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900美元,标志着我国已居于“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本文基于日本、韩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发展历程,考察了“中等收入陷阱”区间下消费率的变化轨迹,认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消费率特征是:消费率走势呈U型特征,由波动性变化演变为平稳性运行,并大致在人均GDP4000美元形成“消费率拐点”。其中,收入因素对“消费率拐点”的培育与形成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同时文章对比分析了低中等收入阶段我国消费率变化轨迹,认为我国在人均GDP4283美元水平下形成“消费率拐点”,但当前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仍面临较强的挑战,迫切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来强化“消费率拐点”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我国消费率:究竟多高才合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伴随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我国消费率持续走低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消费投资比例关系的广泛关注。文章研究了我国消费投资比例关系中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经济运行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从多国长期趋势角度对我国较高投资率的合理性给予了有力的支持,并从经济运行实践和实证模型两个方面给出了现阶段我国消费率与投资率的合理区间,最后就提高我国消费率和协调消费投资比例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变动关系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呈现出一般规律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经济发展进程中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变化规律;接着以实际数据检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之变动现象是否服从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动的一般规律。结果发现二者基本吻合。但是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化规律又具有自身特点:偏高的投资率和过低的消费率。事实证明,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不利,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完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变动关系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呈现出一般规律性。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经济发展进程中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变化规律;接着以实际数据检验改革开发以来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之变动现象是否服从投资率与消费率变动的一般规律。结果发现二者基本吻合。但是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化规律又具有自身特点:偏高的投资率和过低的消费率。事实证明,这种现象对我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不利,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完善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5.
投资率与消费率相协调是判断合理消费率的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通过对资本生产率的分析及消费率和投资率变动趋势的分析,得出1995~2005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趋于不协调.而导致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不协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宏观投资效益在下降.  相似文献   

6.
提高消费率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累率偏高、消费率偏低是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源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因此,应从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市化步伐、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入手,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中国1996--2009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比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存在预期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本文最后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出发,提出了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并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适度居民消费率是指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满足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要求的居民消费比例,是由最低消费率和最高消费率组成的一个值域。通过研究发现,河北省实际居民消费率明显低于理论上适度居民消费率区间。本文从提高人民收入和提高有效供给两个方面提出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终消费率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最终消费率,关键是要消除致使最终消费率下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行政管理体制性或制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消费率明显偏低的成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以来,我国持续偏低的消费率影响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经济良性循环,导致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失衡,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究其成因主要有:投资率过高、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且差距扩大、农民收入偏低、供给结构不合理、流通渠道建设滞后和消费环境不完善等。因此,必须通过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市化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积极促进就连、调整分配格局、改善消费环境、优化供给结构、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综合时策来提高消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