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这期间,食品安全是媒体每年报道必不可少的新闻话题。食品安全与人们生命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方便面荧光剂"、"勾兑葡萄酒"、"毒大米"、"注水猪肉"、"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让消费者心有余悸。食品安全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我们希望国人"横扫"海外奶粉货架,以及广州人买酱油都要到香港的现象不复存在,相关部门和食品标杆企业努力为大家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2.
构建问题食品集中处理机制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综合效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期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回收处理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但<食品安全法>只是在"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章节中对不合格食品的处理措施进行了相关规定,即"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过程中,由各个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应职责分工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对不合格食品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而对于过期食品以及一般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的回收处理并没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造成监管上存在一定漏洞,导致一些问题食品经常被食品生产企业违法利用或者被食品销售企业重新包装进行销售现象的产生.本文所指"问题食品"是指依法不应继续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食品,包括过期食品和经食品权威检测机构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食品,区别于一般表述中"问题食品"单指不合格食品的概念.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食品才算低脂、低糖、高蛋白?"有机"、"绿色"、"无公害"哪个更健康?不含人工色素就是不含色素吗?反式脂肪酸有哪些"马甲",你认识吗?明胶、植脂末这些经常看见的配料,对人体有没有危害?在食品安全大过天的今天,看懂食物标签很关键。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的"民心工程"。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地沟油"等恶性事件,不仅表明了食品生产企业的诚信缺失,更暴露了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工作的缺陷。主要问题在加强食品安全工作中,抓好食品加工环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笔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食品加工模式及人们饮食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刺激人们的神经,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神农丹姜"事件、注胶虾事件、"地沟油"事件、"皮鞋酸奶果冻"、可口可乐"含氯门"、问题奶粉等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各种食品问题既让人们愤怒、恐惧,又加深了民众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失望。这就亟须政府加大审  相似文献   

6.
徐秀丽 《活力》2012,(23):55-55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相似文献   

7.
民以食为天,这也决定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保证食品安全,排除食品安全隐患,是当今社会的主要任务。因此,本文对食品检测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食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如果食品质量出现问题,那将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食品质量问题,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就要加强食品检测技术的应用。食品检测技术是对食品中有害物质,包括:病原体、农药、兽药、化学污染物等进行检测,并对其做限量分析的一门技术,它对于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安全也因此备受关注.某种意义上,食品分析检测技术保证了食品安全,为健康、安全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科技时代,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展现了蓬勃的生命力.本文在对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发展背景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食品分析检测关键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相似文献   

9.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要素,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健康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接连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如何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事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食品安全是评价食品监管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是食品监管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据新修订的《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从2013年4月1日起,北京市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有毒、有害食品,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坊间对此形象地称为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这也是继质量信用"黑名单"之后,官方出台的又一"出局"性硬制度。此前的2012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要求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实行质量信用"黑名单"制度,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质量诚信体系长效机制。并在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领域开展试  相似文献   

11.
<正>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中国有句俗话:病从口入。食品质量不安全,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生活、生存、延续,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由于食品市场的巨大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国食品加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使得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乃至下一代的健康和安全、是目前公共健康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因此,重视食品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唯实 《企业导报》2013,(4):259-259
食品一直是人们生活中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因素,并且食品的质量也极大地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和健康的质量,然而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让人放心,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到底食品安全的影响来自哪里,又如何保障安全,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出发,探究如何全面保障食品安全,希望能够给食品安全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老百姓健康的大事。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让人们“举箸四顾,无不忧心”。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食品标准。我们来盘点一下,今年,都有哪些与食品相关的标准已经出台,执行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4.
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健康,也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学校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文章对我国学校食堂食品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相关人员食品安全意识、食堂食品管理体制、食品安全防范与应急等方面总结对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希望为我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事关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有一个问题关系到我国一大半居民的饮食安全问题,那就是"面粉增白剂"是否需要被禁用问题,但这一问题似乎一直被"有意无意"地拖延着。9月12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结束征求意见。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征求意见稿)中,被人们俗称为"面粉增白剂"的过氧化苯甲酰,依然被列入面粉处理剂,这再次引来业界关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正食品安全标准是对食品、食品相关产品及食品添加剂中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作用的化学性、生物性、物理性等物质进行风险评估后制定的技术要求和措施,是食品进入市场的最基本要求,是食品生产经营、检验、进出口、监督管理应当依照执行的技术性法规,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在食品安全风险治理体系中食品安全标准具有不可缺少的独特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均把食品安全标准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最重要措施之一,在保证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7.
殷大朋 《民营科技》2009,(10):155-155
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上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已成为全球公众健康优先考虑的世界性问题。为此针对食品安全体系在食品生产企业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连续5年,首都的食品市场管理制度实施了食品安全监测网络和责任制度,建设检测体系,加强食品种植和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食品服务和关键环节的监管,建立一个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市食品办公室,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重大突发事件已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间我市的食品安全抽样合格率达到97.36%,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蔬菜、肉类等食品安全抽样合格率达到98.22%。  相似文献   

19.
由食品安全事件引发的对标准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丹红”事件提示人们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的健康,关乎社会的和谐发展。透过类似的食品安全事件,我们需要对中国食品技术标准和管理的缺失进行全面的思考,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不断完善食品技术标准的制定、执行、监督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中,食品添加剂成为人们诟病最多的一项因素,尤其是合成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毒药"的代名词,所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查非常重要。文章介绍了食品安全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客观认识食品添加剂,结合问题探讨了我国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有关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