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阶层的收入,保障农民、农民工、农村低保人员的收入增加,对于公务员的收入分配制度都做出明确的安排,体现我们党是为人民着想的。”“今后,辽宁要将自主创新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做。”  相似文献   

2.
周刚 《现代审计》2012,(4):66-66
当前,国家对低保人员的财政补助办法中.城市低保按城市居民收入低于城市最低收入线的.财政补助其实际收入与城市最低收入的差额.即补差:而对农村低保则是采取定额补助即各地政府根据国家确定的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线,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确定一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  相似文献   

3.
泸县城镇低保工作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标。其主要做法是:1.严格执行“属地管理,实事求是,扶贫不扶懒”的原则,对提出申请的低保户,由镇社会事务办(民政办)、单位工会和县民政局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并以户为单位向社会张榜公布,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家庭,区分“三无”和尚有一定收入的对象分别批准,并颁发《泸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救济证》。2.加强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全县低保金列入财政预算,纳入社会救济专项资金支出科目,县财政局建立低保资金专户,专项管理,专款专用。县民政局提出用款计划,财政部门按月…  相似文献   

4.
1、由于居民的收入来源渠道比较多,而目前我国还不能从制度上对居民的收入进行准确、及时的统计,这就给低保对象的收入核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最终导致无法准确界定低保对象,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应纳入低保范围的人员没有纳入,而不应纳入低保范围的人员却领取了低保资金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乡镇论坛》2008,(19):38-39
读者徐振汉发来电子邮件问:国家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一件大好事,但对谁有权享受农村低保,我有两点疑问想请教:一是某老人的儿女已成家立业且收入颇丰,该老人能否以年老体弱、经济困难为由享受低保?二是某女村民承包地几乎全被征用,成了失地农民,而她的丈夫有正式工作,属“非农业户口”。请问,如果她生活困难,能否享受低保?  相似文献   

6.
今年初.达州市通川区政府.采纳区审计局关于“加强惠民资金管理.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审计建议.并把审计建议作为推动2008年全区“八大”民生工程的主要措施之一.作出了三条落实审计建议加强整改的硬性规定。一是对全区城镇低保对象进行重新申报、登记、审核、公示。将低保对象的数据信息与市、区社保部门数据信息进行核对.清理出退休收入超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低保对象:二是将低保数据信息与工商、税务、就业、房管、  相似文献   

7.
新闻链接     
新近结束的第十一次全国民政会议上民政部公布的最新排查结果表明,全国现有城市低保应保对象1938万人,其中已有1392.5万人领到了低保金,另有545.5万人正在办理低保手续。目前,有16个省的低保对象超过了50万人,其中8个省在100到150万人之间。民政部组织开展的这次城市低保排查工作是自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排查活动。经过上百万参与其间的工作人员的努力,已基本摸清了我国低保底数。  相似文献   

8.
低保制度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的功能定位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学术  熊辉  刘楠 《经济界》2010,(3):76-81
中国农村在反贫困领域已经进入了“两轮驱动”(低保和扶贫开发)的历史阶段,这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对扶贫开发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机制进行重新认识和设计。本文在回顾农村低保制度出台背景和实施过程并展望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低保制度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潜在影响,对低保制度背景下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功能定位进行了重新认识和界定,并据此初步设计了“发展型”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低保工作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低保对象收入核定难问题 我国现行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实行差额保障,而差额保障最主要的问题是核准低收入家庭的现有收入。但由于我国目前就业内涵界定不清、外出打工范围扩大、管理不规范,加之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在核实申请低保待遇对象的家庭财产和收入上难度很大。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集中在认为有一些低保边缘户纳入了低保网中,或者有一些生活还比较宽余的人被纳入了低保网中,而一些生活相对更困难的人群却游离在低保覆盖网之外。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乡镇论坛》2008,(29):4-5
北京农村残疾人救助实现无盲区北京今年将低保边缘的农村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适当提高农村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和老残一体家庭残疾人等3类残疾人的救助标准,确保农村残疾人无救助盲区。去年起,北京的2.7万重残人员可凭“北京市无固定性收入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金审核发放证”,每月从街道领取310元的生活补助金。凡有北京常住户口、年龄在16周岁至60周岁之间、没有固定性收入、无业、生活靠亲属或家人照料、未享受城市和农村低保待遇以及城市重残人生活困难补助的重残人,都可以享受政策规定的生活补助。  相似文献   

11.
资讯广场     
政策困难群众"两节"补贴翻番近日,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称,明年元旦春节期间,将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标准比今年提高一倍,城市低保对象一次性可领到300元补贴。民政部称,此次补贴发放的范围为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以及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  相似文献   

12.
曾红 《现代审计》2011,(2):37-38
一、基层“城市低保”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们在对“城市低保资金审计中发现.此项资金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英 《乡镇论坛》2008,(29):15-16
做好低保管理工作是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地处万里长江入海口的江苏省启东市,从2006年年初开始,以健全制度为基础、以规范操作为抓手、以考核创优为推动,坚持“八化”标准,加强低保规范管理,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保障标准制订科学化。科学合理确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是城市低保工作的基础。2007年7月,启东市根据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的现状,合理确定了城乡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40元、120元。在此基础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随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和物价上涨幅度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4.
《山东房地产》2008,(2):35-36
近年来,莱芜市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人手,创新了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运作方式,探索建立了集救助机制、联动机制、退出机制为一体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货币直补制度,实现了“市场建、政府补、百姓选”的和谐局面。初步达到了“三个满意”:即住房困难户满意、政府满意和社会满意。截止2007年底,通过申请、审核和公示,全市共有1402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取得了住房补贴资格,其中1132户领到租赁住房补贴,270户取得了经济适用住房补贴资格,对提出申请的168户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现了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利用2002~2008年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相关数据,定量分析个税与低保是如何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以及全体居民的收入差距.研究表明,个税和低保都有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对来说个税调节力度较大.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这两项制度的调节作用还有很大...  相似文献   

16.
一线传真     
审计促整改低保更阳光通过今年全国社保资金审计,宝鸡市审计部门运用从公安、工商、住建等部门采集来数据与低保人员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发现了一些中高收入家庭隐瞒收入和财产骗取社会救助,以致出现了开办企业吃低保、开着小车领救济的现象。宝鸡市人民政府针对审计署西安特派办、省审计厅及市审计局揭示出的问题,出台了《宝鸡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和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近年的审计中,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在对本单位预算外资金的账务处理中,违反有关法规设置无效账户,进行错误核算。具体表现是:一些部门单位把属于财政资金的预算外资金当作本单位的收入入账,在收到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时,账务处理贷记“预算外资金收入”或“事业收入”科目。其二级单位“上行下效”,造成了收入和支出的重复计算。这样的账务处理,使得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没有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进行正确核算,把“银行存款—财政专户存款”变成了空头账户。其弊端:一是混淆财政资金和单位收入,造成单位收入反…  相似文献   

18.
徐延平 《乡镇论坛》2014,(29):16-16
家住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龙井村的詹丰是一名智力重度残疾人,母亲出走多年,奶奶视力重度残疾,家里生活本来全靠父亲来支撑,可几年前父亲又因遭遇车祸导致肢体残疾。当时家里就申请了低保,那时每月只有600元,现在詹丰一家已经能领到1044元的低保金、200元的高龄补助金和20元的居家养老政府补助金,共1264元。他的父亲说:“这1264元,在我们家可顶上大用了,基本生活不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19.
张敏 《西部财会》2011,(7):58-60
在当今各国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普遍采用“补差式救助”的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保障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水平,但由于存在“隐含税率”,低保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低保制度中存在的“隐含税率”的分析提出一些思考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完善我国城市低保制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失业保险、低保与促进再就业联动机制(以下简称“联动机制”)是指对准备申领和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及低保人员,通过就业和再就业政策扶持,促其创业并带动再就业,解决其基本生活的一种工作机制。建立联动机制,旨在通过政府推动、政策驱动、典型带动、社会联动,形成鼓励和引导积极主动就业的激励机制,促使失业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尽快就业,缩短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的时问,使就业的低保人员退出低保,变单纯的生活保障为积极的就业保障,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