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月9日至12月1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这个有着宏观经济政策风向标之称的会议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A股新常态,当然不能简单解读为只涨不跌。多位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一整套的货币、金融、财政改革举措正在为新常态下的A股发展夯实根基。A股有望成长为"长期化、稳步上涨、价值基础牢固"的牛市,一个为中国企业提供充分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一个体现中国经济价值的"晴雨表"。  相似文献   

2.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上证综指以-21.69%的跌幅被列为“A股史上第三大熊”,在全球股市中亦跌幅领先.深析成因,既有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复杂折射,也有历年积弊.2012年,随着通胀形势的缓解以及国内经济“稳中求进”,主导市场走势的政策面和资金面等多重因素存在向好的可能.而对A殷投资者来说,调整中的小行情或会出现,牛市期许未必非常乐观.  相似文献   

3.
正伴随股指扶摇直上,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近期突破40万亿元,超过2007年10月16日6124点高点时的总市值。尽管股市终于不再经年蛰伏,但是综合种种因素进行判断,这轮牛市很可能又是A股市场羊群效应集中式爆发。首先,A股市场依然与经济基本面显著背离,而且这轮牛市不同于2007年时的情况是,一方面当年毕竟有股改红利这个实质性的利好支撑,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景气度持续处于历  相似文献   

4.
2013年,中国经济将是什么样的走势?经历了漫漫熊途的A股是否会开启一轮牛市?资本市场改革会有哪些实质行为?我们有自己的逻辑和判断。  相似文献   

5.
还是牛市吗?7成个股跌破半年线、4成个股跌到3500点,而另据权威媒体所做的网上调查显示,约70%的股民没有赚到钱,这一切都使中国投资者对目前的A股疑虑重重:牛市还在么? 上周“黑色的星期五”再一次使恐慌弥漫了整个A股市场:131.55点,虽然这个跌幅较以往的大盘狂挫逊色不少,但是,在目前一片恐慌声中,股指再次应声而落,无疑是在A股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相似文献   

6.
从2005年下半年至2007年末,我国A股市场出现了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股指一路上扬。A股市盈率从15倍提高到50倍,与H股价差重新扩大到50%至100%。反观这轮牛市的推动力,除了宏观经济升温及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之外,股改这一特定时期的附加推动力显然也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不是谁都能把猪养好,谁养殖成本控制得好,谁就能立于行业不败之地。”中部地区一生猪育种企业负责人林邻近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2022年,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上市猪企业绩分化明显。数据显示,A股目前共有37只猪肉概念股,实现盈利的猪肉股占比在80%左右。其中,牧原股份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120亿元~140亿元,同比增长73.82%~102.79%;  相似文献   

8.
陈静  陈鹏 《西部论丛》2007,(4):48-49
2006年,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全面好转。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复苏,A股市场迎来了波澜壮阔的上涨行情。上证综合指数从2005年底的1161点,上升到2006年年底的2678点,上涨了130.7%。同期,A股市场总市值从3万亿元发展到9万亿元,增长了近200%。我国的证券化率也从17%提高到了44%,2006年的股市,毫无疑问是一个牛市。在牛市背景下,股票市场交易活跃,全年股票基金交易额达到183500万亿元。股票融资额2845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IP0融资1643亿元,是过去四年的总和。而近来火爆的市场行情结束了证券行业连续4年亏损的尴尬局面,50家券商的2006年报显示:50家券商总计实现营业收入422.45亿元,同比增长280%,实现净利润高达180.53亿元。  相似文献   

9.
伴随股指扶摇直上,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近期突破40万亿元,超过2007年10月16日6124点高点时的总市值。尽管股市终于不再经年蛰伏,但是综合种种因素进行判断,这轮牛市很可能又是A股市场羊群效应集中式爆发。  相似文献   

10.
"我看好中国经济,即使金融危机期间也不例外,2008年,我唯一投资的股市就是中国股市,我是在2008年10月和11月买入中国股票的。"罗杰斯日前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的反弹,他认为,A股现在已经进入牛市,未来一波大的牛市就出现在中国。一年前,罗杰斯曾表示看好农业、基础设施、旅游、水务板块,而此次他认为酒类、航空业的前景不错。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崛起的中国牛市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势、金融改革的国家战略、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以及民众的投资和金融意识孕育了中国的牛市.民情所向、信心回归的大牛市也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但是由于中国股市的根基薄弱和投资者的不成熟,大牛市也隐藏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隋行 《中国经贸》2009,(9):76-77
“我看好中国经济,即使金融危机期间也不例外,2008年,我唯一投资的股市就是中国股市,我是在2008年10月和11月买入中国股票的。”罗杰斯日前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而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的反弹,他认为,A股现在已经进入牛市,未来一波大的牛市就出现在中国。一年前,罗杰斯曾表示看好农业、基础设施、旅游,水务板块,而此次他认为酒类、航空业的前景不错。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及其作用机制:1993~2006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非参数DEA分析方法,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投入等四部分,利用空间统计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用绝对收敛方程考察了长三角经济增长与这四类因素的收敛效应。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所贡献的经济增长主导着长三角各县市区的实际经济增长;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这种空间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变化趋势产生明显影响;物质资本积累是惟一使得长三角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因素,主导着长三角地区经济收敛的方向;人力资本、效率改善与技术进步等使得长三角经济增长趋异,对长三角的经济差距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01—2002年,当美国的经济困难没有使亚洲一些国家,首先是中国的经济增速相应减缓的时候,经济学家第一次谈论“脱钩”问题。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测,亚洲经济可能不受西方国家飞跃或波动的影响,而是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现在,香港的所有经济论坛都在讨论“脱钩”理论,这完全可以理解: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即便美国开始衰退,亚洲也会保持高速经济增长。1月中旬亚洲股市暴跌,使“脱钩”理论的铁杆支持者立场有所松动,但也没有影响对亚洲经济稳定的普遍信心。摩根士丹利公司一位资深经济学家认为:“实际上,中国政府应担心的不是美国经济下滑,而是美国不衰退。” 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中国经济的“忧”来自两大主要因素既受美同次贷的影响,也存在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挑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英国《金融时报》8月15日】中国内地市场自年初以来已下跌54%,而对GDP增长连续四个季度放缓的担忧使得A股投资者的信心一直处于受压状态。投资者关于政府在奥运会前救市的预期已证明是错误的。随着经济增长放缓,汽车制造商、房地产开发商以及IPP(另注:独立发电商)关于盈利的负面消息刺激股票评级进一步下调。我们近期与中国国内基金经理的谈话显示投资者正期望奥运会后会有针对性的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潜在的刺激市场措施可能将要出台。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上半年,有1432家公司实现业绩增长,这意味着58%的上市公司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同比去年有所增长。2013年8月底,A股中报圆满收官。数据显示,2467家上市公司共计实现净利润11392亿元,同比增长11%,令投资者感到欣喜。在去年下半年一系列经济政策刺激下,实体经济盈利能力明显增长。2012年A股上市公司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71%的情况下,净利润却出现负  相似文献   

17.
金岩石 《新财经》2005,(1):26-28
中国A 股市盈率的制度性高估似乎成了牛市中途夭折的内在原因。但如果我们接受这样的判断,那就意味着“熊市”的终结将遥遥无期——事实上,这个讨论混淆了概念,把市场的价值发现和估值标准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信息》2007,(10):51-51
为了拥有和享受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相得益彰的长期牛市,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如果头脑发热、忘乎所以、预期膨胀,过多地透支未来的行情,把5年、10年的牛市在1年、2年内走完,我们虽然可以享受一时消化不良的盛宴,但却要承受其后漫漫熊市的煎熬,这是国民经济和广大投资者都不需要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汪红 《东北之窗》2010,(7):26-27
“社会结构严重滞后于经济结构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适时抓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著名社会学者陆学艺认为,我国在解决了短缺经济等问题后,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原因,没有及时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户籍、就业、人事、社会保障等体制实行必要的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20.
徐洪才 《中国招标》2017,(18):10-13
一季度可能是最高点,不可能再往上冲了,时间也很短暂。一季度GDP超预期增长,有外部需求拉动原因,有库存周期原因,也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因,这些都是短期因素,从中长期看,经济可能还要往下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