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行政法中,行政事实行为作为行政主体的一种行为形式已成共识,但是中国行政法对此研究甚少。行政事实行为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但它对行政相对人影响却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为受到行政事实行为侵害的行政相对人提供救济途径,是现代行政法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通过对行政事实行为的探讨,对行政事实行为予以明确的界定,给予行政事实行为的侵权提供救济进路。  相似文献   

2.
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呼唤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我国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此应采取“拿来主义”。面对转轨时期政府职能、政民关系、行政观念转变的现实,当前应该注重解决好公共管理的主体问题、行政伦理问题、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依法行政问题。  相似文献   

3.
行政法与行政伦理作为两种基本的行政规范,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这在现代行政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首先,行政伦理与现代行政法存在着共同的论域,即行政关系。其次,行政伦理与现代行政法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即公平、民主与法治。最后,行政伦理与行政法有共同的外部特征,并有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行政决定可接受性成为当下行政执法过程中不论对行政主体抑或相对人皆影响重大之理念,囿于当前对其关注较少,引致相对人不接受行政决定,阻碍了对层出的行政执法案件的处理进程。基于实践需求产生的影响,通过对正义重在以人们可接受的方式实现的论述,以制度环境与主体关注出发对制约行政决定可接受性的因子进行分析,明确对行政决定可接受性评价与衡量之兼顾法律标准与心理标准的方法,进而多角度论证提高行政决定可接受性的践行措施,以期益于现代行政制度中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良性交互。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行政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改变。正确认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法律关系,可以认为,我国行政相对人应该具有独立、积极、主动的法律地位。行政相对人法律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尚需一些具体行政行为法律规范、行政程序法律制度及行政法制监督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在立宪政体和责任政府的框架内,通过公共服务市场化和扩大民主参与,进一步确立理顺党政、政企、政社、政民关系,特别是要进一步确立公民在政民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我国下一步行政体制改革定位在政民关系上,使我国政府管理真正变为公共行政。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中,工商行政机关一般采取行政检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强制性手段来实现职能到位,因为此类刚性监管方式好似重拳出击,立马见效,立显权威。但实践中也易于出现摩擦,激化矛盾,引发行政管理机关与相对人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而与刚性监管方式相对应的是,近年来行政指导、行政合同、行政奖励、  相似文献   

8.
王哲 《城市建设》2011,(2):471-471
近年来,建设领域诚信缺失的问题尤为突出,诚信建设关系到建设相对人的生存发展。建立建设行政相对人诚信档案对于提高建设管理效能,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处理是不同于授益行政行为,也不同于损益行政行为的具体行政行为中的一类,其对相对人的权益有直接影响,但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在行政主体为行为时并不确定。具体行政行为根据对相对人权益的影响不同,可分为授益行政行为、损益行政行为和行政处理三类。行政处理不同于行政处罚。相对人认为行政处理侵害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0.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用行政法手段重新塑造政府职能,对政府与市场主体关系加以重新定位,把宏观调控职能纳入法制轨道,在新形势下对依法行政原则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依法办事,而应理解为凡法律未授权的,行政机关均不得为之,包括具体和抽象行为。这种理解有助于防止个别既得利益部门阻碍破坏改革现象的发生。当前改善加强行政执法的关键是职消行政机关享有的过大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权。  相似文献   

11.
学习目的与要求:一切公共权力必须依法行使是现代法治的核心问题,行政权作为重要的公共权力之一,必然也要依法行使,这是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行政法就是规定国家行政组织、规范行政活动与行政程序的准则,是用来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门部门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经济师》2015,(12)
行政信访制度作为一种在我国已经沿用几十年的行政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对于行政信访的研究多数却停留在行政学、政治学或社会学角度,从行政法角度对其展开研究的却少之又少,文章从该角度展开了对行政信访制度的研究与探索。文章主要对行政信访制度的认识、现状分析以及当前我国信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行性探究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13.
行政价值观是一种系统化的、相对稳定的价值结构体系和价值评价体系,它通过支配行政主体而对行政实践活动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行政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多样,但传统行政价值观与新生行政价值观之间、公共行政价值观与个体行政价值观之间仍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加强和营造符合时代发展的科学行政价值观对推进中国行政管理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0.行政违法必然导致行政侵权 错。行政侵权指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不法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依法承担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行为。其特征是:第一,行政侵权以行政违法为前提。行政侵权必然是行政违法,但行政违法不一定全是行政侵权。只有直接招致他人财产权利或人身权利的实际损害,并引起行政赔偿责任的行政违法才是行政侵权。第二,行政侵权以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条件。这里的损害是指:其一,他人确实受到了损害;其二,这种受损害的权益属于合法权益即个人或组织法定的物权、知识产权和人身权等。违法的权益受损,不构成行政侵权。第三,行政侵权行为以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为后果。  相似文献   

15.
沈宏 《当代经济》2003,(10):72-72
1998年《价格法》首次将听证程序引入行政决策领域。行政决策是集权的传统领域和最后阵地。行政决策听证则是对集权的最后洗涤,行政法治的重要标志。一、概念界说行政决策听证指行政主体作出决策前允许相对人对拟作出的行政决策提供证据发表意见进行论证的制度。行政决策听证有以下特性:广泛性,涉及公益的多元化,主体  相似文献   

16.
行政违法责任在行政法学界也称法律责任,是政府制定行政法规、规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违法责任机制发挥作用的原理在于通过对违法的行政主体和管理相对人追究违法责任,承担不良后果,约束行政主体和管理相对人依法行使权力(利),履行法定义务,从而正本清源,保障行政立法宗旨得以实现,保障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规、规章得以正确实施,是政府立法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和重点研究的课题。因此,研究政府立法中行政违法责任功能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行政程序法规定了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及其它程序参与人在行政程序中的权利义务,其中又以行政机关的程序义务规定为主要内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行为时如果程序违法,即违反了其程序义务,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我国行政程序违法责任的实现形式,针对行政主体程序违法的不同情形和程度,以设定不同的行政程序违法责任形式。  相似文献   

18.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原则与政策,在行政相对方的同意与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或是指行政机关为实现所期望的行政状态.谋求相对人响应而依照法律政策所采取的非权力行政执法活动。通常,行政机关以指示、劝告、希望、敦促、建议等多种形式,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施指导行为。由于行政指导只有在取得相对人的同意之后才发生作用,因而它不直接产生行政法律后果。基于此,学术界普遍认为,行政指导仅仅是事实而不是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9.
黄子文 《时代经贸》2011,(4):213-215
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应当符合《合同法》,市场主体与政府及其行政部门的关系要符合《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家税收要求纳税人与税收征曾机关不可逾越《税收征管法》。然而,在市场经济主体与政府执行管理,尤其是在税收征管的行政过程中,行政执法冲突尤其明显,让广大纳税人谈税色变。为此,有必要认真研究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税务行政执法的过错行为。本文经过多年税收实务钻研,侧重案例,深层次分析,以便探索我国税收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一、《产品质量法》的性质 《产品质量法》是关于产品质量管理的一部重要的法律。在我国,有学者将其定为“行政法”,从立法的重心来看,这样的理解并不为错。但是,作为一个法律空件,《产品质量法》绝不仅仅是行政法,其中所包含的法律规范十分丰甯.从大的方面说,这个法律文件中既有行政法规范,也有民事法律规范,还有刑事法律规范的内容。将《产品质量法》仅仅看作是行政法律规范的内容可能会造成法律适用上的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