报刊史上没有过的事。《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就处理过这样的事。这恐怕不能算报刊史上值得特别夸耀的事,因为当年邹韬奋主办《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时就全力为读者服务,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再说现在的编辑部都是搞采访、编辑、出版业务的,转而为居民办理厕所之类的事,对业务有多大的提高?可这些采编  相似文献   

20.
许岳辉 《房地产导刊》2004,(80):120-123
安静,好象是编辑部一直给人的印象,但事情总有例外的。房地产市场从来就是一个新闻不断、热闹非常的行业,我们的编辑部也因此而变得不安静了。面对市场上所发生的事件,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分析——讨论——研究——争论,这已是家常便饭。每人获得信息都有不同的渠道和方法,经常的讨论正好把各人的信息进行汇总,也是相互的补充。有时也会吵得不可开交,但我们始终遵循一点:就如武林高手过招一样“点到即止”,从不伤及和气。在宽松开怀的环境下,各抒已见,有可尽情发挥的空间,特别让人觉得畅快。逐渐,我们编辑部向着综合型的部门过渡——它包含了:“市场分析研究部”、“金融经济部”、“营销及策划部”、“自由论坛”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