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秀文 《财政监督》2012,(10):54-57
一流动性风险的内涵所谓流动性,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就是在需要时获取现金的能力。然而,不同的机构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的第三条对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是:"流动性  相似文献   

2.
全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的发展状况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结合2007年夏秋爆发的美国次级债风波引发的全球流动性危机,从实践角度,对全球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及其监管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着重分析了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显现的问题。同时结合国际良好做法,对加强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及其监管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切实高度重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监管;二是要及时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监管指引并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监控;三是要加强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跟踪研究;四是要加强各方协作,营造良好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及监管环境。  相似文献   

3.
如何有效化解流动性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经营中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去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今年以来,央行已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大型金融机构的存  相似文献   

4.
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理念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和从市场动荡中获取教训,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对其2000年发布的<银行机构流动性管理的稳健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于2008年9月发布了<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原则>.其从独立性、透明度两方面强调了监管机构良好的治理结构对构建强有力的银行流动性风险框架的重要性;明确银行公司治理中流动性风险管理利益攸关各方的职责:重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则框架.我国应从改进流动性指标、强化流动性风险的治理、体现激励相容等角度吸收和借鉴国际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完善我国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5.
马玥  丁鑫 《上海金融》2022,(9):46-57
商业银行资本与流动性监管是维持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支柱。本文选取2007-2020年间我国36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资本与流动性监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资本监管和流动性监管均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风险,但二者未能有效地发挥协同作用。银行监管约束的作用机制为降低银行风险承担与杠杆率,削弱个体银行与系统之间的关联,从而抑制系统性风险。在资本监管与不同流动性监管指标的组合下,净稳定融资比与资本监管政策的组合效果最为明显。随着监管压力阈值的增加,资本监管与流动性监管的协同效应表现不佳,监管约束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更加有效。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优化审慎监管体系结构、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晓升 《金融博览》2013,(21):55-55
目前,我国在银行业流动性监管中.指标体系已经不断健全.计量方法也已经不断更新,且各种流动性监管指标已开始逐渐细化.这种风险监管的从无到有、从粗到细.说明我国在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上的进步。然而.当前我国银行业在流动性监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7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关于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的广泛讨论。由于大量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并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影子银行超常规的发展最终引发了系统性金融危机。本文从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出发,基于流动性保险模型,具体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潜在的挤兑风险及其监管问题。同时还结合国际社会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举措以及中国的具体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流动性问题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难题之一,是银行的生命线。从美国次贷市场导致银行亏损开始,就引发了人们对流动性风险的忧虑。金融危机对全球银行体系甚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般而言,流动性主要有三种层面的含义,即:资产的流动性、市场的流动性与机构的流动性。在各种金融机构中,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带来的后果最为严重,它不仅会给银行带来信誉上的损失,严重时甚至  相似文献   

9.
10.
流动性风险监管:英国新政与全球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流动性监管新政策重视流动风险压力测试和应急融资方案的建立。未来流动性风险监管将可能加强宏观审慎监管,更加注重功能监管和事前监管,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国际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加强对跨境资本过度流动的监管力度,并推动建立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银行愿意用流动性资产形式保持自己投资基于如下心理因素:在一定的资产总量下,银行的流动性偏好越强,对中长期资产要求的流动性溢价水平就越高,贷款利率定价就越高。当前,商业银行持有大量流动性资产和中长期贷款的低流动性溢价并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选择行为,受来自于央行的政策压力的影响大于来自于市场的经济压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鲍莫尔-托宾模型建立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模型,并在假定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有市场利率、预期不确定支付、流动性不足成本、流动性准备过剩和流动性准备不足的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研究了这些因素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结合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管理激励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预期管理、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发展资本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适度放松对商业银行的微观管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向明  邓翔欧  藏波 《金融研究》2020,478(4):131-146
分析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化解中的政府手段和市场机制,对于下一步规范城商行营商环境、化解流动性风险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首先通过银行间的博弈模型,发现政府持股比例越高会增加城商行同业负债比例,进而提高流动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当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全社会资金需求不足,大型银行资金投放的机会成本降低,有利于城商行获得同业负债,但却进一步积累了流动性风险。其次,通过系统GMM对2011—2018年80家城商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假说。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进一步提出政府行为边界,破除隐性担保,建立城商行资金内部定价机制以及完善城商行监管体系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中央银行视角下的微观流动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央银行的流动性管理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市场的平台来进行。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流动性管理模式应当纳入中央银行的考察视野。为此,本文从宏观与微观流动性的基本定义出发,分析了中央银行宏观流动性管理与金融机构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内涵与联系,以及中央银行关注微观流动性管理的必要性。最后,本文就如何关注微观流动性管理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全球流动性不确定性与中央银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究全球流动性原因的思路出发,描述了对流动性的理解;分析了目前全球流动性的特征;在寻求全球流动性的根源过程中,重点阐述全球流动性与世界几个主要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因果关系。并且,结合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对市场的影响,表明了流动性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对中央银行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的生命线。上个世纪末国内商业银行出现了持续性的流动性过剩,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本文考察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理论的发展,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发展阶段、特点,提出了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利用Diamond的两个模型说明商业银行流动性转换职能的性质及其发展趋势.在信息技术不发达、人们的市场参与程度比较低时,传统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转换是有效的,然而它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容易受到挤兑的冲击.随着信息技术的改善、人们的市场参与度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转换职能将逐渐变得重要.  相似文献   

18.
信贷风险是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和核心内容,长期以来,风险管理水平不高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本文阐述了信贷市场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寻租行为等问题,分析了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同时对进一步防范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凸现出来的经济现象。在基于国际收支、金融脱媒、货币流通速度三个角度基础上,本文对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发展趋势做了分析。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持续,经济发展中的资金融通仍主要通过银行体系来进行,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常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不同于以往文献专注于收入结构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本文基于资产组合理论关于多元化组合可以分散风险的观点,对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利用14家商业银行12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非利息收入占比提高对银行风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对银行风险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试图更深一步探讨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银行风险间的关系并不显著,银行风险的降低主要归因于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减小,而随着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反而增加,对总风险的贡献值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结果,在银行风险控制方面对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转型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