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出现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全球化和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世界生产一体化;另一方面它也是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垄断世界市场的历史进程——资本的不断增值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讲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扩张的集中表现。  相似文献   

2.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数字资本在物质技术、经济权力维度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动向,如全球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变革与高度渗透、数字资本逻辑全球扩张、国际间数字化竞争日益政治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数字霸权极端化等。数字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带动了国际数字化平台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全球共性理念深入人心,并促进了数字化世界市场的形成,然而其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具有矛盾性的双重作用,并以多种"悖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国际数字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实质是资本扩张逻辑和剥削逻辑的强化,加剧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酝酿着更强烈度和更广范围的数字化衰退危机。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矛盾尖锐化的表现和反映,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是实体经济中以房屋为代表的商品卖不出去,是生产相对过剩、有效需求不足.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雇佣劳动"制度.金融产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等因素推迟并加深了经济矛盾,导致本次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的集中强烈爆发.  相似文献   

4.
信用经营的是供求链条,信用的基本物质载体是货币;资本主义信用始终倾力于市场的扩张,这既符合资本的内在要求,也由于信用工具的虚拟资本性质而隐藏着投机和风险;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加剧的历史趋势中,为了满足资本扩张的要求,信用开始异化:以货币供应的虚拟化为基础,资本主义信用由传统的资本婢女逐渐异变为资本的主导者,通过自我的疯狂扩张沦为直接掠夺和剥削的工具。随之,资本主义也在经历了工业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后,进入金融资本主义阶段,其增长模式由传统的生产效率推动型演化为信用泡沫推动型;这个过程既是资本主义在框架内的有效调节,也是风险的升级和扩大,金融化使风险覆盖在资本主义信用触角所伸及的任何角落。  相似文献   

5.
面对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我国资本国际化进程逐渐深化,如何认识国家与资本国际化的关系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运用资本循环的国际化分析方法,分别从社会总资本和个别资本角度,综合考察了资本国际化与国家的关系,发现资本的国际化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更大范围内被不断地复制,令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再生产空间更加多样化,突出了国家处于重要的地位,表现在国家在积极引导商品资本、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循环有序进行的基础上,调解了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扩张过程中遭遇的矛盾和争端。  相似文献   

6.
从生产经营与资本的集中、金融资本的垄断和国际垄断等三个角度剖析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垄断的新发展,并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反垄断实践进行理论解析;指出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自由竞争的经济,而是以垄断组织为主要竞争主体的经济;阐明现阶段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体的反垄断法主要不是反对生产经营的集中度或垄断,而是主要反对生产经营上不利于有效竞争的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7.
卢江  黄旭 《经济纵横》2023,(10):24-3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了系统性危机,表现为由内在关联的、超越一定范围的多领域对抗性矛盾相互交织影响的整体危机。《资本论》中阐述的基本原理对当代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具有显著的逻辑批判张力。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系统性危机的实质是资本逐利本性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终结。资本积累理论阐明了从国内扩张转向国际扩张下系统性危机从可能转向必然的具体机制。资本循环理论刻画了系统性危机在经济领域内部、非经济领域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生成演化路径。在危机中,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的新社会因素不断生成。资产阶级执政党的改良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平缓了系统性危机的消极冲击,但无法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被取代的历史规律。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特点和根源,必然联系到虚拟资本。马克思曾从多个层次科学而系统地考察了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是与现实资本相对立的范畴,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外在表现,是资本职能的自我膨胀和资本概念的自我延伸。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一系列关系和范畴分离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是经济关系泛资本化的产物。虚拟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不可缺少的,但它又是一把双刃剑。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没有过时,这一理论同样适合于我国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向数字资本主义、交往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表明,资本剥削范围已经由传统意义的生产劳动扩展至人类日常生活交往层面,呈现出全领域、全空间、全时态的特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交往资本主义表面上通过“以数字资本为基础的数字化生产方式”进行表现,深层次上则根植于数字化生产方式的社会基础——基于数字资本的生产关系。交往资本主义所实现的剥削创新,根本原因在于这种剥削形式实现了从传统的商品模式向“位于商品中心的社会关系”的转变。因此,数字时代的资本批判既要重视作为表现形式的数字化生产方式,更要重视人类交往活动背后抽象的社会关系——以数字资本为现实载体的生产关系。基于此,在数字社会未来发展的问题上,交往资本主义理论强调通过“新共产主义”运动走上数字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关键是数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构建。构建数字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一方面要重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颠覆性革命的总体性、长期性政治策略;另一方面应探索以数字生产资料“共享”为方向原则的局部性、阶段性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0.
简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新自由主义是为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而涌现的理论思潮。它的政策主张 ,在当前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华盛顿共识”。在我国 ,依然有人在鼓吹以“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 ,表现在 :积极鼓吹个人主义价值观 ;积极鼓吹私有化 ;借口“经济全球化”宣扬与西方全面接轨。我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若以新自由主义替代马克思主义 ,或者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后果将是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附庸 !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看,全球化实际上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我们这一时代的最重要特征。全球化对当代最重大的影响之一,就是为中国特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全球背景。从一定意义上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既利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文明成果,又限制、克服、规避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病,即"规避现代化陷阱"并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是一个时代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世界历史、世界市场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全球化思想,尤其是其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不仅为正确界定和把握经济全球化内涵、特征和本质提供了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而且对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理性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基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全球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 国际投资始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才具有典型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別80年代以来,资本输出已发展成为世界性国际投资,形成一个相互交流的国际资本大循环。这是近年来国际投资发生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3.
为抵挡利润率下降趋势,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转向新自由主义和金融化, 收入因而由劳动向资本转移, 其内部积累矛盾激化推动了以国际垄断资本利益为核心的全球化, 最终引起美国制造业 “空心化” 及中美贸易失衡; 当代资本主义的技术垄断和金融垄断特征与全球化形成合力, 加深国际剥削, 使收入分配空前悬殊, 构成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根源; 危机后的衰退周期更使积累条件趋于恶化, 美国国内中小资本及中低端劳动者利益进一步受损, 国际阶级矛盾凸显。 美国对华 “贸易争端” 是国际垄断资本积累矛盾激化的集中体现, 更是美国维护其垄断地位遏制中国发展的行动; 中国应立足于破解技术垄断和金融垄断,防止过度金融化, 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 探索打破资本主义垄断发展格局的新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起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然形成了的结构之内,它们与已经建立起来的、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再生产处于竞争的状态,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再生产的决定和限制。因此,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窒息了不发达国家民族资本的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15.
正当下,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与资本逻辑不无关联,资本逻辑是异化生产、过度消费、理性计算和全球扩张的逻辑。资本的异化生产将自然界仅仅作为"有用物"加以掠夺;过度消费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透支;理性计算过滤掉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全球扩张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殖民提供了契机。这四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成为现代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是一切危机的总根源。受该流派影响,学界产生了关于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从国家形式与资本形态内在逻辑关系出发,构建国际经济秩序周期性演进的分析框架。本文认为,国际经济秩序的周期性演进反映了资本逻辑从内在于民族国家到实现全球化的动态过程,由不同形态的资本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形式下通过对国家结构和职能的塑造来表达其总体性权力,并决定了这一阶段国际经济秩序的物质内容。本文对国际经济秩序的英国周期和美国周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美国周期相对于英国周期资本逻辑更为深化,美国周期本质上是英国周期金融扩张阶段的延续。在资本逻辑下构建的国际经济秩序再生产出了自身的反对力量使危机无法避免,只有超越资本逻辑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解决当前的全球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进,全球化内涵的不断丰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从发展趋势看,资本主义在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以及由其转化而来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进而向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演进。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以全球资本生产关系重大变化的经济学分析为前提,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结构概括当代资本主义最新变化的综合性新范畴,它沿着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的思维轨迹,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不同于列宁时代的重大特征。像经济全球化一样,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也具有双重性质,产生双重效应。  相似文献   

18.
资本主义精神从本质上是资本属性的逻辑展开和必然反映,资本的属性决定着它的主体精神表现。资本主义精神自身表现与资本属性之间存在着文明的悖谬,它不但表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下的资本主义精神表现的狭隘性、矛盾性、扭曲性,而且表明人类文明由资本主义文明向社会主义文明的转型成为必然。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精神对和谐社会下市场经济主体精神建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资本增殖的空间矛盾不仅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趋势的理解,同时有助于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尽管国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空间思想作了深入挖掘,但是其阶级立场和理论适用性都存在一定局限,亟需探索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中国视角、社会主义视角和东方视角。概括来说,空间矛盾表现为单个资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生产要素使用的空间分离与空间集中,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存在对内空间集聚和对外空间扩张之间的矛盾,建立在一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关系矛盾的空间表征为空间异化、权力空间、阶级分化和空间拜物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资本逻辑论包括资本的逻辑起点、资本的逻辑展开和资本的逻辑终点三个部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表现在,第一,资本逻辑的起点阶段: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第二,资本逻辑的展开阶段:资本循环的中断;第三,资本逻辑的终点阶段: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经济矛盾。总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表现,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对资本逻辑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研究,对我们认清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前途命运,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