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产业升级效应的影响因子源于产品结构升级、技术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影响因子分析了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构建了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测评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福建省产业升级效应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灵魂,而产业升级是技术创新的躯体。在假设条件下,构建了3部门经济模型,对技术创新如何影响产业升级进行了理论解释。随后,以西部欠发达地区甘肃省为例,选取2004—2015年地级市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系统GMM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和作用。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甘肃省的产业升级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外资技术溢出和模仿创新同样能显著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通过调节效应间接地影响产业升级;其他控制变量对甘肃省产业升级作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息产业升级的大背景,并且提出在这一背景下淮安市高职教育要适应信息产业升级的趋势;其次,阐述了高职教育与信息产业升级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接着分析了淮安市当前高职教育以及信息产业升级之间的适应性;最后,针对在信息产业升级背景下淮安市的高职教育提出一系列建议,以期实现淮安市高职教育与信息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深入分析了产能过剩阻碍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采用 2006-2015 年工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产能过剩阻碍我国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2)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U”型关系,“门槛效应”明显。产能利用率适中的行业可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来促进产业升级,产能利用率较低或较高时,产业升级不明显甚至受到阻碍。(3)技术创新是产能过剩影响产业升级的传导途径,使得产能利用率与产业升级之间呈现明显的“U”型关系和“门槛效应”。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针对工业领域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问题,提出了技术创新和政府引导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刘伟丽  袁畅  曾冬林 《世界经济研究》2015,(2):69-77,87,128
文章采用Dulleck等(2004)的质量升级多维模型,将质量升级分为三维,即从低技术行业到高技术行业的产业间质量升级、从低单位价值到高单位价值的产业内质量升级、在各技术行业和各单位价值区间内的产业区间内质量升级,并运用2002~2012年的进出口货物贸易数据比较研究了中国、美国和欧盟制造业的出口质量升级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在产业间质量升级、产业内质量升级和产业区间内质量升级方面,3个国家(地区)分别存在不同程度和速度的质量升级和低质量陷阱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升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柏生 《科技和产业》2020,20(1):118-124
基于2011-2018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利用区位熵测度了中国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的产业集聚水平,然后从产业高端化、产业智能化和产业绿色化三个维度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后计算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政府支出、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同样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成本则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8.
产业升级一直以来是我国学术界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于产业升级概念、内涵及动力的综述,从价值的角度找出了产业升级的动力来源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并对其驱动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价值创造具体形式包括设计、生产及营销等方式具体推动着产业升级,最后对价值分配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产业升级论     
李宝顺 《北方经济》2009,(16):44-45
本文从保证国家产业升级的目标出发,论述了产业升级所遇到的障碍因素,提出了组织产业内生产力转移,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北京在服务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的战略和对策。战略思路在于:首都功能定位和功能升级决定了北京产业体系升级的方向和目标;生产性服务业的全面融合渗透是北京产业升级的主线。战略路径在于:第一,以制造―服务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进一步提高北京产业竞争力。第二,以服务业自增强,促进北京服务业体系升级。  相似文献   

11.
史晋川 《浙江经济》2009,(19):30-31
浙江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则应该是“两条腿”走路,既要做产业间的升级,同时也要做产业内的升级,而在近期发展阶段产业内升级应该成为产业升级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刘会政  陈奕  杨楠 《科学决策》2018,(10):34-53
文章以国际分工的发展演变过程为主要脉络,在分析国际分工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的基 础上,系统阐述了在国际分工的不同阶段产业升级的内涵及其演进过程,并结合“绿色经济”、“互 联网 +”等背景,分析了产业绿色升级、服务化升级以及品牌化升级等产业升级的前沿问题,并 对产业升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出现了加快的势头,尤其是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本文以深圳和东莞为案例,分析在"成本冲击"的影响下,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趋势,建议政府政策应密切关注这种"成本冲击"可能给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智能制造为纺织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选取2006—2019年8个省份的相关数据,在分析二者间相关性和理论机制的基础上构建智能制造指数和纺织产业升级指数进行实证检验,验证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智能制造对纺织产业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智能制造有效地促进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进而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研究认为,将智能技术同纺织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地区纺织产业升级,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  相似文献   

1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合理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转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各个区域的产业升级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基于对河北产业升级制约因素的分析,探索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制约区域产业升级摩擦之处,并提出了助推产业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策。虽然,本文主要针对河北产业升级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但是,这些因素却是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普遍现象,因此,助推产业升级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对策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供给侧改革思想为方向,以产业转型理论为指导,立足焦作实情,明确了焦作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定位,通过对战略发展目标的分解,结合当前产业现状,提出具体的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最后通过对产业转型升级方式方法的创新,提出以阶段性目标实现为基础的焦作市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方案。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指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即产业结构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枣庄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情况、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措施和制约因素,通过对调研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改进措施,为推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产业升级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升级既是现实问题,又是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依据不同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升级进行研究,并各自得出不同的结论。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产业升级的研究还并未达成共识。首先对产业升级的内涵进行界定,将产业升级的类型分为单个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其次基于产业升级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发展经济理论、价值链理论和模块化理论出发,对以往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评析,最后对产业升级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制定出台了医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方案和目标,计划用三年时间彻底消除主城区几十年来挥之不去的化工恶臭,全面推进医化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椒江区医化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行动是浙江省近年来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也是地方政府自觉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一个生动案例。根据波特的钻石理论,政府不能创造产业集群,但政府可以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研究剖析椒江医化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之路,对于如何正确定位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中的行为和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的经济发展正处于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需要金融发展的大力支持,而产业升级也能为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天津金融发展与产业升级两方面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的金融发展支持产业升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