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7 毫秒
1.
社会救助是低收入群体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受益充分—分配公平—结果公平”视角,结合OECD和EUROMOD数据全面地揭示欧盟国家社会救助的全过程,并从责任划分、支出规模和给付机制等角度分析如何实现社会救助的全过程充分与公平。研究表明:受益充分和分配公平是实现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其中英国通过提供受益充分且分配公平的社会救助有效地缩小了收入差距,而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居民受益不充分致使社会救助的再分配功能薄弱。此外,社会救助的责任划分、支出规模和给付机制会影响社会救助的全过程。最后,在汲取欧盟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我国社会救助应注重全过程动态治理,完善多层次保障机制,适度调整支出规模,以及建立多元化救助标准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大连儿童村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主要救助对象的慈善机构。儿童村功能的发挥,是对以敬老院和孤儿院为主体的国家社会救助体系的有利补充。同时,儿童村的良性发展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基于对国内外儿童救助项目广泛研究的基础,立足于大连儿童村现状,对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成功经验予以总结,对其现存的问题和发展困境予以分析,并提出加强与政府合作、引入职业经理人、建立志愿者实践基地等对策建议,以促进大连儿童村稳定健康发展,推动中国儿童救助事业取得跨越式进步。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社会机制不完善,制度安排还不是很合理,贫困在社会中存在是普遍的,而且它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说明支持贫困的存在,不需要救助,只是贫困对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功能。而是说在救助过程中存在着违背初衷的现象,即贫困的社会救助中存在着负效应。例如,出现了贫困陷阱、福利依赖等现象。贫困问题的真正解决之道在于给贫困者“增能”,而非救助。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助是我国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之一,当前我国社会救助事务尤其是农村社会救助日渐紧迫和突出,社会救助制度亟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作为社会制度核心框架和象征的政府,履行社会救助功能,推动新型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应确定公共财政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责任,建立多层次农村社会救助体系,注意与受助人的"能力建设"相结合,形成"生存照顾"和"能力培养"的双重目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救助事业为困难群体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契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规范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制度的重大决策。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救助范围的拓宽,广大人民群众对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提出越来越多要求,政府迫切需要更新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模式。因此,将国际通行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导入社会救助工作既必要又可行。  相似文献   

6.
儿童社会救助的目的是为身处困境的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并让其接受正常的教育。英国政府认为儿童是国家最为宝贵的财富,因此非常重视儿童社会救助工作。英国的儿童社会救助政策包括贫困救助、收养、教育救助等内容,它对于我国有着诸多方面的启示,比如要突出政府在儿童社会救助问题上的主体责任,建立儿童社会救助工作的长效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7.
董郑芳  汪静 《时代经贸》2009,(8):163-164,167
“母婴”作为社会特殊群体,其救助工作已经或正在纳入各国社会救助体系。包括生育保险、贫困孕产妇医疗救助和母婴救助基金在内的我国现存母婴社会救助,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操作和人道层面的诸多问题。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我国母婴救助,尝试性地提出在政粜、立法、媒体和社团环节的过渡性建议,以期“拯救天使”,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8.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由于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是从传统的社会救助制度改造过来的,仍然带有旧制度的痕迹,还显得不够完善。本文在分析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现存问题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外社会救助的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是解决贫困人口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团结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切入点.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运行模式和制度安排.本文在研究欧洲部分国家社会救助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探究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中国社会救助的原则、理念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思考,提出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模式应当具有公平性、效率性、流动性和发展性等功能特质.  相似文献   

10.
秦丽娜 《经济师》2009,(7):11-12
近年来。尽管我国社会救助工作有了很大发展,有效地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但作为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基本救助制度、专项救助制度、资金投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五保"供养制度是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一项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有特定的制度理念和发展历程。随着农村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不断完善,在保障功能和保障对象上逐渐与"五保"供养制度形成了部分叠加,增加了制度的运行成本。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和整合社会救助制度的需求出发,可考虑将"五保"供养制度的各项功能由不同的救助项目分别承担,逐步取消"五保"供养制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实施比较成功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目前,长沙的低保制度在制度设计和运行方面仍存在消极的救助取向、平均式的救助标准、配套政策的负激励效应以及管理监督体系不健全等一些问题。为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探索改革,通过采取积极的福利政策、制定科学的保障标准,推行分类施助和差异救助、建立健全低保制度的管理监督体系等积极措施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效功能。  相似文献   

13.
活动板房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住房安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应该在活动板房的建设与分配过程中筹兼顾五大关系:统筹兼顾临时性过渡安置与长期安居的关系,提高有限救灾资源的使用效率;统筹兼顾应急救灾与次生灾害预防的关系,减少潜在风险;统筹兼顾受援方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防止引发社会危机;统筹兼顾政府、社会救助与灾民自救的关系,探索良性的灾难救助主体模式;统筹兼顾灾难救助中的矛盾与历史遗留矛盾的关系,预防矛盾的集中爆发。  相似文献   

14.
反思当前的社会救助,存在法律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筹资机制不科学和覆盖人群有盲区等缺陷。在遵循法定救助全面覆盖、积极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兼顾注重公平、保障生活综合救助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加快社会救助法制化进程、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筹集渠道、积极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险及社会福利等途径构建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5.
任俊 《时代经贸》2013,(22):248-248,252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现有的以农村低保、五保户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体的社会救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这些救助制度对保障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缓解他们的贫困状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年来,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流动给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带来了新挑战,人口城乡分布的二次整合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城市。候鸟”的救助制度。促使农村人口救助、城镇人口救助以及流动人口救助体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悦  崔炜 《发展研究》2011,(8):101-103
国际社会非常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本文从法规建设、资格认定、项目开发、资金筹措、社会参与五个方面,介绍了国外医疗救助的成功实践。国外医疗救助的经验对我国医疗救助城乡一体化具有借鉴的意义和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传统型社会救助渐渐力不从心,其中黑龙江省的传统型社会救助问题格外突出。如今发展型社会救助已经成为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重要支撑。通过研究我国目前社会救助的情况,尤其是黑龙江省现行社会救助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中的问题,可以看出黑龙省现行社会救助存在部分救助实施效果不佳、救助主体较为单一、缺少完善的内外监督措施、救助质量有待提升、群体的认知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完善多元化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多主体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救助的质量、完善社会救助的监督制度、提高群体的政策认知等方面构建黑龙江省发展型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8.
段美枝 《经济论坛》2011,(7):163-165
中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的是选择性原则,在确定救助目标时采用家计调查法来甄别‘谁是真正需要救助的人”,但家计调查制度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于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所以,在社会救助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阶段,要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可持续发展理念,弱化家计调查程序,增强工作激励机制,促使具有劳动能力的受助者摆脱贫困,走向自立。  相似文献   

19.
华黎 《生产力研究》2005,(11):42-44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农村统筹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救助的作用,以社会救助作为农村统筹的支点,加大对农村社会救助的投入,建立与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制度。现代的社会救助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救助,通过社会救助使被救助者通过摆脱贫困状态,能够自助,融入主流社会,因此应建立积极的社会救助体系,同时保证财政对社会救助的支持,逐步完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  相似文献   

20.
罗红明  王旭 《时代经贸》2009,(11):34-34
我国民间参与灾害救助活动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一,从思想上来看,民本、仁德、兼爱等思想构成了我国古代民间参与灾害救助的重要思想基础;其二,古代民间参与灾害救助也有着丰富的实践形式。学习和研究传统社会的灾害救助经验,对于现代社会公众参与灾害救助活动,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