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双顺差"背景下实现中国内外均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光 《时代经贸》2007,5(6):61-62
内外均衡目标是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及国际收支均衡.目前,中国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和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因此需通过扩张性的财政及货币政策进行协调,同时辅以汇率及利率政策.只有内外兼顾统一才能使经济实现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平衡是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影响增加了中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使我国的宏观调控逐步由注重内部均衡越来越多地转向关注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3.
在开放经济下,国际收支平衡是同时实现内、外部均衡的重要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一.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蔓延的影响增加了中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难度,使我国的宏观调控逐步由注重内部均衡越来越多地转向关注内外均衡.  相似文献   

4.
一般而言,各国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有4个,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其中前三个是对内部的经济目标,国际收支均衡是对外部的目标。一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会对本国的宏观和微观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国际经济学家非常关注国际收支平衡机制,并且提出了种种调节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和学说。本文对国际收支平衡及其调节的代表性理论进行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5.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是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一种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际收支政策模型,第一次将资本流动纳入凯恩斯的IS—LM框架,并从政策角度探讨了使经济达到内外均衡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M—F模型描述了开放经济下,达到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三种均衡的条件以及当外生变量发生变动对三种均衡所产生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开放,我国经济的宏观环境逐渐符合M—F模型的假设前提,下面笔者将采用该模型来分析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收支状况是国内经济运行在对外经济上的反映。FDI除了能够从资本形成、技术扩散和促进竞争等角度刺激一国经济增长外,还对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本文综合分析了FDI对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与金融项目、经常项目和国际收支的整体平衡的影响,并采用矢量误差校正模型(VEC模型),研究了它们之间长期动态的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在快速复苏的同时,国内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导致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冲突问题也日趋严重,并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独特现象。根据丁伯根原则和导致内外失衡的深层原因,中国应从建立对冲机制、调整信贷结构等方面着手来化解现阶段的“米德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8.
汪武芽 《经济师》2008,(7):51-52
中国出现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是一个极不合理的现象,长期持续必将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内外均衡的角度考虑认为,外部失衡的双顺差的根源在内部失衡,即国内需求的不足,并从多角度阐述了解决双顺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失衡的现状进行梳理,并从经济结构角度探究引起内外失衡的原因,指出未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应从"总量调控"转向"结构调控",继续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加强市场经济体制及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财政减税政策,扶持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均衡,最终实现内外经济均衡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开放的世界里,每个国家或地区都以实现内外均衡作为自己的经济目标,然而由于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使得内外均衡出现冲突,作为解决冲突的国际间政策协调的一种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为解决当时的内外均衡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在不断进步。应该站在实现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角度来看待关于国际货币体系产生与发展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经济形势看经济增长的几个重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006年以后,经济增长水平较高,而且有加速迹象;国内需求旺盛,投资增速加快,消费更加活跃;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外部净需求增加。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点是稳定投资的增长。稳定房价,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是稳定投资增长的重要条件。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继续发展,成为我国宏观经济中的突出问题。需要考虑构建国际收支不平衡条件下的宏观调控模式。  相似文献   

12.
国际经验表明,在对不同的资本交易管制措施进行取舍时,通常应当考虑特定时期的宏观经济均衡条件和其他结构性改革需要。根据当前的内外经济均衡和结构性改革状况,笔者认为,我国近期的资本账户开放应当包括以下几点基本取向。 1.在总体上,对资本流入保持控制,防止资本过度流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连续多年呈现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从近两年的发  相似文献   

13.
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对外经济往来的最完整记录和衡量外部均衡的重要尺度,对于面临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并逐渐加大开放力度的中国来说越来越重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特点,重点对我国国际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经济》2007,(1):8-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国际收支平衡"第一次被置于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表明我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水平已提升至新的层次,更加重视驾驭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结构变动趋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财政政策的外部均衡效应:相对效力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长期存在,表明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程度的外部失衡.基于蒙代尔政策指派理论模型以及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估计,可以发现中国财政政策对外部均衡的相对调控效力要优于货币政策,因此中国应运用出口退税等财政政策来促进外部均衡的实现,并考虑选择发行超长期债券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同时还应及时完善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济》2007,(2):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指出,必须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在“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调控目标中,“国际收支平衡“第一次被置于经济工作的首要地位,表明我们对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水平已提升至新的层次,更加重视驾驭对外开放和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结构变动趋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评论》2007,7(10):F0002-F0002
南京财经大学的黄志勇副教授认为,FDI除了能够从资本形成、技术扩散和促进竞争等角度刺激一国经济增长外,还对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一方面,外资对国内经济稳定和经济长期持续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利用外资作为与外国资本之间的交易,构成了中国国际收支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外资对一国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8.
王杨堃  叶蜀君 《技术经济》2003,22(11):57-59
中国已经进入了开放经济的时代 ,尤其是随着加入WTO的日益深入 ,国际间的经济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收支平衡与否已成为衡量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国实力的一个主要标志 ,因而追求国际收支的平衡是一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目标之一。自十六大以来 ,我国政府在宏观经济方面提出了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其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来看 ,我们有必要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进一步研究。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分析在开放性经济条件下分析国内外经济均衡时 ,我们一般以“IS -LM”模型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西德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入增加,对国内经济造成冲击。尽管促进出口和经济增长是西德对外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固定汇率制的观念仍根深蒂固,但西德坚决奉行自由市场经济和资本项目开放,将国内经济均衡尤其是物价稳定作为重中之重,经过激烈争论和反复摸索,几次主动允许马克升值,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较大顺差,外部失衡对国内经济的压力增大,西德的经验对如何处理我国经济失衡,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它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可综合反映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为制定对外经济政策,分析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的基本经济因素,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依据,并为其他核算表中有关国外部分提供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