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控制环境决定了一个组织的气氛,影响该组织中人们的内部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决定着内部控制的规则与结构.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以及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因此,加快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已成为当前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迫在眉睫的大事。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创新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创新作为一种群智性创新模式,其社会性与开放性、低成本与高效率、边界模糊与价值多元等特征为解决我国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基础薄弱、国际贸易垄断等问题提供了新路径。在分析企业内部云要素、外部云参与主体与企业低碳技术创新间关系的基础上,引入云创新理念构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并利用低碳上市公司数据检验内外部云对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内部云及外部云要素均对提升企业低碳研发能力、创新资源投入有积极作用,其中内部云要素的影响程度较之外部云更为明显;而在外部云要素中,区域低碳创新环境、金融环境的影响效果优于政府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3.
财务资源整合就是调整公司的财务资源各组成要素,使财务资源各要素内部之间、财务资源与企业内部其他资源、内部财务资源与外部资源之间协调配置,进而培育、提升企业财务运作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协调过程。本文探讨的财务资源整合为一种结构功能式整合,即内外部整合、内部财务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内部财务资源子元素整合,以及这些整合方式之间的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时代方向赋能企业战略转型与变革的必然选择。在数字经济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本文引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理论视角,选取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第一,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选取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第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组织内部冗余资源和管理者能力会强化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激励效应得益于企业创新能力与企业专业化分工效率的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和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中上述关系更加显著;最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能够提升企业市场价值。本研究助推了全要素生产率动因以及数字经济赋能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效应、机制和企业性质差异的理解,为更好的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发展为企业提供系统化、集成化的数据支撑,数据正成为企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本文选取2010—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企业建设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财务数字化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并从信息渠道与资源调整渠道深入探究了财务数字化降低企业成本粘性的作用机制,拓展了企业财务数字化建设与财务数字化对企业成本管理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成本粘性,财务数字化的实施能抑制企业成本粘性,这种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财务数字化可以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资源调整成本,抑制企业成本粘性。因此,企业可以通过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为财务数字化功能的发挥提供良好基础,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企业,尤其是国内上市公司,要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面临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对外竞争是建立在内部协调基础上的。因此,建立健全自身内部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探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已成为上市公司普遍关注的热点。内部审计可以完成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上市公司建立内部审计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保证合规经营、健康发展的手段,是上市公司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维护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内在需要,是企业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的内在需要,也是公司内部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的内在需要。内部审计是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需要,是企业内部矛盾管理职能的细分化。在新形势下,这种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文章提出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随内部薪酬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并以全部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2020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内部薪酬差距与全要素生产率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在倒“U”型曲线拐点到来之前,内部薪酬差距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正向的;而突破了拐点之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将随之下降。产权性质在内部薪酬差距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且在国有企业中对二者的负向调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8.
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为了研究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保证作用,本文首先进行理论分析;其次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内部控制的五个组成要素构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ICI);再次运用上市公司数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刻画内部控制各要素对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指数五个层次的权重,并估算出ICI;最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实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有高度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恰好解答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是否真的发挥了合理保证作用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王疆  黄姝淼 《经济论坛》2023,(2):102-116
文章选取2006—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海外直接投资事件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异质性角度,探究了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行为以及公司内部控制水平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存在增加投资谋取私利的动机,上市公司的高管腐败行为会显著提高中国上市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当考虑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时,内控控制水平越高,上市公司越可能更谨慎地制定投资决策,因此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措施可以调节高管腐败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影响,抑制高管腐败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基于所有权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的检验发现,在制造业企业、非国有企业中,上述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韩乐春 《大陆桥视野》2013,(20):24-24,26
企业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控制环境为第一要素,说明它是内控组成的基础和核心,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和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必须从概括性原则和具体性措施两方面着手,并要着重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要素进行分析和构建,内部控制是衡量上市公司管理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要.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中国目前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认识不一致,比较混乱.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不发达、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应统一指导和规范、全面构建整体框架.  相似文献   

12.
李志红 《经济问题》2023,(11):25-32
企业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的新动力,能否提升企业价值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利用2015—2021年中国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资源基础观理论,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提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企业资源异质性视角的机制检验显示,企业绩效、行业竞争和企业性质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的调节作用显著不同。进一步分析得到,内部控制和运营效率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传导路径。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会驱动劳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发生转变,进而影响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目标;员工规模的扩大、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路径;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而对管理层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显著影响;相比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底层数字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为技术进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争议提供证据,同时也对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2007—2021年中国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效果、机制和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负向影响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创新投入和资产不可逆程度在两者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企业金融化则发挥遮掩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主要体现于中西部地区农业企业,对大型企业相对较弱,较高的股权制衡度和创新投入水平能够缓解这种负向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有效提升农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文本分析识别企业数字专利以刻画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进而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考察了数字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赋能了中国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控制内生性和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作用机制方面,数字技术创新发挥了管理赋能、投资赋能、营运赋能与劳动赋能功能,有助于企业降低内部管控成本,提高投资决策质量与资产营运效率,改善劳动力资源结构,从而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分析发现,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与数字基础设施将会增大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生产率的积极影响;同时,对于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效应更为显著。此外,底层技术与实践应用层面的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生产率均有提升作用。本研究验证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决策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新争 《经济学家》2023,(11):37-47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克服“生产率悖论”,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基于2010—202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水平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创新策略选择和要素配置效率是导致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生产率U型关系的内生性根源,转型初期,数字化会降低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水平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导致“生产率悖论”。拓展分析表明,较高的专业化和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企业及早摆脱“生产率悖论”区间,而当资本密集度过高或过低时,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递减性更加显著。因此如何合理地选择创新策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优化要素配置结构、强化专业化分工、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克服数字化转型中的“生产率悖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1—2021年企业层面数据并将专业化分工纳入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企业数字化会提高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第二,相较于民营企业,数字化对国有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第三,相较于内部控制水平低的企业,数字化对内部控制水平位于前25%的企业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数字化通过提高专业化分工水平进一步促进了企业能源效率的提升。上述结论意味着,为了加快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政府应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同时,应鼓励企业加强数字技术在生产运营等环节的应用,鼓励企业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协同创新,进一步提高企业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郭维君 《时代经贸》2012,(6):193-193
纵观国内外,会计舞弊案件枚不胜举,其对经济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在我国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上市公司快速发展。因为其对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经济的产生巨大的影响。以史为鉴,为了避免或者减少因公司舞弊而造成的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全面的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是经济发展的必要,也是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脆弱的现状进行改进的必然要求! 全面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经济体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围绕着COSO内控框架中提出的“三个目标”和“五个要素”,结合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比较脆弱的现状,提出以下关于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方案。  相似文献   

19.
大公司内部创业过程中的行动要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荣伟 《当代财经》2003,(12):70-72
内部创业是指企业为了获得创新性的成果而得到组织授权和资源保证的组织内部的创业行动,通过这种内部创业行动,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新市场或者重新塑造新市场,从而实现细分市场的新价值。大公司在内部创业过程中有内部创业家群体等三维行动要素。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变更从年报上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会计变更能调整收益改变利润,因此,研究上市公司会计变更动机对于我们宏观地看待企业盈余具有较大的作用。因此,从企业满足外部监管审计需求和企业满足内部需求两方面具体分析了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变更的动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