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收购、兼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权整合行为.在我国己作为产权交易的一种重要形式获得了飞快发展。而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财务分析是并购决策分析的重要环节.它不同于一般的财务分析。其特定的分析目的和分析条件决定了它很强的针对性。财务分析中的资产负债分析、损益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较为敏感和关键.也易出疑点和问题.唯有避免并购陷阱.才能保证并购成功。  相似文献   

2.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其目标是寻求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的并购活动不仅要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更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为最大限度减少并购风险或避免对一家有吸引力的公司支付过高的价格,必须进行周密的财务评价和分析。企业进行财务评价后,可初步确定并购目标企业,而对并购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是降低并购成本、取得并购成功的关键。同时,为了增加并购成功的概率,应用协同价值法进行财务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主并公司绩效和整体绩效较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短期目标而放弃长远利益、盲目地追求企业规模、草率地进入多元化领域等因素。影响并购的其他因素包括:并购准备、并购支付方式、目标企业的反并购政策、企业并购后的整合等。  相似文献   

4.
桂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一五”期间桂林旅游产品面临如何调整产品结构,增强旅游服务功能与经济效益。结合桂林特色优势旅游资源开发项目规划研究.探讨以优势资源为主线、以文化旅游为重点提升观光型旅游产品竞争力;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开发不同类型的休闲度假产品,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以整合优势资源,差异性发展特色旅游片区.增强桂林旅游整体实力,从而促进桂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饭店企业的并购活动开展比较晚,但是当前表现比较频繁。所采用的并购模式主要是横向并购模式和少量的混合并购模式,纵向并购模式极为少见。基于行业成长性特点和自身经营实力的考虑.国内饭店企业比较适合采用横向模式进行并购。目标饭店的选择、品牌结构的选择和文化整合是实施并购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开展跨固并购。企业开展跨国并购有利于获取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短缺资源和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品牌和市场。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和国家政策导向都十分有利于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并购。但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及国内外文化环境、政治经济环境差异大,企业跨国并购也面临许多障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在并购主体、目标市场、并购行业、并购对象和并购方式等方面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同时.我国政府也需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扶持和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财务报表分析框架为依托,论述了评价企业并购整个过程当中所涉及的财务分析,为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客观的评价企业的并购行为提供了一个框架.为企业并购中目标方的选择,以及并购后期经营绩效的评价都给出了相应的财务分析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8.
企业并购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并收购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资产重组最重要的方式。企业并购的直接收益在于扩大规模,占领市场,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优势互补。然而,并购充满了风险,这在科尔尼顾问公司最近的一项调研中得到了证实。该公司筛选出1998年和1999年全球范围内115个巨型并购案例,其中58%没有达到事先设定的价值创造目标。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和近年来的并购实践,对并购交易中的各种风险和国外并购成功经验作以下探讨。一、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1.体制风险。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经营体制仍未根本转变,产权关系不清,产权交易受阻,政府利用行政手段介入较深,增加了企业资产重组和并购的困难。2.市场缺陷风险。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上市公司中大量流通股和国家股、国有法人股被分割。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缺陷并明显滞后,加之监管力度和监管经验不足,完全通过市场重组和并购十分困难,风险大,导致许多企业非市场操作。相比而言,西方国家上市公司则不同,股票市场的完全开放和股权的高流动性,使股票市场兼并成为90年代西方企业兼并的主流。3.经营风险。被收购企业在合并后业绩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好,收购者常常高估被收购业务或公司的市场潜力,对目标企业的业务亦只有肤浅的认识;因以下种...  相似文献   

9.
吸引跨国并购有利于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下所暴露出求的代理风险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日渐突出,治理观急和外部环境均难以满足跨国并购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与制订吸引跨国并购双赢的政策措施.对降低企业并购成本,实现国际资本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不是资金与技术等显性要素的简单联合,而是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隐性资源整合。文化整合不力或不当会导致并购预期目标难以实现,阻碍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甚至导致整个并购的失败。本文通过对现代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的深层分析,为并购企业的文化整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谢志坚 《新智慧》2007,(2):21-22
企业并购大致可分为企业并购前的准备、企业并购实际操作和企业并购后的整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涉及的财务问题有:制定企业并购的财目标与财务战略;分析评估目标企业;选择并购支付方式。第二阶段涉及的财务问题是为并购谈判提供信息支持。第三阶段涉及的财务问题主要是进行企业并购的会计处理。笔者拟对上述财务问题进行探讨,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国有企业并购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目标存在着差异和冲突,表现为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目标冲突、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目标冲突、买方和卖方之间的价值判断冲突,各利益方带着不同的目的与动机参与企业并购。为使国有企业并购顺利完成并取得长期稳定发展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促进并购各方在利益目标上的互补和融合。当然,在国有企业并购中,企业价格的达成最终还取决于政府对各方面利益的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13.
张志宏 《新智慧》2005,(2):14-15
一、财务陷阱的成因分析 现代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主要以财务信息为主,因此。财务信息成为公司并购价格形成的重要依据,其质量的高低无疑是公司并购成败的关键。实务中,财务信息之所以得到并购方和目标公司的重视,关键在于财务信息是目标公司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提供的,并经过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审计和确认,因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企业并购风险管理是企业实现并购目标的前提,企业并购风险识别又是企业并购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并购风险识别首先要确定企业并购风险识别的对象,重点在目标企业的会计报表、对外经济合同和内部管理三个方面查找并购风险的来源。然后,采取审慎调查、财务分析法及风险树识别法全面了解目标的风险状况,为进一步评价和处理并购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晗 《新智慧》2004,(10B):42-43
企业并购时,计量并购目标企业即被并购企业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学术理论界和实务工作在这方面作了广泛的探讨。在研究如何计量目标企业价值的理论中,市盈率模型和美国西北大学拉巴波特提出的贴现现金流量模型备受青睐,然而这两个模型都有不足之处,需要更合理的模型来计量目标企业的价值。本就此作些探析。  相似文献   

16.
并购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经常现象。我国许多企业出于种种目的进行混合并购,并在接管目标企业后多元化经营。本文从我国企业的混合并购动机出发,对企业并购接管目标企业后多元化经营中存在的内部整合风险、市场整体风险及行业进入风险作了分析。最后笔者认为,我国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充足的资源等几个前提。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并购是企业资产重组的重要方式,对我国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并购动机理论的出发点、企业并购动机理论的一般和具体等三个方面对企业并购动机理论进行较系统的多层次分析,并结合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背景对国有企业并购动机作出现实分析。  相似文献   

18.
会展旅游是现今我国旅游业的亮点。桂林应明确会展旅游的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条件,大力发展会展旅游,提升旅游竞争力,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必须围绕会展旅游,明确定位,打造品牌,完善设施和机构,培育企业,培养人才,争取在竞争激烈的会展旅游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推动桂林旅游业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并购是一项复杂而极县风险性的活动,是一把双刃剑,必须深入分析企业的具体情况,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水平和目标要求,构造实施并购的可行条件,确定适宜的并购时机、规模,努力完善各种有利于并购运作的因素,以保证并购有效、成功地实施。  相似文献   

20.
跨国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流方式,但随着跨国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广,其运作风险也越来越大。本文概述了全球跨国并购经历的五次浪潮及其中国跨国并购的发展现状。以联想并购IBM的案例深入的分析了跨国并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包括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融资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杠杆并购风险。最后本文对中国企业如何防范跨国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