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锐 《中国外资》2011,(11):14-18
"能源危机"折射出了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病态"产业结构以及由此引致的畸形能源消费结构。主要是高耗能产品产量的快速增长直接拉动了近年来我国电力和能源消费的高增长。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省际差异显著而且当前节能任务艰巨的事实,提出了进行能源效率地区差异因素分析的必要性。基于2007年的截面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分析了各因素对能源效率地区差异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比重、工业增加值中高耗能产业比重以及煤炭消费比重的差异是造成能源效率地区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要在短期内缩小地区间的能源效率差距,必须严格限制高耗能行业的过快发展,加强高耗能行业的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大力提升煤炭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省级终端能源消费的分解及需求预测分析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都有显著影响。本文以湖北省的数据为例,首先采用LMDI模型把湖北省1996~2012年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出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而效率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湖北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由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凸显。其次,运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回归模型对湖北省终端能源消费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预测。这些分析方法和结果,不仅可以为湖北省制定中长期能源发展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也为其他发展中的中西部省区提供了方法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大国,由于能源消费总量远远大于能源的供应量、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以及经济和科技水平不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能源利用效率非常的低下,从而制约了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本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国内外研究综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并指出现有研究中还需改进的地方,旨在客观真实地评价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经过多项研究证实这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通过一些学者对我国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得出,能源消费会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影响,能源消费能够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却不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是比较微弱的。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其消费量是全部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左右,所以煤炭消费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探究煤炭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研究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对煤炭需求的影响因素和价格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6.
浅析国际石油价格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基础性能源和原材料的石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突出。我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产生严重负面影响,通过投资、消费和进出口变化的传导对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产业发展战略和就业等各个层面产生影响。尤其会直接阻碍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减少外贸顺差,引起投资需求减少。为了减少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特别注重节能高效、发展新型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并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以减少国内石油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能源供给和需求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从能源消费水平看,虽然能源消费总量较大,但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低,基于购买力平价的单位GDP能源消耗并不高,单位能源消耗GDP产出的增速较快。从能源消费结构看,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工业能源消费占比偏高,而交通能源消费占比偏低,近年来生活能源消费占比明显提高。从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看,一国能源消费与该国人口数量、GDP和所处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口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地区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的关系,本文以广东顺德2005—2012年数据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模型对三者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总量的快速增长是导致顺德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值。因此,要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必须率先从改善能源利用效率和调整产业升级开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梳理绿色金融对碳减排的支持机制和路径,用熵权法计算绿色金融发展水平,从能源消费角度进行碳排放量测算,从因素分解角度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然后用GMM法、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发展对碳减排效果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人口规模、城镇化水平、能源强度、人均收入水平是导致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外商投资水平、对外贸易水平是导致碳排放减少的主要因素;绿色金融发展对提升碳减排效果具有显著的驱动力,可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技术改造、减少能源消耗、优化产业结构方式实现其正向效应;但在经济发展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绿色金融发展对碳减排的推动效应、支撑效果减弱,推动碳减排的正向效应不足以抵消经济高水平发展中能源消耗量的增加,从而对碳减排带来负向效应,导致碳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末,能源化工产业已占陕西省工业产值的50%左右,能源对GDP增长起到很大的作用;并且2010年“两会”中重点支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强产业结构重组,因此预测能源供求及其组成结构对陕西省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利用单位产值能耗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和人均能耗法对陕西省能源消费进行预测;其次,利用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法预测陕西省能源产量,通过人均产量来预测原煤、原油、天然气和电力产量;最后,分析能源供给结构并提出指导陕西省能源发展方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一、“瓶颈”产业投资不足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存在着“瓶颈”产业的制约。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进的过程中,为求得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突破“瓶颈”制约。 所谓“瓶颈”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体系中出现的短线产业。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瓶颈”产业主要包括:1.能源工业。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伴随着能源供求矛盾。近几年来,能源生产和消费年均增长12%,但仍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2.原材料工业。随着我国加工工业的迅速扩张,对原材料的需求具有指数扩张的趋势。近几年来,全  相似文献   

12.
发达国家已完成工业化发展过程,进入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后工业时代;其能源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变化,对我国当前的能源消费状况有一定借鉴作用和前瞻性。●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带动对基础能源的需求,煤炭的供需状况趋于紧张,产量逐年递增,并导致2003 -2004年大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超产能生产的局面。同时,配合煤炭价格的逐步市场化,致使国内煤炭价格一路飙升至今。●虽然2005年高耗能产业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增长将略有放缓,但电力、钢铁等主要耗煤行业消费年均仍将增长1亿吨左右,较2004年煤炭需求增幅将有所回落,但煤炭供给偏紧状况依然存在,行业增长减缓但仍维持一定增速。预计2005年煤炭行业利润绝对增长并不逊色。  相似文献   

13.
王小平 《西安金融》2007,(11):26-27
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是一个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综合体现,更是该地区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作为西部欠发达身份的青海省,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高耗能行业为主的工业格局,经济增长方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性增长方式为主,加之由于地处高原,受海拔和气候因素影响较大,能源利用效率偏低。节能降耗工作对青海省来讲,任重而道远,要确保“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的实现,务必做到机制先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量原始数据对河北省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从能源消费构成、产业结构、生活出行和能源价格等方面入手,应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能源消费构成对河北省碳排放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能源价格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短期内不能快速实现降低碳排量的目标,能源价格的调整在短期内可以起到有效抑制碳排放量的作用;出行方式对碳排放的影响作用已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15.
从紧货币政策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影响有多大?我们通过对巴彦淖尔市的调查了解,总体判断:从紧货币政策实施抑制了经济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优先支持了农业等基础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高耗能行业受到限制,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6.
张红  高鸣 《青海金融》2023,(3):23-27
从青海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经济增长现状入手,以劳动力供给、消费-储蓄、投资、产业结构和社会保障为视角,研究人口老龄化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激发人口生育潜力、释放老年人口红利、培育发展银发经济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以合理应对人口老龄化对青海省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匹配程度影响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有序转移。为此,笔者从产业视角出发,利用2001—2012年京津冀都市圈的面板数据建立联立方程实证研究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内生性,进一步论证如何化解京津冀都市圈人口有序转移的难题。研究结果发现:京津冀都市圈劳动力市场变化与其产业结构的转型是相互作用的;其中资本、劳动和市场等因素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高度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则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和劳动力的聚集和分散效应都会带来产业结构变迁和人口转移的匹配性,提升居民就业能力、协调城镇化发展以及促进劳动力市场完善与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产业分工格局,能够更好地实现京津冀都市圈人口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钢铁、焦化、电力、冶金等两高行业迅猛发展,逐渐成为推动陕西省渭南市经济迅速发展壮大的支柱产业,但也凸显出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高耗能特征明显。二是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碳排放强度较高。三是碳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金融》2010,(10):26-29
通过构建两阶段LMDl分解模型,对黑龙江省1995—2008年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一阶段LMDl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和能源强度因素是影响黑龙江省CO2排放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且能源强度是未来黑龙江省减少CO2排放总量的主要路径。对能源强度因素的进一步分解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和产业能源强度的变化同时导致了能源强度的降低,但产业能源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备产业的减排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未来黑龙江省减少CO2排放总量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费量也在不断上升.能源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保持能源的稳定供应,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为了分析影响能源消费需求的因素,本文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人均生活电力消费、能源加工转换率、年末总人口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利用EVIEWS3.1进行分析和检验,并建立最终的数学模型.根据最终的数学模型可以对能源消费进行分析与预测.最后,本文在做出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