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物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第二条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第三条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  相似文献   

2.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2006年新颁布的《生物资产准则》中规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现仅探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生物资产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涵盖收获时点的农产品。新会计准则根据生物资产的用途,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大类。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  相似文献   

4.
一、对生物资产分类上的差异。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把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种;《国际会计准则第41号》将生物资产划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同时,按生物资产的成长特征又划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我国的分类中含有公益性生物资产,是充分考虑了我国企业拥有较多的公益性生物资产、以及国有农场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生物资产会计核算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并将其分为消耗性、生产性和公益性三大类。本文结合我国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探讨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及核算。  相似文献   

6.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眭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它们虽同属于生物资产,但在进行减值准备核算时却适用不同的具体准则,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不计提减值准备,其原因是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具备生产经营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正>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是企业用于栽培、繁殖、养育,待生长成熟后出售,或者用于产出农产品、役畜、或者用于社会公益性目的,而拥有或控制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分为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  相似文献   

8.
生物资产属于企业一项经济资源,在未来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所以作为 一项资产加以确认。该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但各生物资产之间的性质和核算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区别,本文主要论述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同点和区别。  相似文献   

9.
一、新准则与原规定比较 1.扩大了生物资产的类别。原规定中的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大类。考虑我国农业企业具有一定数量的公益性质的生物资产,新准则规定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  相似文献   

10.
浅谈畜牧业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生物资产初始计量(一)外购生物资产核算外购生物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  相似文献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简称"生物资产会计准则")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企业所得税法也首次引入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12.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具有流动性资产和长期性资产的双重特性。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生物资产通常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通常是一次性消耗并终止其服务能力或未来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将生物资产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在生物资产的定义和分类上,会计准则和所得税法一致,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生物资产的计量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分析了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标准,并提出了通过嫁接改良品种的成熟的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公益性生物资产同生产性生物资产合并进行报表披露,将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标准作为重要会计政策单独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相似文献   

15.
赵艳丽 《财会通讯》2007,(10):60-61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准则还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公益性生物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6.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农业生产企业的主要资产,随着我国农业开放程度的提高,"三农"问题也成了我国党和政府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且是一个国内消费和出口创收方面对农业依赖性都很强的国家,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其主要生产要素.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概念、确认、计量及会计核算等几个方面,阐述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有关信息,以便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生猪资产的分类依据IAS41和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将生猪资产分为两大类:一是消耗性生猪资产。依据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征,可以将准备出售的保育仔猪、育肥猪划分为消耗性生猪资产。企业持有这些生猪资产的目的是为了出售获得经济利益,符合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特征。二是生产性生猪资产。依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特征,可以将继续饲  相似文献   

18.
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一般生物的普遍性,因为与经济生产交织在一起而具有一般经济资源的特点。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相比有其特殊的自然增值性,但其与固定资产相比又有一定相似性。本文主要论述了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相同点和区别。  相似文献   

19.
生态足迹(需求)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生态足迹分析可定量反映城市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生态足迹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要维持某一物质消费水平下的某一人口的持续生存所必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的面积。生态承载力(供给)是指一个地区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总和。而生物生产性土地主要包括:化石燃料土地、可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和水域。  相似文献   

20.
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不仅涵盖传统的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环保工程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等各类企业均对生物资产进行了确认。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植物类生物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从三方面入手,提出了具体的完善策略,包括细化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完善资产折旧规定,细化资产减值规范,明确公益性生物资产处置规定,激活企业资产确认动力。希望本文研究能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