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向投资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但是,资产减值准备政策却成为某些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本文主要分析我国某些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对此提出建议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最新的一次会计准则于2006年发布,财政部在该准则中详细规定了资产减值的确认.在上市公司实行的准则中,普遍确认相关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手段对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处理,最终要根据规则合理合规的处理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由于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往往比较复杂,因此公司如何利用好准则,在合理的范围内确认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上市公司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选择对比分析的方法,在分析资产减值准备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同时结合新准则提出的处理方法,探索最新的处理方案,从而为公司最大程度的解决公司的盈余问题以及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问题给出最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葛涛 《现代经济信息》2014,(16):262-264
本文选取了2009—2011年亏损上市公司的有关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和T检验的方法,以资产减值准备为切入点对亏损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检验表明,我国亏损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利用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亏损上市公司减值准备的计提与其经营状况的恶化程度有关。并且得出结论,扭亏成功的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当年计提的减值准备明显低于亏损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扭亏成功的公司在扭亏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明显低于未扭亏成功的公司。这将使我们认识到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防范基于资产减值手段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胡岗 《经济师》2006,(7):131-131
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将资产减值由四项扩展到八项。该项改革措施在会计界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资产减值的讨论。文章首先阐述了我国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制度的变更,分析了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接着指出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难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稳健性原则的具体运用,它一方面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以及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对投资者和债权人是种极大的保护;另一方面,它也给企业管理者进行利润操纵留下了余地,并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盈余管理的机会,从而导致虚假财务信息的产生,损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应当规范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监督,防范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6.
贺武  刘平 《生产力研究》2012,(7):244-245
文章通过对2006—2010年的样本统计,运用多元回归及相关性检验,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跟企业盈余管理水平并不显著相关,认为新准则抑制盈余管理空间的效果有限,上市公司有利用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新倾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章以<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为背景,以2001~200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行为的两大因素--经济因素与盈余管理因素进行了研究.文章的研究得出结论:亏损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所在行业和公司自身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在控制经济因素的影响后,文章找到了亏损上市公司存在大清洗行为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薛永红 《经济师》2009,(7):143-143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一直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新《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备》等准则的颁布,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新的盈余管理手段和方法也会随之产生,文章针对《存货》准则、《资产减值准备》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娣  汪冰客 《时代经贸》2007,5(11Z):193-193,195
本文首先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进而从这些途径出发来遏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  相似文献   

10.
股权分置改革、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5年、2006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1 275家上市公司在股改前后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动进行研究,采用了修正的Jones模型对资产减值准备变动的效果进行衡量,并对其变动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为了降低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中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给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水平,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降低股改前一年度盈余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上市公司.为了维持投资者的信心,当年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增加本年度盈余的动机和程度显著大于其它上市公司.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监管和盈余管理控制带来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曾繁  苏万贵 《经济论坛》2008,(2):137-138
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实施.这意味着新会计准则将首先给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体系带来大幅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公司财务报表数据.  相似文献   

12.
规避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月1日《企业会计准则》中国在上市公司正式开始施行,其中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八项准备,但在计提方法和转回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容易让部分上市公司加以利用,进行盈余管理。为了避免上市公司该种作假行为对各方面的不利影响,建议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健全信息市场及价格市场、加强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证券的发展以及国际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实施的影响,资产减值准备问题逐渐受到我国学术界、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和实务工作者的重视,而资产减值制度在我国的应用是随着我国股份制企业的试点工作而开始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资产计量不实,解决企业虚盈实亏、短期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使会计信息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事实,同时,计提减值准备可以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减轻企业负担,增强资本运营能力,并为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和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伴随着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制度不断发展与完善,但也不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晓 《经济管理》2001,(23):22-26
  相似文献   

15.
新资产减值准则的颁布实施,完善和弥补了旧准则的许多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抑制现有一些企业的通过资产减值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使企业更加稳健地确认收益和计量资产,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由于实际应用中,其实施情况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上述现象,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新会计准则颁布的制度背景下,选用2001-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修正的Jonse模型计算操控性应计利润,研究了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 (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 (2)新增减值准备与操控性应计利润负相关,转回减值准备则与操控性应计利润正相关: (3)新准则颁布前后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还发现,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对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影响比短期资产减值准备更为显著,支持了新准则长期资产减值不得转回的规定.  相似文献   

17.
针对铁路运输企业对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计提现状,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在实务操作上可能存在的盈余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分析,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在执行资产减值准则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廖晓丽  张勤 《经济师》2008,(5):98-100
文章研究了亏损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存在以转回和计提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一方面是为了避免亏损。另一方面是为了进行大洗澡(bigbath)。2006年2月15日我国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已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文章研究表明新准则中禁止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的做法有助于压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制度空间,使得资产减值更好地反映其经济实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市场激烈越来越激烈,在这激烈的竞争当中,企业要想立足于市场,则需要不断的完善,上市成为众多企业必经之路。这就需要利润这一指标来进行衡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资产减值准则下使盈余管理行为得以规范已成为完善我国资本主义市场的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